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片《起跑线》最近博得观众的满堂彩,影片大概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装富人,中层和上层的差距。
第二部分是扮穷人,中层和底层的差距。
第三部分是做好人,以己之力博富济贫。
影片在讲述拉吉一家进私立学校的同时,展现了上层、中层、底层之间的差距。
上层社会高不可攀,经济富有精神贫穷。
私立学校的校园堪比皇宫、五星级酒店,游泳池的水都是控温的。而且教的课程有很多普通学校没有的礼仪、感统等内容。课程很紧。
在上层社会的教育里,非常重视家庭教育,重视父母的职业背景、文化水平、谈吐气质、穿着打扮、最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能够凭身份进入私立学校的家庭,大多都是名门望族、或是高干子女。
他们都是通过层层筛选的,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文化还是物质,都是很过硬的。
拉吉和米塔为了通过面试,搬到高档小区,买豪车,办派对。专门去机构请教如何通过面试。
父母的素养方面,他们像个土鳖;
父母的文化方面,他们像个文盲;
父母的衣着方面,他们像暴发户;
父母的理念方面,他们像是白痴。
很多家庭在刚怀孕就来学习如何做父母。
孩子在婴儿时期受正规的感统训练。
从小在浸入式的英语环境下说话。
各种蒙氏教学引导孩子的成长。
他们从小知书达理、博学多才,但是又少了些什么。
少的是友善、自我、分享、爱心以及孩子天然的活力。
他们身为印度人,会说英语、德语、法语,却不会说本地的印地语。
他们身为小孩子,学习礼仪、算数、表演,却没有孩子该有的天真。
下层社会辛酸不堪,经济贫穷精神富有。
凭身份进不去,于是他们就假扮穷人入学。
他们跑去贫民村,穿破衣服,住破地方,他们因为一只老鼠吓得上蹿下跳,
在差点被私立学校调查者识破的时候,他们幸运地遇到了希亚姆一家,那是物质贫困精神富有的家庭。他们乐于分享、乐于助人、勤劳朴实、为人正直、感恩阳光。
拉吉在车间忙不过来扣工资,穷人希亚姆会帮他兜着。
米塔在领救济的时候被欺负,穷人亚姆妻子教她生存。
亚姆为了皮娅的学费故意撞车凑学费,拉吉却占了本该是希亚姆孩子的名额。
当看到希亚姆为了皮娅不碰瓷,我哭泣,感动于如此真挚珍贵的友谊。
当看到假穷人被录取,真穷人没有名额,我哭泣,觉得现实无比讽刺。
他们感受到的是底层社会的热情与以诚相待。
好在拉吉父母良心发现,懂得用其他的方式偿还,去公立学校匿名资助希亚姆一家。
然而令人辛酸的不止希亚姆一家,还有更多公立学校的孩子。虽然私立学校有25%贫穷生入学的名额,但是课外的费用穷人根本供不起,这只是物质方面。
私立学校校长告诉拉吉,即使穷人能在私立学校读书,也是富人的奴仆,非常格格不入。而且在富人眼里,穷人孩子读书的权利根本不算什么。
私立学校汇集了最好的教育资源,校园堪比酒店,2万4只是一个孩子的课外费用而已。
而公立学校连桌子凳子都没有,校园堪比贫民窟,2万5能翻新厕所,5万能买所有凳子。
中层阶级的他们,举手之劳间就改变了几十上百个孩子的未来。
希亚姆感恩图报,报恩时才发现资助自己人居然一直欺骗着自己。
希亚姆本要为自己孩子维护权益,看到皮娅过得好,还是不忍心。
希亚姆问他们夫妻,知道我和你们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吗?只是我不会窃取别人的利益。
电影最后的那场演出,非常真实地展现了阶层的差异。私立学校的孩子穿着华丽校服站在后面只是唱歌,公立学校的孩子们打鼓、跳舞、口技、唱歌完爆私立的孩子们。
那些从来不被看见的穷人孩子,那些公立学校的孩子。
他们也很聪明,会画画、做家务、学习,但没有好的学习条件。
他们天真活泼,会嬉戏、懂分享、勤奋,但他们长大了还是穷人。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政客偷窃穷人的粮食,建筑商偷窃穷人的土地,富人偷窃穷人孩子上学的权利。
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80%的人加起来只占了20%的财富。
有钱人会把资源交给自己的下一代,穷人的资源不断被富人剥夺。有钱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赢在终点线,而穷人的孩子大多穷其一生都只在起跑线。
一个中层家庭就可以资助一所学校和上百名孩子,如果每个中层、上层家庭都这样帮助底层家庭,那这个社会该多美好啊。就不用那么多孩子读不上书,在贫民窟学习了。
拉吉一家面试时被问到:“如何向孩子解释贫穷?”机构给的标准答案是:会带孩子去孤儿院看看,告诉孩子分享,因为分享就是关爱。
然而事实上上层社会的大人们都没做到,他们只知道揣紧自家的腰包,让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好。并不在乎穷人的利益、想法、是否吃饱。
富人,他们外表光鲜,满口道德仁义,内心追逐自己利益不管他人。
穷人,他们满身破布,不懂识文辨字,内心充满乐观正义挺身而出。
即使米塔站出来和救济站的人争取权益,穷人还是得受苦忍受。
即使有拉吉这样的人伸张正义,私立学校的势力丝毫不受影响。
即使拉吉让大家发现这个社会越来越虚假,富人仍然无动于衷。
拉吉的演讲感动了影院里所有观众,却撼不动早已稳固的印度现状。
若人人都懂得互帮互助,大家人人阶级平等,才是大同。
这该是多么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