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文字:诺尘
记得某年搬家,朋友帮我抬一个箱子,箱子应不下百斤,朋友打趣的说到“这是把杠铃片放里了吧”,其实,满满一箱子书而已。
我一直认为文字应该是有重量的,而最直观的证明就是书了,从小到大的书我都很难舍弃,都在尽力保存,这也就成了搬家的一个负担,总有几个箱子靠自己难以迁移。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接触书,应该是坐在姥爷的怀里听他老人家读的,记忆中,那时的书还是竖版繁体字,有点像电视剧中古时私塾里读的书。印象最深的,应该属西游记,那时配合着黑白电视里播放的画面,别有一番滋味。姥爷是工人出身,在那个年代本无须过高的文化水平,可太姥姥,也就是姥爷的母亲,总要求姥爷要多读书,说不能丢了书香门第的气节,因此姥爷的文化水平在那一辈人中还是很高的。记得某次有人评价姥爷是老学究,姥爷竟也高兴了好久,他应该一直有一种当文化人的向往吧。
再随着长大,自己也能慢慢的啃书本了,就总是翻一些旧柜子上的书看,因为父母都是语文老师的原因,家里的书还是比较多的,总能满足我看书的欲望。记得那时看书比较快,因为不过脑,总是囫囵吞枣的读,再脑补情节,能记住的也就不多。那时读的最多的当属武侠小说。因为小孩子都有一个侠客梦吧,加上武侠情节曲折,可以脑补的画面太多了,晚上在被窝里通读了金庸、古龙、梁羽生,后来这些大师的著作陆续被翻拍成了影视剧,可看的时候远远没有书里描绘的那样精彩,觉得再厉害的导演也无法完全诠释一本著作的意境,而且书和文字对读者的引导方式远不是影视剧可比拟的。
之后随着校园文学的兴起,便开始有点“弃武从文”了,那时读了很多的郭敬明和韩寒,以至于后来被爆出郭敬明的“抄袭”和韩寒的“代笔”,一度很失望,那时多少的文学青年都以这二位为标榜。可不管怎样,这二位仍是怀有才情的作家,推动了一段时期某类文学的发展。但或许,现在不是了,毕竟先后都成了影视方面的导演,成功的实现了某种转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网络文学的兴起,大批怀有文学梦的青年开始在网上连载自己创造的世界。一时间,玄幻类、网游类的作品开始通过网络迅速的传播开来,这也创造了许多网络文学大神。可本人那时自诩文人,抱着特有的矫情,觉得难以接受这些大作,觉得这些只能算作消遣类文学,可后来也经不住好奇读了几篇,觉得或许存在皆是有道理,网络文学满足了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外的一种好奇,虽说只是意淫,但好歹也算“解馋”,同时也佩服起了那些作者的超前想象力。
再随着时代的前进,娱乐休闲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尤其现在影视业的发展,使得影视剧占据了人们大把的休闲时间,既然可以直观的看到情节,人们自然可以不必费心力的去通过书籍再勾勒书中营造的世界。可要是揪其脉络来说,影视剧固定了人们的思维定式,太过直观的欣赏,总缺乏了那么一丝自我的感念在里面,让人们难有在头脑中进行二次创作的空间。书中可以让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影视剧让一千人只有一个哈姆雷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现在交通的便利,行万里路可能几次辗转就可达成,读万卷书却依然需要博览群书获得知识来实现自我积累。但随着大屏智能手机风靡,读书的方式也得到了便利,可以直接下载电子书进行阅读。但这也使得更多人开始摒弃了纸质书籍,开始直接在手机上完成阅读,最开始,闲暇时间我也是捧个手机看一些网文来放松及打发时光,可后来越来越觉得,电子书少了纸质书那种质感,矫情点说,觉得无法体现文字的重量,少了那种轻捻书页、倚窗慢读的情怀和意境。
实体书店现在是门可罗雀,不复以往,记得曾有几个开书店的朋友最终都是难以为继而选择转行,一个朋友和我说,现代社会太快餐化了,没人有时间在慢下来去捧本书读了。电子书籍的便利,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但越是便利的东西反而让人难去懂得珍惜,自然快餐式的阅读也很难让人真正去了解作者的意图或其营造的意境。南宋教育家朱熹曾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现在可能只剩“眼到”了。
读一本书是需要慢下来的,需要你融入其中,去感受作者用字码出来的那种意境,在通过自己的理解在脑中形成画面对其二次创造。而现在碎片化的时间,难允许一个人有大块的时间去融入和欣赏意境,书自然被冷落了。
汉代刘向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故,还是寻几本好书、觅一段时间,沙沙的翻上数页,伴淡淡书香,沉心其间,暂时抛一抛周遭的纷扰与浮躁,独享一片静谧,给自己的精神与心灵也进行一些补给,应该也不会耽误多久去领略世间繁华。
回头再想想我的那几箱书,依旧在某个角落落着灰,虽说现在书中可能没了黄金屋,也无须了颜如玉,但我依旧不忍舍弃,有时真难知其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