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入手了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的书《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作者试图追溯现代历史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并对其后果进行盘点。
今天想分享的,是 “工作伦理和新穷人”。
19世纪,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来源,生产更多的东西基本等同于让更多的人参与生产过程。
工作不仅能够使国家富强,也能够帮助个人脱贫致富,这种理念听上去很真诚。
今天,无论接受救济的穷人是否真的不愿意参加生产,都丝毫不会影响生产力的增长。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类发展报告》,目前世界上有13亿人口每天的生活费低于1美元。按照这样的标准,生活在富裕国家(工作伦理的发源地)的1亿贫困人口,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
如今,科技进步意味着用软件取代人。谴责接受救济的人不愿意工作,推断他们只要摆脱麻木和依赖性的习惯,就能轻而易举地自力更生,现在听起来像是自欺欺人。
参考文献:[英]齐格蒙特•鲍曼. 工作 消费主义和新穷人[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