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仅限站内转载,站外转载请私信联系作者。
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吗?笔者整理出人类初期社会发展的大致变化,然后我们再来看看。
毋庸置疑,人类最初都以狩猎、采集为生。那么,他们究竟怎样从这个状态,逐渐演变形成国家和社会呢?期间大致经过这几个过程:
在生存条件还不错的地区,从事狩猎采集的人类生活是最轻松的。人类属于食物链最宽的杂食动物,只要区域足够大,人们总能够较轻松地获得温饱。温饱思淫欲,这是人类的动物本性,这就必然造成同一个地区人类种群数量增加。当数量增加到一定规模,就达到了该地区能供养的极限。这时有两个选择,要么多余的人组成新的团体迁徙出去,要么就必需选择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能够让现有的土地供养更多的人口。
已经有好多证据表明,处于狩猎采集阶段的人类很早就了解粮食种植。他们知道有一些植物,如果将种子播撒到土地中,如果给予足够的水,加上适当照顾,几个月之后就能够收获大量的种子作为食物。
既然粮食种植这么轻松,为什么原始人类没有马上选择从事农业呢?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认识的误区。相对于狩猎采集,农业化并不是一个轻松的生存方式。请看下面的图表:其中狩猎采集的生活需要最大的地理空间;原始的靠天吃饭的农业种植方式需要的面积大大减小;而一旦采用了灌溉技术,更小的土地就能够产生足够生活的食物。但是,一旦涉及到粮食生产,就代表着从下种到收获的季节,每一天都要劳动。翻地,下种,灌溉,除草,补种,捉虫,防备动物破坏,直到收获。每一环都都需要牵扯大量的精力。即便是这样,一旦遇到气候问题,或者病虫害,导致粮食减产或者绝收,种植者一年的幸苦就会落空,就会饿肚子。而狩猎采集的人们从不依赖某一类食物,他们常常有几百种食物可供选择。这不仅保证了摄入的营养均衡,同时,在饥荒之年也能有更多的选择,他们也可以选择那些可以食用,但正常年景因为口味原因而不去碰食物种类。
人类掌握了工具和火的使用以后,就已经凌驾于动物界之上,不再受到自然界食物链的约束。可以这么说,除了人类自身,已经很少有捕食者能够威胁人类的生存。随着狩猎采集人类数目的增多,慢慢地,人们发现已经很难找到更大的的空间容纳下一代了,人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能够让现有的土地产生更多地的食物。于是,一部分人群逐渐开始农业生产,转入一种半农半狩猎的定居生活。殖民者到达北美大陆时期五大湖地区的印第安人就已经进入了这种状态。并且其中的易魁落人甚至进一步发展出来部落会盟,距离形成国家又更接近了一步。北美印第安人的社会研究可以详见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他也是恩格斯最喜欢批判的学者之一。
一旦农业革命开始,人类便再没有了回头路。不仅仅是现有的高密度靠农业生存的人无法返回到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那些依然保持着旧的生活方式的人群也被农业化人类一一击败,驱赶到越来越偏远,生活条件恶劣的地区。举例中国先秦的历史,好多中原对周围蛮夷的征战记录都是农业化人类为了耕地的需要,有组织的对尚处于狩猎采集状态的部落的驱赶。
随着初期农业社会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个压力也迫使人类不断改良现有的工业技术。其中灌溉技术的采用再一次大大增加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粮食出产。同时,灌溉技术工程通常需要有组织的大规模人类群体,良好灌溉的农田反过来会养活更密集的人口,这就给大型人类定居点的产生提供了直接条件。不仅如此,在人类探索构建灌溉系统的过程中,也直接促使了丈量技术、数学、书写语言的产生。
为了让不断进步的新兴农业社会变得更有效率,自然而然产生了初期的社会工作分工。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种植;一部分人专门制作修理工具;一部分人专门烧制陶器;等等。
同时,粮食生产存在丰年和灾年。人们必须把丰年生产的粮食想办法存储起来,这样在食物不足的时候便不至于饿肚子。同时,在这个农业革命,人类开始定居的时期,为了蛋白质摄取和畜力的需要,人类开始饲养牲畜。这样,由于这种额外粮食和牲畜的存在,“价值”这个观念开始逐渐产生。因为这些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成果,后来我们把它们称为“剩余生产资料”。进一步让人们意识到用“剩余生产资料”来换取别人的劳动是合理的。开始的时候,这些“剩余生产资料”规模较小,可以由集体临时指派人看管。慢慢随着规模增多,出于管理和安全的考虑,一部分社会精英便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专门的官僚和军队便应运而生。这样,人人平等的集体生活便不再存在,这种社会阶层的出现,代表了最初人类复杂社会的起源。同时,这部分担任管理工作,控制暴力机构的“精英”,由于掌握着“剩余生产资料”的支配权,逐渐便占有了它们,“私有制”也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