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一个春寒料峭的发榜日,24岁的王守仁参加会试再次落榜。这个重磅新闻在京城中不径而走。
有人拍手称快:谁让他那么狂妄,三年前第一次落榜后居然大言不惭写下一篇《来科状元赋》,看看现在,还状元呢,连进士都没中,真是no zuo no die!
有人扼腕叹息: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怎么这么倒霉,第一次考试生病,第二次考试被人暗算,唉呀,真是时运不济!
有人啧啧称奇:不会吧,京城王大翰林家那个从小就才名远扬、过耳不忘的”神童“大少爷,居然也连续两次都考不上?难道是徒有虚名?
闻讯而至好朋友听到看榜人群中有人嚎啕大哭、有人寻死觅活,还好都不是王守仁。可大家的心却越发焦虑:王公子不会想不开躲哪去了吧?所以当他们一回头看到王公子时,一时竟有些不适应了。
王守仁神情态度和平时一样,轻松自然不做作。看到众人疑惑,他略一低头,口吐金句: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众人恍然大悟,敢情人家心如止水,咱们在这瞎操心呢,都散了吧!
这一年,离王守仁“龙场悟道”还有整整十二年,但他已经隐隐感觉到自己控制“心”的力量。
2
两年后,1498年,二十八岁的王守仁顺利通过会试、殿试,位列二甲第七,成为工部的一名实习生,正式踏入了官场。一年后,他升为正六品,当上了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1502年,三十一岁的王守仁因病归余姚,他开始研究道家养生方法,对长生之术颇有兴致。可后来终究觉悟道“此簸弄精神,非道也。”
1503年,弘治十六年,王守仁三十二岁。他始反思了自己的思想经历与多方面的实践经验,“渐悟仙、释二氏之非”,重新又回归到了“圣人之学”这一根本原点。
1504年,三十三岁的王阳明回到京城继续工作。同年秋天,他被派去山东负责那里的乡试。回京后任兵部主事。
1505年,三十四岁的王守仁在北京以“立志成圣”为宗旨公开讲学,引来四方责难之声,认为他“标异好名”,这些非议没有动摇他必为圣人的志向。5月,孝宗死,年仅十五岁的武宗即位。
1506年,正德元年,宦官刘瑾引诱武宗纵乐受宠,专权害政,实行残酷的特务统治,大批忠臣直臣被捕捉被杀。王守仁毅然上疏论救,触怒刘瑾,被杖四十,差点残废。然后被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栈驿丞(无品小官)。同时,他的父亲王华受到牵连也被赶出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1507年,正德二年,三十六岁的王守仁在去龙场的途中经过钱塘,发现有人暗中跟随,企图将他斩草除根,于是伪装投江自杀,逃过一劫。大难不死的他搭上商船到舟山,又遭遇台风转至福建武夷山。
这一天,秋风凉如水,从小养尊处优又体质欠佳的王守仁开始极度思念自己的亲人,他担心此去再无相见之日,又担心自己自毁前途又“坑爹”的行为受到家人责怪。
思虑再三,他还是决定由武夷山至南京探望父亲。不管怎么样,被责骂总好过不再相见。他没料到,这一次没有惊动任何人的落寞拜见,却成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人生转折点。
3
到南京的这一天,正是中秋节。
当王守仁走进家门,他看到的,不是记忆中那个严肃冷静的父亲,而是一个满面慈祥、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眼睛一阵泛酸:父亲老了……
他双膝一软,跪倒在地,低着头等着父亲的呵斥,老父亲却一边激动地连连说“回来了就好!”一边用力把他搀起。
中秋节的家宴上,亲人们相聚一堂,把酒言欢。父亲特意为王守仁请来一位南京城有名的杂技演员,表演戴头盔翻跟头。这个高难度动作让王守仁大感惊奇,他问杂技演员:你怎么做到的?
那位演员正色说:我翻跟头的时候,脚跟要站定,牙齿咬紧,让太阳穴膨胀,然后头盔就戴住了,翻跟头的时候就不会掉下来。
王守仁一下子明白了,父亲,是用这个方式,告诉他一个简单的信念:立定脚跟做事,咬紧牙关做人。
这个信念伴随着这段其乐融融的景象永远地铭记在了王守仁的脑海中,在这之后,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他再也没有害怕过。
4
1508年,正德三年,王守仁终于到达了贵州龙场驿站。这里地处丛林之中,瘴疠盅毒弥漫,少数民族杂居,民风尚未开化。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王守仁到任后竟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只好先在附近的龙岗山上找了洞穴居住,在洞中他开始研读《易经》,并把此洞称为“玩易窝”。没多久,他又在附近发现一个更大的山洞,时称东洞。
王守仁立马搬到东洞,将其改名为阳明小洞天。在洞中,他静思默想,研读经书,顿悟成道,提出“心即理”说,写下了《教条示龙场诸生》,这就是所谓的“龙场悟道”。自此以后,王守仁也被时人称为王阳明。
我是从王守仁到王阳明的分割线
王阳明在龙场的身份只是小小驿丞,可他没有妄自菲薄,更没有怨天尤人。他把这些当成”于艰难处修行“,相信“人人心中皆有良知”。所以,他很主动与当地人交往,在大家的帮助下,他有了两间小屋和一座亭子,分别命名为“何陋轩”“宾阳堂”和“君子亭”。
这更让王阳明相信,当地苗夷虽然没有读过书,不懂礼仪,但生性纯朴,只要施以教育,同样能够成才。于是就在何陋轩创办了龙岗书院,虽然条件简陋,缺少桌凳,周围方圆百里的诸生都纷纷前来求师学艺。
王阳明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采,他教学生弹琴,骑射,有时又采取带领学生参加劳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取知识,随着名气渐大,王阳明成功地引起了当地官吏的关注。
当时的贵州提学副使毛科及他的继任席书,多次致函邀请他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尤其是席书,亲自前往龙场与王阳明多次接触,非常推崇他的心学主张。王阳明后来接受邀请,在文明书院,第一次阐述了他的“知行合一”说。
在王阳明的带动下,昔日冷清荒凉的龙场成为当时的教育圣地。王阳明一生中写过许多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贵州所作。一篇是感动千古的《瘗旅文》,另一篇是《象祠记》。(这个“象”是指舜同父异母的弟弟,表达的是“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致良知”的思想开始形成。)
1510年初,正德五年,王阳明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今江西吉安)知县。八月,刘瑾被诛。自此之后,王阳明的人生走上开挂之路,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千古圣人前进的脚步。
5
回到1496年那个发榜日,这一天,对一生跌宕壮阔的王阳明来说,真的微不足道。我们终于明白当时的他,真的不是在装酷,因为许多年后,当他写下: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时,那个二次落第的日子,早已成为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