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摘自
我是个怪圈
侯世达
2019年1月4日 直面意识的物理性
认为一个人在哲学上不可能真正地证明任何东西;我认为一个人仅仅能说服那些本来就与其所宣扬的立场相当靠近的人们,而且很有可能这个人最终会去说服那些人。出于
2019年1月4日 第2章 摇曳在恐惧与梦想之间的那只电灯泡
我思考的是,概念和词汇如何联系在一起,‘用法语思考’是什么意思,是什么造成了口误和其他类型的失误,一起事件如何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引起我们联想到另一起事件,我们如何识别书写的字母和词语,我们如何理解吐字不清、发音含糊和俚语式的言语,我们如何来者不拒地接受那不计其数看似完全平常却史无前例的类比、并偶尔发明出一些灵光闪现的新类比,我们的每一种概念又是如何在一生的时间里于细微处和流动性上不断生长,不一而足。我丝毫不做关于大脑的思考——我把大脑那复杂的、湿乎乎、乱糟糟的网络留给了神经生理学家。”
2019年1月5日 第2章 摇曳在恐惧与梦想之间的那只电灯泡
我们都是我们的宏观视野的囚徒,逃不出使用日常言语来描述我们目睹并感知为真实的事件的陷阱
2019年1月5日 冲水马桶的欲望
一个反馈环的在场,哪怕其相当之简单,也会对我们人类构成一种强大的压力,迫使我们把描述的层级从机械的无目的性层级(在其中,推动事物运动的是力)切换到控制论的以目标为导向的层级[4
2019年1月5日 第5章 视频反馈
我没有费尽力气去弄清楚如何在更低的现象层级上准确地解释视频回荡,反而开始干脆把它作为一个事实接受下来,并把它置于现象本身存在的层级上加以应对。这在你听来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这正是我们应对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中几乎所有事物的方式。
2019年1月6日 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我们手指上的倒刺在我们看来格外地真实(纯属偶然的是,我在重新修改这一段时,刚好察觉到自己在无意地拨弄自己的一根倒刺),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英国的村庄奈勒瓦洛普(Nether Wallop)和喜马拉雅山脉高地上的国家不丹,则明显不如倒刺真实,更不用说在仙女座中缓慢打转的螺旋星系了——即便我们知识上的自我可能更愿意坚持相信,既然后面这些概念比我们手指上的倒刺要强烈许多,也远远更加持久,那么它们对于我们而言,就应该远比倒刺更加真实。我们可以把这些说给自己听,直到口干舌燥为止,但是我们极少有人能在行动中表现出我们是真正相信它的。在某片遥远的大陆上,地下岩石的一次轻微滑脱夺走了20 000人的生命;在亚马孙的盆地里,原始森林无边无际地蔓延,遮天盖地;一群无助的星球,一个接一个地被贪婪的黑洞所吞噬;乃至[…]
2019年1月6日 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虽然我们十分努力地在迫使世界去附和这一理想中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万事万物还是会不遂人愿地模糊成一片。
2019年1月6日 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通过很多不同种类的抽象、类比和归纳推理,通过很多对各种各样权威声音的绵长而曲折的引用链(这构成了一根支撑着每一个成年人信念系统的不可或缺的支柱;不必理会高中老师的顽固论调,他们年复一年地讲授着“权威论断”的虚假性,同时又确信他们自己是应该获得信任的,因为他们说到底正是权威人物),我们围绕着何物存在于“外面那里”,搭建起了一套错综复杂且环环相扣的信仰——然后再一次,不可避免也不容喘息,这套信念又折返回来,用在了我们自己的自我之上。
2019年1月6日 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副现象是由微小的、通常是肉眼不可见或难以察觉的、极有可能是完全未知的大量事件所促生的一种集体性的、看似一致的产物。换句话说,一个副现象,就是由很多绝非错觉的小事件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冲撞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大规模的错觉
2019年1月7日 第10章 哥德尔的典型怪圈
