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第一页就让人觉得不枯燥的书。
这本书刚开始就提出了一个外语教学里的“终极问题”:
为什么学生理解了规则却无法在自发的产出中正确应用规则?
细思极恐的问题。作者在前两节分别列举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案例(准确说应该是教训):
案例1描写的是Dave Willis 曾教初中学生反义疑问句的一个课堂记录。学生在应用反义疑问句时过度使用isn't it。于是作者尝试通过解释语法概念,接着列举例句,同时让学生重复并用反义疑问句做练习。一切天衣无缝,可就当Dave 先生故意把学生书藏起来,问书在哪儿的时候。学生们的回应却是:You've got our books, isn't it?
当老师的可能都经历过这种事情,作者接下来评论道:那一刻我简直要崩溃了,我觉得自己教的东西除了让学生能应付考试以外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他们可以在单选题上得满分,可是这些东西却没有成为他们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案例2是关于特殊疑问句中的助动词、带间接引语的特殊疑问句。结果如出一辙。学生在自发的语言产出中,常常会出现:What you mean by X ? Do you know where do they live?这样的句子。年轻的Wills老师猜想是不是意味着要学习新的语言规则需要忘掉过去的习惯?(例如,学生对于一般疑问句印象过深,就会产出像第二句话这样的句子)
在这两个生动的案例之后,回归本源问题:understanding 和 production是不是一回事?
问题的症结在于,学习者自发表达时,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将“意思“”进行有效的传达,而这样就有可能较少关注“形式“”。也就是说,“Meaning” & "Form"就像两个在你大脑当中掐架争宠的小孩,在有限的思考时间里,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说学习者无法正确的表达就意味着语言教学的失败呢?这就是一个语言教学观的问题了。“Fluency, Meaning, Confidence” v.s " Accuracy, Form, Cautious".
接下来的部分该期待什么呢?
到底哪个才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如何解决前面两个案例中提到的问题?是刻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还是继续正确的输入,而不用刻意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