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许多时候都生活在市井中,市井文化可能更接近真实,更持久,更有活力和生命力。诗与远方固然是我们希望的,但乐与市井同样不应被我们忽略。在现实中发现文化和寻找乐趣,从希望中发现价值和寻找意义。以上忽闪灵感想到的一段话,让我想到了以前写的一篇文章《说一说小市民的俗气生活》,现分享给大家,希望喜欢:
“小市民”一词古意是指城市中占有少量生产资料或财产的居民。如小手工业者﹑小商人、小官吏、一般城市居民等 ,后来多用作贬义词,比喻那些情趣鄙俗、心胸狭窄的城市平民, 他们通常表现为政治上动摇变节,思想上自私自利,作风上明哲保身。害怕现实中的任何变动,竭力维持宁静安逸的无聊生活。只顾眼前利益和自家的日子,鼠目寸光,斤斤计较,道听途说,七嘴八舌等都是其特点。(《百度词典》)
在那个以“无产阶级”为荣的年代,“小市民”阶层虽不列入地主、资本家一类成为打击、专政的对象,但终有给人一种对不起劳动人民、无产者的耻辱感。
但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地球变得越来越城市化、现代化,物质财富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原先的无产阶级越来越多地变成了小市民、中产阶級、大富翁了。可以这样说,无产阶级变得越来越小众了,有产阶级特别是小市民变得越来越大众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该为“小市民”正名的时候了。在当今自由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现实中,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其它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财富的分配都遵循着“二八定律”,就是八成的财富掌握在两成人的手上,小市民是属于那分享两成财富的八成人的一部分,在城市人口结构中,小市民占了大部分的比重,在城市生活画面中,小市民生活占了大部分的比例。
一座城市的城市精神的形成,有赖于这广大小市民的思想与行为,也就是说,小市民的思想与行为对一座城市的城市精神形成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城市化进程离不开这些小市民的智慧与贡献,他们也不再是上面《百度词典》中所说的那种“小市民”了,他们是城市生活中最具活力,最有生机,最充满着生活气息和生活真实的一群人。
由于历史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许多年来,我们对小市民的生活记录的不多,特别是我们的文艺作品,在这方面的描述更加乏善可陈,即使有,也是非主流的,其作品如石沉大海般。出名的只有老舍的部分作品和一部《七十二家房客》较为经典,近年来,也只有郭德刚的相声和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涉猎到,可远远不够。
也许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脱离了生活,也许是清高,认为小市民生活只不过是油米柴盐醋之类的俗事,可他们似乎忽略了一点,正是这些俗事,构成了一幅又一幅的世俗风情画,对还原历史的真实和记录人们的生活状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清明上河图》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近年来,也逐渐多了专业和民间人士关注这个问题,致力于对小市民的生活进行记录、搜集、整理、宣传。
前不久我去世博园观博期间,抽空去了新天地,看到贺友直老先生的连环画专卖店贴出告示,两天后,贺老先生到店为《贺友直画老上海》、《弄堂里的老上海人》两本画册签售。我翻了一下画册,大都是描绘上海小市民的日常生活,活灵活现,甚是喜欢,决定两天后再来。谁知那天早上因前天逛世博园逛累了睡过了头,急急忙忙赶到新天地时已是11时,更料不到的是,签售已过了一个多小时,此时仍然有不少人在排队,排队的有上海人,也有外地旅游者,老中青都有,等排到我时,《弄堂里的老上海人》已脱销,只剩下最后一本《贺友直画老上海》,我庆幸之余又后悔,为什么原先图方便而没有预先买好,而且错估了形势,以为没有多少人会对这种有关小市民生活的画感兴趣而专程来买。
广州有几个年青人,其中有从外地来广州工作的“新广州人”,他们在美食网上认识,决定在节假日组团,走街串巷,寻遍广州,专门觅食广州的民间小吃店,品味广州的老味道,体验广州地道的风土人情,并且在网上发文发图推荐。其间让他们感动的是,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婆婆,至今仍在店里包云吞,让他们感受到广州人身上的那份坚持。正因为如此,“爱广州,撑广州”,不是口号,而是他们的感受与行动。
前不久回广州,到北京路上老字号的“八珍”煎饺小店,点了一客招牌的煎饺和一碗猪红(猪血)汤,来了一对小情侣,由于店小人多,坐到我这桌了,没办法之下,“被偷听”了这对小情侣的悄悄话。那男的说了家里不少七姑八婆的烦恼事,那女的时不时力“撑”男友,同时也为他出主意。他们也是点了煎饺和猪红汤,最终他们还是把话题转到了对煎饺和猪红汤的评价上,人也开心了许多。
在上海时,去了几次菜市场旁边的煎饼摊买早餐,煎饼摊很小,只供外卖,不设堂食,它由一对外地来沪的夫妻和他们的一个女儿打理,由于料足,一个煎饼可供两个人吃,自制的调味酱味道特别好,而且价钱实惠,才三元一个,因此广受欢迎,他们在此经营好多年了。来帮衬的都是附近住宅区的居民,由于摊饼的程序一步—步来,花的时间较长,居民们都排着队耐心轮候。我见旁边有一筐摊饼用的鸡蛋,我问一天能用完吗?他们带着骄傲回了一句:天天不剩。我想可能正是这种乐观与坚持,虽不能大富大贵,可小富即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这都是一些小市民世俗生活的平常画面,可这些画面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有关人的生存、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故事。
不要不把村长当干部,也不要太把干部当干部,当官的别以为穿上官服就成领导了,下班回家了,吃喝拉撒的,也就一小市民。小白领也是的,别以后自己情调高人一等成小资了。知识分子也是的,别以为自己道理懂得比别人多成人上人了。有钱人也是的,别以为钱多了就成贵族了。本质上,面对父老乡亲,面对生活的甜酸苦辣,面对故园家国,我们所有人也就一小市民。
不禁要喊一句:小市民万岁!
(本文写于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