用汉语翻译哥德尔的公式及其近亲时,最简洁的一种方式启用了“我”这个词(“我在PM中不可证”;“我不是一个PM定理”)。这并非巧合。事实上,在哥德尔那个朴素严谨的数学怪圈与人类对于一个有意识的自我的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联系,而正是这次对于“我”的颇不正式且几乎懒散的使用,才让我们得以首次一窥其中的关联。
2019年1月7日 第11章 类比如何创造意义
即便是初级的意义,也同样依赖于不言自明的映射,所以说到底,我们看到的是,所有的意义都是以映射为中介的,这也就是说,所有的意义都来自类比
2019年1月7日 伯特兰·罗素的终极噩梦
我们人类感知世界的正常方式具有一种奇妙的颠倒性:虽然微小的领域才是真正驱动现实的动因所在,我们却生来被打造成只会感知“大东西”而不会感知“小东西”。我们的思维完全无视低的层级而只能看见高的层级,这一事实不免令人想起哥德尔向我们呈现出来的那种高层级视野的可能性。他找到了一种处理绵长的PM公式(酷哥或其近亲)的方式,可以用一种简明的、易于理解的形式(“酷哥在PM中没有证明”)来解读它,而不需要再将其作为一种低层级的数字论断来进行解读,即某个特定的巨大整数具有某种特定的难解的递归式定义的数论特性(非质雅数性)。那种标准的对于一个PM串的低层级解读摆在明面之上,任何人都可以看到;而与之相反的是,只有天才出场,方能想象出还同时存在着一个高层级的解读[…]
2019年1月7日 伯特兰·罗素的终极噩梦
生物进化驯化人类去感知实体——把世界归为宏观范畴的实体。因此,我们生来注定不会以潜伏于表面之下的粒子物理学(这与我们日常的感知和熟悉的范畴相差了无数个量级)来描述身边发生的事,包括其他人所做之事以及我们自己所做之事。我们描述这些事时,使用的是抽象的、不甚明了的高层级模式,如父亲和母亲、朋友和爱人、食品杂货店和结账柜台、肥皂剧和啤酒广告、怪人和天才、宗教和刻板印象、喜剧和悲剧、妄想与恐惧症,当然还有信仰与欲望、希望与恐惧、忧虑与梦想、野心与嫉妒、忠诚与憎恨,以及其他很多在隐喻的意义上与物理因果性的微观世界相距数百万英里的抽象模式。
2019年1月7日 第13章 我的“我”,捉摸不定的心头肉
正如我们深信,引发战争与爱情的是观念与情绪,而不是粒子,我们同样也深信,我们自己的行为是由我们的“我”所引发。在我们的身体内以及属于我们身体的“大指使者”是我们的“我”,是我们在装满了层叠的希望与欲望的箱子里摸到的那颗美妙非凡的玻璃球,而我们可以确凿无疑地感觉到它的形状、硬度与尺寸。 显然
2019年1月7日 第13章 我的“我”,捉摸不定的心头肉
持续不断、坚韧不拔、日复一日,争分夺秒,我的自我符号在时刻经历着塑造与改良——而转过身来,它也触发了大量的外部行为。(或者说,因果性由此表现出来,因为它对世界的感知停留在了这个层面之上,而不是微观的层面。)它眼见自己选择的行动(踢腿、抛起、叫喊、微笑、讥讽、戳刺、旅行、预订、恳求、威胁等等)在它所处的环境中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做出或大或小的反应,并以其粗线条的范畴(说到它们的粗线条,是别无选择)内化了这些效果。通过像这样的无休无止的随机探索,我的自我符号慢慢地把简洁而有价值的洞见收入其本性当中,而这个本性嵌于一个博大、多面而部分可预知的世界中的行动选择者与启动者。 更形象一点地说:我把篮球抛向篮筐,要么这次勾手投篮会投中,要么投不中,这取决于在我的手臂、手指、球的旋转、空气阻力、篮筐摩擦力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我本人意识[…]
2019年1月7日 第13章 我的“我”,捉摸不定的心头肉
我们受到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所驱动,创造出这样一个术语,令它获得我们在自己大脑中发现的所有希望、信念和欲望所假定的统一性、内在的连贯性以及时间的稳定性——而那个术语,我们一早就明了于心,那就是“我”。而且,这一走出幕后的高度抽象概念,很快就会给人感觉是全宇宙中最真实的实体。
2019年1月7日 第13章 我的“我”,捉摸不定的心头肉
在恐惧与梦想的驱使下,我们的自我符号虽然信心不足,可依然不遗余力地窥向我的未来存在,放眼于那一团氤氲的迷雾。我关于自己过往生命的庞大情境记忆,偕同其模糊指向未来之时的对应物(我想我会把它称为我的情境投射),再加入一种奇幻的别样变体[5]或者说无数场景的“虚拟重播”(“要是X发生了,就好了……”;“要是Y从未发生过,那该有多么幸运啊……”;“如果Z能发生,该有多好……”何不将此称为我的情境虚拟呢?)作为装饰,便生成了构成我的“我”的那条无穷无尽的镜壁长廊。
2019年1月7日 第13章 我的“我”,捉摸不定的心头肉
