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众所周知或者不知的某些原因,今年春节我没有回家过年。我的计划是在这7天学习,顺便看看能不能启动什么项目之类的。
除夕这天很多人群发了祝福消息,我谢谢“很多人”记得我,也同时在心里祈祷下一批求放过。当一群人想要表达心意和存在感的时候,真的是不堪其扰。我在朋友圈已经无数次的表达过这个诉求,然并卵。当然也有个别的朋友很自觉且真诚的发来红包,这个我是非常喜欢的,过多或少我都知道这是专门给我一个人。
有个朋友说看我一个人在成都怪可怜的,问我怎么过。我怎么把话接的让他觉得我不可怜不孤单还很快乐呢?
我说:“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啊,待会儿我要去团年。”
他:“团年?你不是一个人吗?”
我:“你觉得大城市是什么?大城市是一群陌生人形成的协作分工系统啊。在这里的人要建立一个共同的认知有的是方法,比如:还有很多过年不回家的陌生人,大家一起团个年,这没什么稀奇,不比小城镇,需要地缘、血缘之类的强关系纽带。我一个人在这里根本就不孤独,反而我高兴的很,因为这是我第一个按照自己的意愿过的春节。”
这不是安慰他的话,事实是我真的要去跟一群从来没有见过面的陌生人团年。早在除夕前夜我就通过本地一个青年用户比较多的公众号加入了“一起过年”微信群,跟传闻中一样,这里面有20多个人,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回不了家的,大家早早的在谈论明天的活动安排了。虽然都没有见过面,也是第一次在这个群里聊天,不过因为从某种意义上大家都是“天涯沦落人”,所以并没有谁觉得陌生。
很快,我们约定在一个群友的住处一起团年。我到的时候已经有几个群友分工明确的准备年夜饭了。包饺子的包饺子,擀面皮的擀面皮,炒菜的炒菜,像认识很久一样,我们竟然没有一切的客套,或许都是年轻人,也或许大家都是自来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没多久,菜已经上齐,我们又默默地达成一个伟大的共识,那就是边吃饭边吐槽《春晚》。是的,我觉得春晚的存在不在于好不好看,精不精彩,而在于它的存在本身就是让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话题。
“所以,这个小品到底是想讲什么?”
“这些鼓掌的观众是不是傻?笑点在哪儿?”
“蔡明是不是在Cos冰雪女王?”
“掏粪男孩怎么红的?这完全不科学!”
每一次吐槽都会引起一片笑声,大家就这么一边吐槽一边给朋友们拜年,还在某些时刻说一句“还有2分钟,QQ要发红包啦,准备。”“还有2分钟,支付宝发红包,大家准备。”然后在一遍又一遍对红包金额的失落中乐此不疲刷新期望。
吃完饭你可能会以为我们要聊聊人生。不,直接麻将、桌游。人生理想这些话题,我们都戒了。那不互相聊聊工作什么的?不好意思,大叔您走好。要以我的性格,这个时候是要给这个地方打广告的,毕竟她们的“南风青旅”在这一天让这一群异乡人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温暖。所以外地来成都旅游的朋友可以选择下榻他们的青旅,听老板讲一下这里的趣事。
毕竟,这里会不止一次的上演那一幕——我们彼此陌生而又相互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