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己给自己立了好几个flag,眨眼就到五月,感受到自己的不自量力,余下三分之二的时间必须要好好过了。
每天早上乘坐公交的时候,都习惯刷公众号看推荐好书,一晚上太多更新的小红点,难以每项都兼顾。
无意看到了渡边康弘的这本《高效阅读》,又高效又阅读,完全抓住了我的口味。
一直觉得阅读就是我的bug,书柜上整整齐齐列着书,书页都黄了,伸手一抹,就沾上了尘埃。
阅读这本书的初始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当然并不是每类书都适合速读的,例如那些文笔纤细,情节舒缓的散文,还有我喜欢的东野圭吾大大,唯恐错过字里行间的密信,很难去速读。
文字、音乐、语言都很美妙,能够引起共鸣,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发现阅读是必需品,因为只有沉淀在脑海里的文字多了,我才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
阅读前的小准备:
纸笔是肯定要的,最好来上一杯咖啡,一张舒缓的歌单。
初次使用书中提及的“共振阅读法”读完了这本书,通篇下来,我印象深的还是有几个点:
A、共振阅读法,掌握20分钟读书的精髓,分了6步。
1、明确目的:基于什么原因让你在众多书海中选择了它,在翻开书页以前,想想自己想要在这本书获得些什么,或者说,把这本书看作是一个感兴趣的对象,想着与对方互动,然后写下来。
2、随意翻阅:感受书给你带来的能量,纸张的触感,字间的排列,装帧好的书本会让人产生心动。这个过程不要纠结于细节,可以偶尔停留在一处,但不宜久。
3、绘制三栏表格:具体看我上边的那张草图,三栏表格的下方把对应的页码写上,在表格中绘制一条起伏的曲线,没有规定的起伏点,随心就好,在曲线上标注感兴趣的6-8个点,预估这几个点对应的页码,并标上想要阅读的序号。
打开相应的那页,从中摘抄3-4个关键词,记录下来,这些就是你的共振词汇。
4、主动阅读:带着这些共振词汇去阅读你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参考目录,不局限页码,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就会进入高速检索的状态,带着好奇。
5、制定行动计划:最后一步就是把通读这本书带给你的启发写下来,变成你的行动计划,分为三期,1周、3个月内、1-3年。
B、成为专家,你需要两天。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书中的确是这样说的,挑选你想跨入那个领域的10本书,书的种类:2本入门级、2本专家级、和2本完全无关的,剩余的自己想,按照共振阅读法一一阅读,找出每本书的异同点,用自己的话去总结这本书的内容,找出属于自己的关键词,输出联系。
也并不是每本书都适用,但还是有尝试的价值,接下来就试验一下。每读完一本书,都在这写下书评,看看今年的自己能完成多少呢?
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