尽可能精确地打磨我们发展中的自我符号,对于我们年轻时的生命而言,是至关重要之事。我们想要(需要)在各式各样的社会等级和阶层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有时候,即便我们不想知道这些事情,我们迟早还是会明白。例如,我们在很小的时候,都会被人夸奖“可爱”;可是这个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是会在某些人的身上比在另外的人的身上得到更加牢固的强化。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每个人都会意识到,我们到底是“好看”还是“容易上当”,是“厚脸皮”还是“害羞”,是“被宠坏了”还是“有趣”,是“懒”还是“特立独行”,等等。数十种这一类的标签和概念将累加在我们逐渐成长的自我符号之上
2019年1月8日 喷射化学物质
有时,深陷于细节知识的泥淖之中,正是阻碍达到深刻理解的关键所在。
2019年1月8日 没有内容的反馈环
我们制造出一个极简版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怪圈,并把它安装在我们用来表示他者的符号的中央,让那个最开始相当粗陋的环路结构随着时间而变化和生长。当涉及我们最熟悉的人时——我们的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和密友,每一个怪圈,搭配着成千上万独特成分的装饰,都会在岁月的推移中成为一个非常丰富的结构,而且每一种结构都会获得一种极大的自主性,脱离于作为其种子的简化版“原装”怪圈。
2019年1月10日 通用机器
说到底,真实的个人记忆与虚假的记忆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异呢?微乎其微。我至今仍记得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或电影《大卫与丽莎》(David and Lisa)中的特定情景,仿佛它们都曾在我的身上发生过一样——就算它们没有,又如何呢?它们跟真正发生过一样清晰。同样的说法也适用于其他种类艺术作品中的很多情景。它们是我情绪图书馆的组成部分,以休眠的状态储存在那里,等待在适当的触发下重焕生机,跟我“真正”的记忆并无不同。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回忆起来的事和我从别人的故事中回忆起来的事,没有绝对的根本性区别。随着时光流逝,一个人的记忆(以及假记忆)的锐度也遭到磨损,那时这种区别就更加模糊难辨了。 模式
2019年1月10日 通用机器
听着这段音乐,我感觉像是一个磁场砸在了一个超导体之上——连一微米都穿不透
2019年1月10日 通用机器
不管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我们都是盲目的拷贝者(copycat)。我们不自觉地、自动地把各种各样其他人的行为碎片收入我们自己的仓库。我
2019年1月10日 通用机器
我们都是奇妙的拼贴画,是古怪的小小的“拷贝”星,通过累加其他人的习惯、观念、风格、怪癖、玩笑、习语、语调、希望和恐惧而成长起来,仿佛它们都是从天而降、忽闪而至的流星,与我们相撞并结合在了一起。最初,这种不自然的、外来的举止缓慢地融入我们的自我之中,好像蜡在日光下熔化,然后逐渐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跟它们曾经作为他人的一部分的状态没有什么不同(虽然那个人也很可能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虽然我的流星隐喻听起来仿佛我们是随机相撞的受害者,但我并不是想暗示说,我们会欣然接受任意一种闯入我们星体表面的行为习性——我们是挑三拣四的,通常只接受我们羡慕或渴求的那些特征,但是即使是我们的选择风格,其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影响;作为反复累加的结果,我们会渐渐转化成另外的样子。曾经在星球表面上正当存在的东西,会像古罗马的废墟一样[…]
2019年1月10日 通用机器
那些位于中心的人物在我的大脑中是由复杂的符号进行表征的,这些符号远远超出了他们留在身后的外在踪迹;他们在我的内部注入一道额外的微光,这道光照亮了它活在他们的大脑中的方式,以及它透过他们的眼睛向外看这个世界的方式。我感觉我已经进入了他们内在的隐藏领地,在有些情况下进入得很深,而他们反过来也渗入了我的内在。
2019年1月10日 通用机器
