自贵阳往南郊,约四十分钟车程,有一处古镇,当地人唤它作“青岩古镇”。
来古镇之前,从未听说有这么一个去处。只因少时求学山东,常听当地百姓称道“三个一”,乃是“一山一水一圣人”。
于是到了贵州,也从当地人口中听到了“三个一”,分明是“一棵树、一幢楼和一杯酒”。却没有这个古镇。
来的路上,心中便犯嘀咕:凡事能进前三便算好的,到了第四第五,人们就不记得它了。想来这青岩古镇也如此吧。
到得古镇门前,却被眼前的一派青灰之色惊在原地。所谓的“青瓦凉街”,原来就是这里;戴望舒的“雨巷”,也似乎找到了原形。
因下着蒙蒙细雨,不独我一人想到“雨巷”。同行的诸位,一边撑着从住处带来的塑料伞,一边也情不自禁念着“撑一把油纸伞”……这样的一个小地方,原来可以唤起尘封的诗意。
古镇确实不大,从前门入口,走到小街尽头,不过一个钟头的时间。到达古镇的时候,才刚开始出票。
古镇的小街,也有一半没有开门。于是我们一边撑着“塑料伞”,一边陶醉在一色的青灰小屋之间,那另一半的店家也开始慢慢悠悠地开门待客。
走进一家小店,同行的诸位立即被精致的手编饰样吸引。小店很小,自然不会欺客。“临时店主”是一个年轻女孩,这些有着民族风情的手编玩饰,据说由店主的奶奶亲手编织而成。
爱不释手的诸位,各自买了一些回去。觉得不贵,而且好看,我也买了几串手链。
和这家小店一样,古镇的小街也以鸡辣角、臭豆腐等本土风物居多,同时还保留“古法治疮”“祖传堪舆”等传统活计。
于是我们一边走路,一边看着不少“宁信其有”的客人,在紧闭的店门口徘徊观望。
江南的古镇多依水而建,常在小桥流水之间。湖南的凤凰古镇除了有水,更继承了一笔文学的遗产,它成就了《边城》,亦为《边城》所成就。
唯独这地处西南的青岩古镇,既缺少因水而来的灵气,又没有文学巨擘为它作传。
然而也正因此,它才完整地保留了当地原始、古朴的乡风,而更增添了一段生气。
因为他们正在这里生活,而且还将这样生活下去。
作者:胖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