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婴儿初来人间时,妈妈已从育儿书开始养育宝宝了,从此,书将会与我们终生相伴。
我很喜书,喜它捧在手里那有份量的感觉,喜书纸张张被翻动时轻微哗哗之声,喜用鼻贴近嗅它纸张的味道,喜欢精美装裱的扉页,喜爱书中名家的插图,更喜各类书中给予我的世界和人生的哲理。
我是什么类型的书都会进一些,中外名家巨著,日常生活必备书,心理格调提升书,幽默漫画之书,自己专业之书,等等。不过有一个缺点是,因太喜书这类物件,所以有时只是为了外表装裱的美丽,能读不能读或有用还是无用,也会买回,只因好看,结果也有一部分连看都未曾看过,还不舍送人。(哈哈)
现如今读书,因各类书籍太多,人们生存不易,读书也较为功利些了,各类业余活动多,已不太喜欢和抽时间去看闲书了。实际上,真正修心养性的也许是那些闲书。
书之妙处是,你燥时会使你静,你难时会使你喜,你苦时会使你乐,你怒时会使你悟。
当我国刚刚改革开放时期,(因以前几乎无什么讲品味、修养等书可读)我买了一本刚刚出版的,美国作家保罗.福塞尔的《格调》,当时世界各大报刊如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芝加哥太阳报等,评价是“一本精确而刺痛人的社会等级指南”,让人了解“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之书,读后确实受启发。
后又买了本台湾作家柏扬著《丑陋的中国人》,读后也是很受教育。
读书,依我读书的经验是,除了必要生存之书外,也要大量的看闲书,前提是所选的闲书,也得是一些精品。也许当时无用,也许和你现在的工作无关,但读后会有一个漫长的积累,很久后也许内容大部已忘,但会记得经典的,一段话或一件处理的得当的情与事。在今后的某事某地会让自己顿悟,会使自己曾经的玻璃心,变为有颗强大的、热情的、宽容的、充满爱和自信的心。这就是修心养性。
一生想安好,遇事能排除,遇人不淑不纠结,人好不攀比,人难不投石,唯有读书能修已。
读书,分知识形和智慧形,今后的社会生存方式是智慧形占主导,所以我们今后读书,尽量多读可以启迪智慧灵魂类的书籍,可以让自己能够修行的书籍为好。
一生不同阶段所读的书会有不同的收获,我不能想象的是一个人如果不喜欢读书,那会是怎样的生活状态,生命中又会有如何的彷徨迷茫不得诠释和超越。所以这世上会出现思想者为我们著出我们无法离开的读物,望我们都会是真正用心读书的读者。 其实人生中指路的明灯就是你选对了所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