当日食发生时,太阳四周仍有日华,围成一圈光晕。当某人逝去时,他们也在那些与他们亲近之人的灵魂里留下了一抹鲜艳的余晖。随着时光流逝,这道余光难免渐渐褪色,乃至熄灭,但那将是多年以后的事了。最终,当所有亲近之人都告别了人世,余烬方凉,直到此时,才真正迎来“尘归尘,土归土”。
2019年1月10日 我做他人的东道主,也到他人那里做客
人死之后,留在人间的是一组余晖,有些更耀眼,有些更黯淡,在所有与他们亲近之人的大脑中闪烁。等到那些人过世后,余晖会变得格外昏暗。而当最外面的一层也被遗忘后,余晖会更加虚弱,直到再过一段时间后,一丝光亮也不剩了。 我刚刚描绘的这一缓慢消亡的过程,虽然前景终归幽暗,可相比于标准的观点却减少了一点点阴郁之感。因为身体的死亡太过清晰分明,也太过戏剧化,而我们又总愿意死抱着笼中鸟的观点不放,所以死亡在我们心中的印象是即时而绝对的,像断头台的刀片一样锋利。我们本能地相信,光也在同时熄灭了。依我所见,人类灵魂并非如此,因为一个人类生命的实质——真的跟一只蚊子、一条蛇、一只鸟或一头猪的实质不一样——分布在很多大脑之间。要经过几代人的时间,一个[…]
2019年1月10日 我做他人的东道主,也到他人那里做客
当在读一本简·奥斯汀的小说时,我们眼中所见只不过是在一叠白色纸张上整齐排列成行的黑色墨迹而已,可是我们感觉到我们正在“看到”(我在这里应该使用引号吗?)的却是英国乡村的一栋家宅,在乡间小路上拉着一辆四轮马车的马群,衣着光鲜亮丽的贵妇和绅士肩并肩坐在马车车厢里愉快聊天时恰逢看到沿路破败小屋中走出一名穷苦老妪……我们太过沉浸于我们“看到”的事物了,以至于在某种重要且严肃的意义上,我们已经注意不到自己所在的房间或者窗外依稀可见的树木,甚至连我们手里那些白色纸张上布满的黑色墨迹都注意不到了(反讽的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依靠那些墨迹为我们带来我刚刚描述的视觉画面)。如果你不相信我,不妨想一想你在刚才那30多秒钟的时间里做过的事。你接触的是在白色纸张上散布[…]
2019年1月10日 我做他人的东道主,也到他人那里做客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重申一个观念,即我们能够同时人在好几个地方,在同一时刻欣赏不同的视角。你刚刚就做到了!你正坐在别的什么地方读这本书,可是就在不久之前,你又坐在某间起居室的扶手椅上读着一本简·奥斯汀的小说,而你同时还在乡间道路上的一辆马车上。至少有三个视角同时共存在你的大脑里。在这些观看者中,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呢?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你”呢?这些问题需要回答吗?这些问题有答案吗?
2019年1月10日 第20章 一场谦恭有礼的辩难
被你称作“我”的东西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一个起点。你是通过一种没有事先计划的方式聚合起来的,慢慢地成为存在,而不是一下子就出现了。最开始,当后来成为你灵魂之所的大脑刚刚形成的时候,那里面还没有你。但是那个大脑缓慢地生长,它的经历也在缓慢地累积。随着越来越多的事情发生、被它收录下来并完成了内化,到了这一过程中的某一点,它开始模仿自己浸淫其中的文化和语言的习俗,进而试探性地用“我”来称呼自己(尽管这个词的所指之物仍然十分模糊)。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它注意到它自己身在某处——不出意外,它就是身在某个特定大脑的所在之处!但是在这个节点上,它对于自己的大脑还是一无所知。它只知道它大脑的容器,也就是一个特定的身体。可即便它对于自己的大脑一无所知,那个初生的“我”还是会[…]
2019年1月10日 第20章 一场谦恭有礼的辩难
一方面,“我”这一表达指的是一套高度抽象的概念:一段人生故事、一种品位、一簇希望与恐惧、某些天赋与缺陷、特定程度的机智、不同程度的心不在焉等等。然而在另一方面,“我”这一表达还指一个由亿万个细胞组成的物理实体,每个细胞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对于所谓的“整体”没有丝毫的关切,它们只不过是这个“整体”最微小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我”同时在指一个高度可感而有形的生物基底和一个高度不可感且抽象的心理模式。当你说“我饿了”的时候,你指的是这两个层面中的哪一个呢?而当你宣布“我很幸福”的时候,你又是在指哪一个呢?当你坦白“我不记得我们之前的电话号码了”的时候呢?当你欢叫“我爱滑雪”的时候呢?当你打着哈欠说“我困了”的时候呢?
