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其实只有两个问题:1,你想让学生得到什么(知识或能力);2,怎样让学生得到它。
前者就是课程目标,一切设计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当然,目标也要分类,比如布卢姆将目标分为6个层面:a.知识,b.理解,c.应用,d.分析,e.综合,f.评价。这六个层面中,a是知识,其余的都是能力。
这个目标分类,根据不同目标,将课程分为不同板块。这是总课程目标。将总目标分配到每节课,就有了每节课的课堂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些版块,以及每节课上的课堂目标。
根据不同层面的目标,设计课后练习(作业或试题)。每节课的练习应该紧紧围绕课堂目标。
以上是大的原则。在实际中,还有一些具体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了解该课程的总课时与内容量。例如《古文观止·先秦》,总共3.4万字,73篇课文,都是先秦时期的古文。总课时为60x3小时。总课程目标有四个版块:1,经史基础;2,文言知识;3,阅读能力;4,思考表达。将总目标按布卢姆的框架分层,然后细分到每节课——有些目标需要按“单元”来,比如文言知识中的“虚词”“句子翻译”,阅读能力中的“句群分析”和“叙事学基础”等,需要在学过一定量的课文之后,再开始引入。确保学生掌握后,便可以将之作为后面课堂的常设版块。
公立学校的课程目标、课时和内容量,往往轮不到科任老师来确定。这个工作一般在教育部、学校教研组层面就定好了。
其次是了解学情。学情,是指学生进入这门课程前,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例如,《古文·先秦》的学生多为3~4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已经学完《少儿大历史》《少儿春秋史》和《论语》等基础课程。学生对于中国历史大事件、历史人物、朝代更替、重大制度变迁等知识已有基础,且对儒家经学、周礼制度与思想有所了解。但“直面原典,逐字精读”的阅读能力尚未起步,这便是课程目标的重点。因此,课程目标的4个版块中,2和3是重点。而1则只需让他们已有的知识精确化(所谓“六经皆礼”“经学即礼学”,只需按礼学体系将知识归类,再在适当的课文引入)。版块4,一则用来深化课文内容,二则逐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第三是课程评估。就是确定学生学习了课程之后,是否get 到了学生该得到的(知识和能力)。或者,学生每个时间段的学习达到了何种阶段。这是一个更加深刻复杂的问题,下篇再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