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讨|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我自己”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我自己”

学习了郭力众老师的《警惕班级管理中的简化与乌托邦》,我深深懂得了如何教育学生。教育是个慢功夫,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我自己”,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郭老师提到班级管理中的简化和乌托邦,确实是我经常会用到的方法。有的时候还沾沾自喜,现在才知道是多么地不合理,希望还能来得及弥补。

昨天刚刚发生的一件事,就犯了不小的错误。

临近中招考试,这几天全部都是地理、生物的读背,程度好的还可以,程度不好的学生就觉得枯燥无味,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

昨天上午,有四个学生上课偷偷玩纸牌,被老师发现并告诉了我。当时我正准备开会,时间比较紧急,但是任课老师反映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所有我就有点着急,进班让打牌的同学都站到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斥责,他们纷纷低下了头,看似起到了效果。

回来之后,任课老师告诉我说,我走之后,他们就站在讲台上说话,还有一位学生把身后的电脑弄出了声音,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我的斥责已经被远远抛到了脑后。

回看郭老师案例的分析,这个问题我处理的时候犯了简化的忌讳,处理问题时,没有过程,没有方法,只有高压和强势,看似解决了问题,其实是把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这样的结果,只会造成这几个孩子以后更加肆无忌惮。出问题大不了被老班当堂批评一顿,没什么大不了,反正已经丢过人了,以后他们有可能会破罐破摔。

如果再让我处理这件事,我会单独把他们几个叫出来,问清楚原因,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己分析行为的对错,用自己的威严去压制他们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幸运的是,我还有机会补救。今天我上课的时候,及时在讲台上给同学们解释了我昨天着急的原因,并向这几个孩子道歉,希望他们原谅。

他们几个觉得不好意思,下课纷纷来找我道歉。

我很开心,这次多亏了郭力众老师的妙招帮忙。

结合郭老师提供的案例,我对班级管理工作重新进行了梳理。我又想起了我班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他的教育故事也是我班级管理中一个失败的案例。

去年秋天,刚开学第一天,班里就有一个学生旷课,我赶紧给家长打电话。家长以为孩子上课去了,接到电话之后赶紧出去寻找,后来在网吧找到了他。

来到学校之后,我非常严厉批评了他,又把班规班纪拿出来,给他约法三章,我说:“依照班规班纪,第一次旷课,通知家长到校;第二次旷课,反省三周;第三次,劝你转学。”

他保证一定会遵守纪律,不会再犯。

当时看着他信誓旦旦的保证,我相信他一定会说到做到的。

没想到,上了一周之后,他又旷课了。我又给家长打电话,家人找到之后又把他送到了学校。第二次旷课,按照规定停课三周。我重新给他讲明白纪律,告诉他以后再旷课就没有机会了。

第三周,他没有来上课。我以为他又旷课了,再次通知家长到校。中午的时候,他的姐姐和妈妈一起来了,我热情地接待了她们,但是她们的态度似乎并不是太友好,他的姐姐先问我一个问题,说自己的弟弟本来好好的,为什么突然不想上学了。还说弟弟回家说老师管得太严,受不了约束,是不是在学校被哪个老师批评了。

我当时想,管得严也有错吗,这不是来找事吗?看了郭老师的案例,才知道是犯了班级管理中乌托邦的错误,我用停课、反省、劝其转学等高压态度,完全逼迫学生服从自己的命令,怪不得他屡错屡犯。如果究其根源,我也脱不了干系,想想真有一种挫败感。

送走家长以后,我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个学生的心理。学生学习、行为等种种不良习惯,表面上看是道德品质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心理问题。

我就去找这个孩子往年的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说去年下学期,他接连旷课,到了最后一个月就不来上课了,老师和家长什么办法都用了,还是起不到效果。李老师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老师,脾气也很温和,相比之下,我确实有点急躁和严格。

后来,我又了解到他的姐姐和他是同母异父,特殊的家庭让他养成了不少坏毛病,比如上网和抽烟等。

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我就想,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庭,估计学习效果好不到哪去,再费劲也枉然。

