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书名吸引,想借此“疯”一把来的。
正如那些大家心知肚明的吐槽:
“模糊的指令,清晰的大饼;句句不谈薪资,条条不离奉献;几百块的预算撬动上千万的杠杆;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某粉的心……”
在这种氛围中,一直硬撑着,谁能不累呢。
于是,一个有着25年职场生涯的资深打工人,在经历了无数个上班到发疯的时刻之后,在”不惑“之年用一封信告别了职场。
当然,他并没有“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潇洒,而是在困惑与煎熬中,发现自己,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正经历职场“叛逆期”的我们,分享一剂包治各种不快乐的良方。
于是,有了这本《上班哪有不“疯”的》。
作者小川叔,在不惑之年终于不用上班,在获得“自由”之余,也把自由当作职业去研究。全面挖掘各种兴趣爱好:写作、演讲、画画、做手账、插花……致力于做生活的体验派。
他是两届全国影响力作家 ,11年时尚杂志封面专访人,做了300小时职场咨询,也是国际认证ACC教练。
已出版《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替这个残酷世界给你的一记温柔耳光》、《努力才配有未来》、《穷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能成事的人都能扛事儿》等畅销书。
本想从《上班哪有不“疯”的》当中寻找一些“疯”的方式,好让身处当中的自己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
但常年上班,让看不见的体系推动着,被迫自律,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已成一种习惯,一旦条件触发,就会自动产生一系列的身体记忆和反应。
与这样一个体系对抗,想要改变岂是容易的?
除非离开,但离开也不等于万事大吉。
作者也是在经历了获得自由后的“特别爽”到“特虚弱”,最后静下来反思、寻找自己,才对自己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接纳。
不会再急切地想要摆脱内心的恐惧,摆脱当下糟糕状况,强迫自己向认为的好的方向迈进。
随着阅读,我也被他的文字吸引着开始思考。
从他“一个转念,治好了我的失眠”,我发现,转变自己的思考角度很重要。那些让你坚持不下去的,不是你缺少方法,不是你真的没有动力,而是每一次遇事时自我的评价和那一声叹气。
所以,可能很多时候自己对自己的无意评价才是自己止步不前的原凶。
如何不被思维陷阱所俘虏?作者的三个提问,会让我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提问1:
我现在的这个想法,是情绪、事实,还是我的演绎?
你是不是遇到一些话题就忍不住转了,或者给出更灾难化、夸张化的评论?其实这很可能只是我们在释放情绪。
我们的情绪组合模式,往往会得出一个更可怕的结果,比如再怎么用心,我也比不上那些会拍马屁的。
这个伪结论影响不了别人,却会影响我们自己的行动意愿。
这其实就是我们的演绎夸大了结果,在一个事实下,代入了自己的情绪,得出一个和负面相关的毁灭性的念头,从而伤害行动。
提问2:
这个行为或者感受,和我的相关性是什么?如果我能在里面获得一个提醒,或者一个正面的意义,那会是什么?若我想修正自己的模式,下次发生哪些类似的事,我还可以选择如何做?
这个提问其实是提醒自己,外界发生的很多事其实和我们无关,是我们自己邀请它们进来的。
比如,你看到一个新闻,有的你看过就算,有的则会牵动你的情绪,接着去翻阅相关内容,甚至刨根问底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很可能是在那里面看到了自己,也许是自己的过去,也许是自己的将来。
把这个相关性拿出来反省一下,也许就可以看到你以为放下的一些东西,实际还在内心循环;对未来的某些东西,你以为满怀希望,却可能是充满无望和恐惧。
当你有不开心的情绪,一定是某一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如果你有勇气内观自己,并且发现的话,那这个时候你是有选择权的。
你可以选择沉浸在事情里,去发泄自己的情绪,让它得到暂时的释放。
你也可以选择在这里面,看到它成就你的那一部分。
转换视角这件事很难,虽然难,但不代表我们没有选择,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当我们固执地认为,一件事只有一面性的时候,或许就走入了思维的死胡同。
提问3:
我的人生准则或者是信条是什么?我在阅读别人的书里,我看到了他有什么准则?这些准则他是如何建立的?我又会如何去践行我的准则?
准则和信条,看似无用,但很容易成为我们选择的依据,而我们的人生其实就是很多次选择的综合结果。
看到了人和人的不同背后,也就能看到价值观和准则的不同,就能更大地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接纳多了,或许情绪就少了。
清楚准则后,再考虑此事与自己的关联性,你就可以有能力为自己做点什么,而不再是被情绪和模式牵着走。
准则是慢慢修正、细化,并且逐渐贴合自己的,所以它也是实践的产物。
有了觉察,有了改变的意愿,加入提问的反思,再去建立新的行动,就会一点点蜕变,从原来的路上,一步步走出来,最后成为和原来不一样的人。
我们看清楚自己,了解自己,才是独立和自由的开始。
没有什么事是随便发生的,也没有任何事是毫无意义的,只要你去体会,它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