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 : “还是你爽,说裸辞就直接行动了,还直接休息几个月,要是我可不敢.......”
我 :“还好吧,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又不是第一次啦。”
小A :“也不知道你哪里来的勇气,总是这么任性、随意,能不能做决定之前先问问钱包同 不同意,你真打算吃空气过日子啊?”
我 倒吸了一口气,笑着说:“不怕,不是还有你嘛,你就是我的底气。”说完,我的室友小A白了我一眼,扭头上班去了。估计是拿我没办法,而我,又能为自己的裸辞辩解什么呢?说什么都显得那么苍白。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小艾,工作快4年了,裸辞过2次,每次呢都会休息几个月,说实话,刚工作没多久,这短短的休息几个月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我而言,更像是长期游在水下的鱼儿,在水面上大口的一次喘气呼吸。我也只不过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偶尔中断那为了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工作,去寻找我所谓的自由。
曾经,我对于自由的理解是这样的,自由不是你想做就去做,而是你不想做就可以不做。
为了实现这个短暂的自由,我显然任性了一把,第一次裸辞的时候,我那一刻心里想,我不想做就可以不做了,我至少活在了当下。紧接着,我一个人任性的去了躺云南,风景很美,8天7晚,从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那样的风景,那样的人情,那样的逃离,感觉自己终于回到了大自然,那才是透气的地方。紧接着,旅行结束,我开始寻思我到底要做些什么?听朋友聊聊创业,听前辈们聊聊投资,听父母聊聊人情,听身边优秀的人聊聊他们的心声。夜晚,我摸着自己的良心问自己:“小艾,你现在开心吗?休息的时候,你彻底放松了吗?身边的人有促发你想做些什么吗?”,答案是:“没”。这个问题,我思虑了很久,依然未果,于是,我去报了雅思课程,想着这个实际,总是空想不如来点执行力。我去做了,英语确实有了提高,可是我依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自己该怎么过相对自由的生活?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手头开始紧张,我只能投简历,面试,上班。我不能说自己讨厌从事的工作,但是确实不想人生惶惶不知终日。如果带点兴趣,纵然些许压力,终究别有一番风味吧!想着没有特别的动力折腾点啥,就浑浑噩噩又过了2年打卡上班的日子,有的时候,爸妈说我得瑟,说:“你看,那谁谁,还有谁谁,日子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你到底想折腾啥?”我也问问自己,“我到底折腾个啥?累不累?”,不错,我又裸辞了,这次依然三个月。
人总说,要尝试,just do it, 然后才知道结果,这次休息的三个月,我没去短暂逃离的远行,想着别人总是说:“旅行和精神,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我选择了看书,窝在图书馆、家里,翻翻张宏杰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王觉仁的《王阳明心学》、拜伦·凯蒂的《一念之转》、武志红的合集《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蕾秋·乔伊斯的《一个人的朝圣》、马尔克斯·加西亚的《百年孤独》、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等,还有些记不得作者的《钝感力》、《岛上书店》、《少有人走的路》、《道德经》,还有些连书名都不得啦。我想说的是,这三个月,心静了许多,也宽了许多。可是,我依然要再次回到工作岗位上为了支撑自己的生活。
经历了这么两次裸辞,你可能会问我:“到底折腾个啥来?”,负责任的讲,我要谢谢这两次的折腾,谢谢这两次无所为,谢谢这两次的短暂呼吸。
我想说的是:“我明白了,自由职业的自由,不是辞职之后的自由。而是选择的自由,这个选择的背后是能力的自由。”
我还想说的是:“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别人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
我更想说的是:“童年时代的耳濡目染和习惯格式化我们的生活,并且束缚在习惯和偏见的枷锁里,使我们的精神无法自由的发展。因此,选择一种更自由、不偏不倚的眼光看待周遭与人生,便是当下最大的幸福。接下来的日子,我可能依然游离,但是我要学着在平凡中找到生活的乐趣,有审美、有要求、有责任,在尝试中痛苦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