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一首《越中览古》道尽昔日繁华和今日凄凉,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思考。我们的目光也不禁会回到两千多年前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诸侯割据称雄,有野心有实力者纷纷起而争霸,勾践就是其中之一。越国在勾践手里得而复失,夫差为报父亲阖闾之仇,一举攻破越国,勾践也沦为了阶下囚。
直到这里,勾践的这段历史最多也就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朝代更替,自古皆然,如此而已。而他之后的做法,直至复国,才真正为人称道。在生死存亡之际,他回过头接受了大夫范蠡的意见,假降。投降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真是不管什么样强大的朝堂有君子亦有小人,宰相嚭就是站在伍子胥对面的小人,人说祸起萧墙,此言不假。想起那年去苏州城,导游说,这个城门,曾经悬挂伍子胥的人头,想想当年那恐怖的场景,也不禁为申胥一长叹,自古有才者不少,但能壮志得伸者却少,也就怪不得陈子昂要在幽州台长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了。
投降之后的勾践目的当然不是为奴苟活,他的目的是为了麻痹夫差,意图复国。还是重臣谋士范蠡和文种的意见,练兵兴农,是强大自己,送美女给吴王,则是削弱他人。至此西施出场了。
站在西施殿前,内心充满了好奇,西施,可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沉鱼落雁啊,连鱼儿都被浣纱的她所迷而忘记游水沉入水底,这么夸张的美丽该是怎样惊天动地泣鬼神呢!走入西施殿,看到的西施没有我想象中的明艳妩媚,反而是端庄有余,平和姣好的面容,让人想到的竟然真的是荷花,亦如后人称她为荷花女神。开始我很是想不通,西施是荷花女神?就她这样的美女间谍,用美色魅惑吴王,最后吴国灭亡,她功不可没,但怎能比得了荷花的高洁?
在西施故里景区里转悠,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除了西施殿中西施的塑像端庄平和以外,所有的塑像都是愁眉紧锁的,内心的郁结在眉间积聚显露,呵呵,或许后人是真的去体会过一个平常女子所想要的和不得不要的之间的矛盾和纠结,爱国的帽子一旦戴上,一个小女子只能舍身救国,何况她也确实爱国。但是应该没人愿意利用自己的美貌和身体去换取吧!
而她不得不去做了,以她的美丽和心计,夫差没有挡牢她的诱惑,倾尽所有讨得她的欢心,从此不早朝的吴王当然荒废了朝政,而给了勾践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终于落得身死国灭。西施的所为或许只是一个叫做西施的人借她的躯壳去做了她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而已,而跟她本人没有关系。越国人民还是感念她的付出,而且认为她“出淤泥而不染”,高雅清洁,荷花女神的称号,不仅仅来源于她的美丽,更代表了后人对西施的评价!
这么美丽的女子,成为了复国的牺牲品,任谁也觉得可惜,前半生为了国家,舍身赴国难,实为不得已,那么后半生呢,现在似乎已经不可考了。但后人却附会了很多的结局,最令人神往的当然是西施从吴国归来,心爱的情人范蠡知道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于是携西施的手畅游五湖四海,漂游江湖去了。有情人终成眷属,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当然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也有人说,西施归来,勾践垂涎她的美貌,当晚也让她侍寝,这惹恼了勾践的夫人,于是她纠集了一群人,将西施装入麻袋,沉入湖底了。从此尘归尘土归土,一代美女,香消玉殒!具体哪一种,我们也不得而知,如果我们对人性还有最后的信心,对人的欲望也还抱有更多的希望,也许我们会选择头一种结局,只能是但愿了!
弱小的女子也好,强大的君王也好,如今都淹没在了历史长河里,当日所思所想,都已覆灭,痕迹全无,留给后人的,除了鹧鸪飞,还有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