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一课的《壶口瀑布》让我不知所措,马丽华老师的《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这篇游记彻底让我迷失。
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课文,居然无论如何都找不到突破点,我不知道,该按照怎样的思路去给学生讲解这篇课文,我也不知道,作者想要传达出怎样的一种思想,哪些句子应该是侧重点,作者写了那么多个人身体状况到底想表达什么,作者这篇文章的语言到底呈现怎样的特点……一连串的谜团,一连串的问题,彻底把我自己弄懵了。我知道,自己学识有限,理解能力不强,就这么一篇游记也把我弄糊涂了,真是有点丢脸了。
怎么办,怎么办?
我继续读课文,继续查找资料,教参上的解读看了一遍又一遍,居然还是不明白。我知道,自己都没弄明白的课文,课堂上一定是没有底气的,甚至是颠三倒四,不知所云的。
尽管这篇文章的思路还是比较明晰的,按照先写第一天的旅程,再写第二天的旅程,第一天详写,第二天略写。作者写了再格拉丹东的所见所感,也写了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的内外关系呢?
作者有些语言很直白,如“格拉丹东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有些语言又很含蓄,如“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不见自然生物奇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格拉丹东的近旁”。
我陷入到了绝境之中,无法脱身。继续搜索突破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的越来越糟糕,作者对格拉丹东的理解越来越细致,越来越富有诗意。”“无论是作为作者还是读者,我们都应该寻找外在的旅程能够反映内在旅程的方法。这不仅是游记的意义,也是生活本身的意义。”阅读游记,要读出作者的感受与思考,要从外部世界读出观景主题内部的精神世界。
当突然发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似乎眼前一亮,我似乎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微弱的光亮,我要循着这亮光追寻,找到一个出口。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的外在形式是语言。”是呀,无论课文怎么上,都离不开对语言的品读,通过细致深入的品读语言,到达作者的思想的内核,这是学习语文的不二法门。
我突然有了一种思路,从语言入手,寻找作者的思想。
对这篇课文有了一种想法:第一步,整体感知,了解大致内容。课文写了什么?简要概括内容。第二步:找出作者在格拉丹东的所见。这一部分是重点,找出写景句子,让学生品,让学生读。然后让学生体会,透过这些文字,作者表达了什么。第三步,找出描写作者自己身体状况的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用意。同时,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至此,我似乎有了这样的一点思路,实际上回到了语文的本源,任何时候,语文学习都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这是需要时时牢记于心的关键点。
我知道,自己欠缺的还很多,需要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提高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