经过他家人的劝说,他又来到了学校。当他作业不完成时,我觉得很正常,不再管他;当他不认真听讲时,我觉得很正常,也不再管他。心中只是想着,千万别让他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

孩子是极其聪明的,虽然我没有说不管他,但是他心知肚明,上课时不是睡觉就是看课外书。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说,只要他不影响其他学生,就是最好的。我也和任课老师的观点一模一样,只要他不惹事,就天下太平。

疫情期间,他的游戏瘾更大。新学期开学之后,他坚持了一个月,就又不来了。期间我曾经给他家人打过几次电话,劝他回来上学,无奈他去意已决,实难挽留,只好放弃。

今天看到郭老师的案例,我才猛然醒悟。

为什么我不试着去帮助他呢,为什么我不问问他最想要的是什么呢,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也许他得不到想要的温暖,只有在游戏中获取心灵的慰藉。我有机会拉他一把,我却没有,在他内心深处,一定有美好善良的一面,我成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想到这里,我内心充满了负疚感。

这个暑假,我要找机会和他谈谈,让他勇敢面对九年级,也希望能够弥补我的无知犯下的错。

具体方法如下:

一、刷新个人起点

陪他一起制定具体的计划,比如:你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你最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美心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让学生达到心灵自由之境。快乐和幸福必须建立在心灵自由的基础之上,先让他快乐起来,因为一个人即使心理健康、心地善良,也并不一定快乐、幸福,所以首先要让他找到自己幸福的源泉。

二、搭建互助支点

找到他的好朋友,鼓励他学习的信心,告诉他5G时代,不读书是不行的。

他属于相对“弱势”的学生,我应该时时给他肯定和鼓励,引导他自愿自主结对、互帮互助,体验点点滴滴的进步,为他搭起一个互动学习,共同进步的舞台。学生的性格和习惯是有差异的,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不能总期望他能达到期望的高度。发挥集体舆论的力量,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打开心灵节点

给予他呵护和温暖,让他在行动中改正缺点。注意与他对话的方式,变生硬的“要求”为善意的“提醒”。每天用发信息的方式给他善意的提醒,唤起他的自尊和勇气,让他体会到老师朋友般的关心。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他的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我自己”,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中,发挥最大的特长,成就最好的自我!

附案例:

20200715研讨案例

警惕班级管理中的简化与乌托邦

郭力众

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一些群体性或个体性的事件,诸如学生带手机、抽烟、早恋之类的棘手问题。面对这些已经成为事实的普遍存在的管理难题,有的班主任认为,这些事情已经无能为力,已经无法治理,采取鸵鸟心态——眼不见为净,祈愿其自生自灭;也有的班主任会采取一些如停课、开除等强势高压态度,指望通过自己的政策与命令,让学生立马改正,完全消除这些已然成为了事实的问题。其实,这两种态度,对于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和老师双方的成长,对于班级的稳定和发展,都不是积极的方法,都不会有太多的好处。我们将这两种方法叫做班级管理中的简化和乌托邦。

所谓简化,就是否认问题的解决之道,认为现实本身没有什么改变的可能,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谁承认有这问题,谁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谁就是傻子,就是疯子,任由事情蔓延;或者只是采取极端一刀切的简化粗野的解决方法,让问题因解决之道而变得更为复杂。

所谓乌托邦,就是问题的解决方法本身就是无效的,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老师还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找到了解决之道,还是忠实地去执行。这样的做法常常会让事件陷入极端,甚至更为糟糕。

不妨看一看下面这个案例。

个子不太高,脸色略黑的小D是今年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刚入新班级时并不为老师和同学注意,但是,在随后开学不久的日子里,小D的各种陋习开始出现:首先是各科老师到班主任这里状告小D不按时上交作业。尽管科任老师多次催促,科代课也多次催要,可是,小D总是置若罔闻,任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催要,“我自岿然不动”,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各科作业一概上交不齐。其次是课堂睡觉。几乎每天在课堂上都能睡上几节。而且,据同桌反应,小D常常会陷入深度睡眠,有时口水会将课本弄湿,也有时还会发出鼾声,让周围的同学为之侧目。更为让班主任不满的是,刚刚入学不到一个月,小D就有了两次旷宿上网的记录,并被学校政教处处以全校通报,让家长领回教育的惩戒。(当然,最后家长一直没有来。)

