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6班 李泽翔
在目前来看,农村的生产水平远远不及城市。但是在这个人人平等的时代,城市的人们千方百计的想要农村的人们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于是文字下乡应运而生。但是,凡事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今天我想说说在文字下乡这个过程中的教育问题。
想要让文字下乡首先要有一个平台——学校。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你很难在乡下再见到私塾这类旧式学堂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学校。我们周边很多的老师都会选择去农村支教,让那些农村孩子们接触到现代的知识,见识到外面的世界。新式学校的兴起无疑是加快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孩子们在接受教育后,会慢慢抛弃相对于当前社会来说低俗的习惯,逐渐提高自己的素质而且让其有机会冲出农村,在这个世界上闯出一片天地。但是在这里冒出了一个问题,新式学校的教育一般来说是教孩子们如何闯出农村而不是待在农村;教孩子们如何吃饭,而不是去种地;,教孩子们如何造房子,而不是去种树。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村的人口减小,使城镇的人口变多,一来会使城镇的就业困难增大,二来则会让农村有地却无人种的情况加剧。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农村里的人都跑来城市闯荡却不种地,那么我们国家的粮食状况将会不堪设想。
其实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些支教的老师。老师们来自城市,孩子们则来自农村,两个不同地域的人们,谁也不了解谁,却硬要一个地域的人去教另外一个地域的人,说实话这很牵强。况且去支教老师难免,会想念城市的环境,从而传导给学生们,使学生们觉得城市比农村永远是高一等的。实际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城市和农村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不过是农村与城市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罢了,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农村与城市的脱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搞文字下乡。文字下乡的目的原本是让人人都有书读,而不是让所有地方都变成城镇一样,显然这些问题还需要深思熟虑,而不是去粗暴的解决。
确实文字下乡这个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中实行起来困难重重,农村的人们接受的教育后要往城市来跑,而城市的人却又不愿意下乡种田,这个问题就好像是一个悖论, 这样政策的制定者们很是头大:你不但要保证农村人的受教育权利,而且你要保证农村一定要有足够的人口。这的确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