2019年1月10日 第20章 一场谦恭有礼的辩难
流浪汉在树林里捅了一个马蜂窝。当马蜂带着欣悦、快意、殷切、活力、精力、生气、机智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叮咬他时,‘噢’,他在心里想,‘如果我右边扁桃体左侧上的包的数量是在致命点和喉结之间的包的八分之七的6.75倍,那么如果一匹马有6条腿,一个在向下移动的楼梯上向上滚圈的男孩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数完木板上的石子
2019年1月11日 第21章 与笛卡儿自我发生一场短暂的小摩擦
归根结底,“我”就是一种幻觉,可与此同时,充满悖论色彩的是,它又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正如丹尼尔·丹尼特在《意识的解释》(Consciousness Explained)一书中所指出,一个“我”有一点儿像一张纸币——它感觉起来好像价值不菲,但说到底,只不过是一种社会契约,一种我们共同默认的错觉,从来没人会问我们这回事儿;它虽然是幻觉,却支撑着我们的整个经济。可是,纸币到底不过是一张纸而已,没有任何内在的价值。
2019年1月11日 学究式的语义学?
意识不是当一个人拥有一个100亨内克的大脑之后外加的一个选项,它是系统的范畴库足够精密复杂这个事实所带来的必然后果,将不可避免地呈展出来。哥德尔的怪圈,是在足够强大的数论形式系统中自动浮现出来的;同样,自我的怪圈,也将在任何一个足够精密的范畴库中自动生成。而一旦你得到了自我,你也就拥有了意识。并不需要什么心灵活力。
2019年1月11日 一条天蓝色的沙丁鱼
总的来说,我们通过一种民主社会投票的类比过程而做出决策。我们各种各样的欲望喧哗不止,还要考虑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制约,或者用更具隐喻色彩的方式说,那些外部因素扮演着庞大的生活迷宫中树篱的角色,而我们正受困于此。生活的很大部分都是随机的,甚至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而我们对此完全没有控制力。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发挥意志,可是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的意志都在挫败之中。 我们的意志不仅不是自由的,而且恰恰相反,它是稳定而恒常的,像一个内在的陀螺仪,而正是我们不自由的意志的稳定性和恒常性,让我是我,让你是你,并让我保持是我,而让你保持是你。童话里的自由人鱼只不过是另一头蓝色座头鲸罢了。
2019年1月11日 一条天蓝色的沙丁鱼
生活的树篱迷宫
2019年1月11日 一条天蓝色的沙丁鱼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的意志虽然在推动我们,可是已经不足以让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了。它把我们推向某一个特定的方向,但是我们却是在一座树篱迷宫的内部移动,哪条路走得通,是由这个世界的其他部分决定的,而跟我们想要什么无关。所以说,我们是在迷宫里不情不愿地移动,而不是自由自在。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压力组合在一起,共同判定了我们在这座名为“生活”的疯狂树篱迷宫中的路径。
2019年1月11日 第24章 论宽宏与友谊
随着时间推移,施韦泽演奏的巴赫已经深深地成为我的一部分。我又寻得了另外几张他的演奏作品,全部同属于一个系列,每一张都揭示出一种宇宙智慧的新深度(也许这听起来太夸大了,可是于我而言,这么说恰到好处),这种深度既来自作曲者,也来自演奏者。
2019年1月11日 第24章 论宽宏与友谊
为什么我会把这些社会的不公平对待方式视为灵魂价值之间心照不宣的差别呢?因为我觉得,不管我们是存心还是无意,我们都在把一个生命的灵魂尺寸等同于那个生命的“客观”价值,也就是我们这些外在的人给予那个生命内在的尊重程度
2019年1月11日 二元论的引力和陷阱
本书的主旨之一便是,生命力的在场或缺席取决于人们在何种层级上观看一个结构。在最高的、最具集合性的层级上看,一个大脑是绝对有生命和有意识的。但是当视角逐渐降低,结构逐层下降,从大脑到皮层、从神经柱到神经元,从细胞质到蛋白质,再从肽到粒子,生命的感觉逐渐消失,直到最低的层级,生命的痕迹已经完全不见了。人们的思维可以在最高和最低的等级之间来回穿梭移动,并以这种方式任意摇摆在把大脑视为有生命之物和无生命之物的视角之间。
