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期学校时常组织去茶山在采茶的季节帮助茶农采茶叶,手工采茶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粗犷型的,一种是细致型的,粗犷型的就是一股脑儿徒手把新发的嫩叶‘采’下来,细致型的是只摘最顶端的芽,学生大多采用粗犷型。
学校到茶山超过五公里,走着过去就当春游了,自带装茶叶的篮子和塑料麻袋,自带中午干粮。应该是在五月,衣着已经穿的比较单薄,中午天气会比较闷热,太阳晒的衣服都湿透。
家里自带的篮子各式各样,有长方形,有圆形,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体现的是孩童时因人而异的个性,装满一篮茶叶就倒进塑料麻袋。有的喜欢很快的采满一篮子,就带体积小的篮子,有的喜欢一次装多一点,就带体积大的篮子。大家都在暗地里较劲,比的是一天下来最后的成果。
采茶叶次数多了,越来越有经验。茶树经过一个晚上的生长,茶树顶部长满了嫩嫩的茶树枝叶,有的新发的枝叶能有一掌多高,一眼望去,可以很清楚的看见哪一排茶树枝叶长得最高最茂盛,走的比较快的就可以占据有利位置。
两排茶树枝叶已经紧紧挨着,需要用点力气才能把身子挤进茶树中间走道,齐胸的茶树要够到最顶部最茂盛的茶树枝叶需要踮起脚尖,把篮子放在茶树上就可以开始采茶了。
采茶时需要左右手并用,右手掌心朝上手背触碰到茶叶,大拇指与四指的虎口方向尽量张开,左手伸开将茶树顶部茶叶聚拢到右手虎口形成合围,右手紧紧握住聚拢的茶叶,胳膊带动小臂使劲粗暴的将茶叶一股脑儿扯下,放到篮子里。眼睛不停的寻找着最嫩的茶叶,因为越嫩的茶叶越容易扯下来,有时候需要重复两到三次,茶叶才能塞满手掌,让后放到篮子里,篮子里的茶叶一下子升高,从中体会到小小的满足感。
采满一篮子茶叶需要一刻钟以上,采满一塑料麻袋茶叶需要十几篮,篮子里的茶叶和塑料麻袋里的茶叶的多少取决于茶叶的松紧度,篮子里的茶叶压得紧一点,倒在塑料麻袋里可能很快能占四分之一,内心难免会出现自欺欺人或自我安慰,同样大小的一塑料麻袋茶叶,重量可以相差三分之一。到午后,重量最多的会得到老师奖励的文具,这也是小小竞争的动力来源。
一天接近五六个小时的采茶叶,在日晒下会消耗很大体力,可以躲在两排茶道下乘凉偷懒一会,尤其是中午吃完自带干粮,躲在阴凉处休憩,看着蓝天,吹着茶山上的凉风,听着山雀的鸣叫,偶尔追逐远处的灰色野兔,以及寻找听闻但从未见过的黑毛野猪...
采茶叶的时候,关系好的有时候可以相互之间馈赠,比如说好这一篮满了倒给同伴袋子里,那种等待,口头约定,可以消磨午后麻木劳累的身心,让时间感觉过的快一些。
午后三到四点钟,到了一天结束的时间,大家拎着一天的丰硕成果,排队等候茶农称量,听着报出来的一个个重量数据,伴随着一声声的惊叹和起哄。之后,便拖着疲惫的脚步漫步回家,回家的路途有些‘遥远’,一路嬉闹,路过水库高高的堤坝,踩着茶山上特有的红土。
多年后,那里已不在,但永不会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