得知这些情况之后,班主任张老师开始和小D单独接触。

在和小D的交流中,张老师了解到小D其实也算是一个留守孩子。父母带着一个几岁的妹妹在广东打工,多年没回。小D和自己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只每月只是寄回小D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如果有了其他的事情,就由在同一个城里打工的叔叔来看一看。事实上,无论是父母、年迈的奶奶,甚至叔叔,对小D来说,都已经远离了对小D的教育范围,小D的社会教育系统几乎完全瘫痪。而且,从小D自己口中,张老师又了解到,小D在初中时,就因为睡觉而受到过班主任的多次处理,甚至多次的打骂,但是,这些都无法改变他睡觉的现状。据小D说,自己的初中四年,其实就是睡过来的,至于不交作业,更是家常便饭了。好在,小D这个孩子还算是聪明,好歹初中毕业了,而且,也考入了高中。

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张老师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如何对待这个已经积重难返的小D,才能让他重新建构起自己新的学习生活模式呢?不用说,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这样的事情,无论是对小D而言,还是对于作为小D的班主任的张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极有难度的考验。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就是小D的班主任,我们又会如何处理这样的事件呢?

1、了解小D的背景之后,觉得小D已经是积习难改,而且,可能根本上不能改变。告诉科任老师,不要太在意小D了,他交不交作业无所谓了,他课堂睡觉,只要不影响其他的同学,只要不影响老师的课堂教学,也就可以了。

或者,找小D沟通,警告小D课堂学习的重要性。自己作为学生,必须要遵守学校班级纪律,必须要按时上交作业,课堂不能睡觉。如果做不到的话,那就要按照学校规定、达到一定的次数之后,对小D进行停课的处罚或是让家长领回家中反省。

2、遵奉教育万能,相信爱的力量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以救世主的身姿出现在小D的身边,热心劝慰,积极开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相信小D在自己的说教、鼓励、感化之下,短期内就会有一个明显的改变,或者说最好的可能将这些积习全部改掉,成为一个勤奋、刻苦,遵守纪律的学生。

3、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选择呢?如果有的话,我们又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什么呢?

事实上,上述两种方法,基本上就是我们生活中现实版的演绎。而这两种现实版本的演绎,又恰好代表了班级管理中的简化与乌托邦。

否认问题。这是简化的第一个后果。第1种的做法,就是简化的典型。首先是选择了无视——认为没有问题。无视问题的存在,认为小D积习已就,难以改变。这样的观点,其实是否认了教育。范梅南说:“教育的情境是我们每天教育活动、教育实践的场所。教育时机就位于这种实践的中心。”如果我们将问题于置之于教育之外,否认教育时机,那么,教育的意义又在哪里?教育的价值又体现在何处?而且,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固化了我们的教育视界,让我们的教育功能萎缩,让我们不敢正视问题——谁承认问题,谁就是傻瓜,就是疯子,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这是简化的第二个后果。简化的第二种类型,就是简化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没有过程,没有方法,只有高压和强势。这样的结果,极有可能让原来需要改变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我们知道,在心理咨询中,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正常的心理标准有三条,其中一条就是人格的相对稳定性。所谓的人格的相对稳定,就是说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就会维持下来。在没有重大的外界事件的影响下,一般是不会轻易改变。相反,如果一个正常的人,能够在别人的几句话的劝说之下,就改变了自己长期形成的人格,那才有可能是不正常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预见,班主任一再高压,小D暂时的改变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让小D从此能够改变自己按时上交作业,课堂不再睡觉的可能性,几乎是不会存在的。更何况,初中几年都是这样过来的,而且,初中老师长年的打骂处理等诸多方法,已经证明了这些方法的无效性。而一旦当小D的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变之时,就会让问题一次次升级——停课或是让家长领回反省。这样的情况,对于正在成长的小D来说,究竟是有正面的帮助,还是有负面的影响?这样的处理结果符合我们当初的目的与动机吗?甚至,多次的领回之后,如果有一天,当家长不再同意将自己的孩子领走,(现实中小D的父母均不在本地,几次学校与家长联系,根本就无回应。)小D也不再配合班主任的要求的时候,最后的结局又会以什么样的场面来收束呢?这样的简化,最大的可能性是师生两败俱伤,家校两败俱伤,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让原来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而已。

