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要写自己熟悉的人,脑子里第一个想起的,是家里的那个小男子汉。
弟弟和我差五岁,到现在我都记得五岁那年的冬天,寒风刺骨,年幼的小女孩比任何人都着急地跑进那家她比任何人都讨厌的医院,去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看到弟弟的那一瞬间,我是惊讶的:天呐,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小的人?而他安静的睡颜,轻轻嘟起的嘴巴,却让我不自觉放缓了呼吸,生怕吵到沉睡中的人儿。那是和弟弟的第一次见面,屋外寒风凛冽,室内煦色韶光。
后来,弟弟和父母一起去了外地,而我,却只能留在家里念书。也不知从何时起,我心心念念的,不再是依赖的父母,而是那张陌生又熟悉的脸。记忆里最深刻的是有一年,父母带着他从外地归来,可能是车程过长而劳累,也可能是见面次数少而怕生,总之爷爷奶奶还有好多亲戚轮番上阵,总也不能得到他一个反应,连眼神都不给一个,更别说是开口叫人了。忘记了那时是什么心理,我走到他面前,说:“我是姐姐哦,带你上去看电视好不好,给你剥瓜子吃。”那时应该也没有想过他会有反应吧,但是出乎意料的,胖乎乎的小手伸到我的面前,与之而来的是一声,“好。”说不出什么心情,激动喜悦,又或是骄傲满足。那天楼上,那声糯糯的,“姐姐”,我从未忘记。
等我上了初中,弟弟也到了上学的年龄,而父母在外,他最依赖的,也便是我了,可惜我的初中,离家太远,所以每周五下午,都能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站在车站里,焦急地张望,看公交车到底什么时候来,每周日下午,也都能看到一个男孩,对着远去的公交不舍地招手。还记得有那么一次,我从学校回来,照例带来了一书包的零食,看着他欢喜地将零食统统倒出,我想,总归是要照顾啊,哄哄还真简单。然而晚饭时看他狼吞虎咽,我打趣他午饭没吃吗时,听见奶奶说,“中午忘记了你下午要回来,没多做饭,他知道了就把自己的饭倒回去了一半,说怕你回来饿……”后面的话我也没有听仔细,只觉得满满的感动仿佛要溢出来。等到了晚上,又看见他倒出的零食被分成了两堆,全是我爱吃的,和剩下的……那一刻我才感觉的,需要被照顾的,并不是他,他已经成熟得让人心疼,而有这么一个弟弟,我又何其有幸。
这样的日子一年又一年,直到父母回了家,我来到外地上大学。虽然距离远了,彼此也都成长了,但他,依旧是那个糯糯地叫我“姐姐”的小男孩,而我,也依旧是他依赖着相信着的姐姐,依旧是他作文里最常出现的角色。
我们不常联系,但总是会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