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707,尽心章14-3》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其两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今天是戊戌年戊午月戊子日,五月十二,2018年6月25日星期一。
《武成》,是《周书》篇名,是武王伐纣回来后记载此事的篇章。
策,是竹简。
流是漂流。
杵,音楚chu3,是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以舂米或捶衣,叫做杵子。
当时的诸侯互相攻战,取利好杀,又借口武王伐纣的事为自己辨解,于是,孟子写下这一篇加以揭示,指出他们的做法和武王的重大区别,以警后世。
孟子说,书是用以记录事实的,目的是为了让天底下所有的人以及后世的人都能够看到事实,然而,往往存在着事掩于虚词,词浮于实事,而不可完全相信的现象,后世的我们,在阅读、学习、研究、运用这些历史记录的时侯,只要做到识其大义就够了,不可拘泥于文字。一旦相信了言过其实的记录,视之为必然如此的事实,不仅不能领会圣贤之心,而且在此之上再加议论,只会增加后人的迷惑,所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喜欢极了朱熹先生的一段话:"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这句话就挂在图书馆一面墙上,隶书作品,拍了照存在手机背景里,与之对照了三年时间,然后始觉稍感会读书了。
何以证明书上记载的事不可全盘接受呢?孟子举了《周书》上的《武成》,是武王伐纣成功之后,由史官详细记录的武王伐纣的整个过程,孟子说,我读此文,只取其中二三处罢了,比如说武王的奉天伐暴是孟子釆信的、武王反政施仁的政策是孟子釆信的,除此之外不予釆信,比如所谓的血流漂杵之一言,为什么不予釆信呢?以理断之。何理呢?用现代西方语言说的话是"天才的推理",用中国古文说的话就是圣贤之言。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理论只能用以解释天才的做法。
这个思想深刻了。同样值得与之日日对照。事实上,四年前就跟这一句打交道了,今日,算是参悟了。啥意思呢?要敢信圣贤之言,要敢疑史事纪事。
孟子说,仁人之师,上有正义,下顺民心,自然无敌于天下,凭武王的至仁,讨伐商纣的至不仁,甚至连兵不血刃的可能性都有,为什么呢?如果对方的军、吏、民自愿归附,就完全可以变成和平解放,何至于和商纣的军队战斗惨烈,以至于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棒都漂起来呢?即此推理,《武成》不可全部采信。
如果有人打着历史成例的招牌,用虚浮不实的东西作为借口,实际上却在一逞其杀戮之心,这样做不仅得罪于天下,并且有罪于武王!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