自责是乌托邦的第一个后果。如果按照上面第2种做法,满腹希望于自己的安慰、劝说、鼓励和感化,认为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全之策。失望也必然是乌托邦的宿命。从人格的稳定性来看,小D既不可能因班主任一时的强势高压而改变,同样也不会因班主任的软化、鼓励而立地成佛。这毕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那么,如果当班主任老师一再感化之下,小D依然故我的时候,可能就会让班主任首先产生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常常带给人一种挫败感,让人从内心否认自己的价值,否定自己的作为,否认自己的能力,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从此放弃了对学生的帮助,半途而废,对于需要帮助的小D来说,可能会更加失望,而对于班主任自己来说,也会更加沮丧或自责。

责他是乌托邦的第二个后果。除了自责之外,乌托邦还会给老师带来责备他人的后果。正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见不到效果,自己的方式方法看不到结果,老师在自责的同时,又往往会产生对学生的不满:责备学生不听自己的话,责备学生不求上进,责备学生不知道好好歹。甚至,对学生的印象,也由原来的不太好,变得更加不好。而这样的责备,又通常会表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又通常会被敏感的学生捕捉到,师生关系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当然,这样的教育的最终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那么,除此之外,真的再没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了吗?如果让我们再次选择,我们又会选择什么样的解决之道呢?

事实上,无论是简化,还是乌托邦,都是只考虑到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忽视了解决问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一问题,以致于让解决问题本身成为了问题。尤其是像小D这样的学生,长期的行为模式已经完全固化,要想短期就能达到破冰的效果,很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达到管理的效果呢?

有效的解决之道,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用词语具体界定问题。相对于上述两种模糊的解决方法而言,有效的解决之道必须能够对问题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界定,以免陷入空泛的假性问题。如,小D目前身上存在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上课迟到、课堂睡觉、欠交作业,旷宿上网。这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旦界定清晰,老师和小D都能清楚地知道努力改变的具体问题,这远比只是口头说说“你要做好”之类的话目标为清楚,更为具体。

2、探究截止目前已经使用过的方法。探究目前已经使用过的方方式和方法分析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是无用的。可以让我们看到哪些方法不必再去尝试,同时,也会让我们看到哪些维持问题不变的情境是必须要改变的。如,小D这件事情上,先前采用过的强势与高压、温情与关怀,都已经不足以让改变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让问题更为复杂。这些方式方法,在新的改变中,必然是避免的。而小D本人的行动力之弱或是持久性不够,可能正是必须改变的问题所在。

3、对想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对问题具体化是改变的一个关键。问题界定越为具体,就越有利于操作,也越有效果。这既是对问题的框定,也是对解决问题者的一种保护,以免让解决之道变得漫无目的、无效而产生懈怠或妥协。如果没有具体的界定,就不知道做到什么地步才是有了改变,才达成了很好的效果。如果没有具体的界定,就有可能让老师感觉到过程的漫长而备受折磨,失去耐心。如果我们将小D的问题界定为:每周迟到不超过三次;每天睡觉不多于两节;每周作业欠交不多于三次;这样的具体的量化,会让小D本人心里有个具体的概念存在,有一个努力改变的方向存在,再加上老师同学的监督,事情就有了改变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这样的界定,在小D心中,在老师心中,只能是一个“改好”的不清晰影子,那么,究竟做到什么地步,才算是有了改变,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才算是体现到了效果。而这样的界定,会让问题更为清晰,会让改变变得更为清楚,更容易为改变者本人和解决问题者所洞察。

4、形成并执行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这是改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改变的具体的落实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前面所有的努力都无以附着,无以开花、结果。如小D的问题的改变,在前面界定了几个清晰的问题之后,就应该着手制定改变的计划和方案,以便让改变落地生根。在这个方面,我们不妨先让小D学会自我体察,然后再依照阳性强化的方法,制定具体的改变计划。

首先要让小D学会自我体察。萨提亚说过,人的改变,大概来源于三个方面:痛苦、威胁与体察。对于小D而言,他不会因为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痛苦或是威胁而改变,于他来说,自我体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在这个层面,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给小D描述他迟到时的情景,他睡觉时的画面。或者通过录像、视频来还原他睡觉的过程与画面。因为他平时的这些行为,已经成了他潜意识的一个部分,他很难体察到这样的行为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在这个画面中,自己又是一幅什么样的模样。基于印象管理,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向好的一个方面,都会接纳自己的好的形象,排斥自己负面印象。如果能让小D看到自己迟到时的慌慌张张的样子,看到自己课堂睡觉时的状态,可能在他心中就会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印象,在后面的学习生活中,只要一出现迟到或是睡觉,他的头脑中就会浮现出这样的自己也不想看到的画面。自己迟到、睡觉的潜意识就会出现在意识的层面,而为小D自己所体察,就会起到提醒,督促的效果。而且,这样的画面出现的次数越多,在他的头脑里的印象也越深刻,所以,在描摹或是观看这些画面的时候,尽量突出细节,强化亚感元,凸现印象,以便让这样的表象能够随时切换在他的大脑之中。

其次,采用阳性强化的方法,帮小D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阳性强化,是指运用正性强化原则,每当儿童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故又称奖励强化法。)

如:     

   我的改变计划  

 姓名: 小D

         日期:

第一步:目标选择:为了改变自己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模式,我计划如下:前两个月:每周迟到不超过三次;每天睡觉不多于两节;每周作业欠交不多于三次;(鉴于小D行为习惯的顽固,所以,目标制定要有层次。)第三个月:每周迟到不超过二次;每天睡觉不多于一节;每周作业欠交不多于二次;第三个月:每周迟到不超过一次(偶然情况除外);每天睡觉不多于一节;每周作业欠交不多于一次;

第二步:改变环境和应对方式。一个人外在的改变,总会唤起内在的相应的改变。在具体落实计划之前,先让小D思考:自己如何才能避免迟到和睡觉?通常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迟到,什么情况下不会迟到?如果不想让自己迟到,自己会怎么做?更为得要的是,平时自己是怎么做到不迟到的?如果自己课堂上发生了睡意,怎么办?平时在哪些课堂之上是不睡觉的?你是怎么做到的?如果让你自己改变一下环境和应对方式,你会做出哪些选择?

第三步:对目标行为的监控。每天对过程与目标进行记录、反思。当天达成目标,即给自己一个笑脸的奖励;没有达成效果,就要写出原因的反思,以便第二天的落实。

第四步:结果巩固。和老师签定一个契约:

小D在取得两个笑脸之后,可以到班主任处领取一份表扬通报;

拥有两份表扬通报,班主任老师应该奖励小D一个棒棒糖;

连续三次领取棒棒糖之后,可以换取老师奖给的笔记本一个,并附带给家长一份喜报。

如果前二个月,小D达到了目标,家长承诺暑期回来陪伴小D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

……

家长签名      班主任签名      小D签名

(本计划一式三份,小D、班主任和家长每人一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的解决也是同样,必然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而应该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落实的解决之道。即便是像小D这样,制定了改变的计划,有了一定的改变方案,也会存在反复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就有可能让我们陷入歧途或困境。正像简化与乌托邦一样,表面是美丽的面纱,其实,背后却有着危险的泥淖与陷阱,如果不能廓清这些迷雾,就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3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4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2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0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58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4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31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1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42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3评论 2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