2019年1月11日 二元论的引力和陷阱
我们自己的不可测性对我们而言却是件幸运的事!这就好比,如果我们能够真正领会我们与我们生于其中的广袤宇宙相比究竟有多么渺小,那么我们可能会萎靡至死;同理,如果我们要了解发生在我们身体内部的难以想象的疯狂世界,我们也可能会在恐惧和惊慌中手足无措。我们生活在一种受到祝福的无知状态中,但是它同时也是一种神奇的启蒙状态,因为它让我们漂浮在一个由我们自己创造的中级范畴的宇宙之中——那些范畴在促进生存的方面发挥了不可思议的功能。
2019年1月11日 二元论的引力和陷阱
我们人类静静地安处于非可视化的宇宙尺度的曲线时空与含糊不清、影影绰绰的带电粒子之间的某个中间地带,更像彩虹和海市蜃楼,而不是雨滴或岩石。我们是我们自己创作的不可预知的诗歌——暧昧、隐喻、含糊,有时呈现超乎寻常的美丽
2019年1月11日 二元论的引力和陷阱
用这种方式看待我们自己,可能不如信仰某种妙不可言的永恒存在的彼岸那样令人宽慰,但它也有足以补偿的好处。我们放弃的是一种幼稚的认识,认为事物就是它们显现出来的样子,而我们那个看起来很坚固、像玻璃球一样的“我”就是世界上最真实之物;而我们的收获是欣赏到了我们在我们的核心处是多么精妙,我们跟我们表面上看起来相比有多么不同。库尔特·哥德尔用他那个出乎意料的怪圈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观察数学为何物的更深且更微妙的视野;同样,这里用怪圈描述我们的实质,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更深的且更微妙的观察何为人类的视野。在我的心里,这是利大于弊的。
所有摘录来自
世达,侯. “我是个怪圈.” 中信出版集团, 2018-12-31T16:00:00+00:00. Apple Books.
此材料受版权保护。
发自我的 iPad
笔记摘自
我是个怪圈
侯世达
2019年1月4日 直面意识的物理性
认为一个人在哲学上不可能真正地证明任何东西;我认为一个人仅仅能说服那些本来就与其所宣扬的立场相当靠近的人们,而且很有可能这个人最终会去说服那些人。出于
2019年1月4日 第2章 摇曳在恐惧与梦想之间的那只电灯泡
我思考的是,概念和词汇如何联系在一起,‘用法语思考’是什么意思,是什么造成了口误和其他类型的失误,一起事件如何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引起我们联想到另一起事件,我们如何识别书写的字母和词语,我们如何理解吐字不清、发音含糊和俚语式的言语,我们如何来者不拒地接受那不计其数看似完全平常却史无前例的类比、并偶尔发明出一些灵光闪现的新类比,我们的每一种概念又是如何在一生的时间里于细微处和流动性上不断生长,不一而足。我丝毫不做关于大脑的思考——我把大脑那复杂的、湿乎乎、乱糟糟的网络留给了神经生理学家。”
2019年1月5日 第2章 摇曳在恐惧与梦想之间的那只电灯泡
我们都是我们的宏观视野的囚徒,逃不出使用日常言语来描述我们目睹并感知为真实的事件的陷阱
2019年1月5日 冲水马桶的欲望
一个反馈环的在场,哪怕其相当之简单,也会对我们人类构成一种强大的压力,迫使我们把描述的层级从机械的无目的性层级(在其中,推动事物运动的是力)切换到控制论的以目标为导向的层级[4
2019年1月5日 第5章 视频反馈
我没有费尽力气去弄清楚如何在更低的现象层级上准确地解释视频回荡,反而开始干脆把它作为一个事实接受下来,并把它置于现象本身存在的层级上加以应对。这在你听来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这正是我们应对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中几乎所有事物的方式。
2019年1月6日 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我们手指上的倒刺在我们看来格外地真实(纯属偶然的是,我在重新修改这一段时,刚好察觉到自己在无意地拨弄自己的一根倒刺),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英国的村庄奈勒瓦洛普(Nether Wallop)和喜马拉雅山脉高地上的国家不丹,则明显不如倒刺真实,更不用说在仙女座中缓慢打转的螺旋星系了——即便我们知识上的自我可能更愿意坚持相信,既然后面这些概念比我们手指上的倒刺要强烈许多,也远远更加持久,那么它们对于我们而言,就应该远比倒刺更加真实。我们可以把这些说给自己听,直到口干舌燥为止,但是我们极少有人能在行动中表现出我们是真正相信它的。在某片遥远的大陆上,地下岩石的一次轻微滑脱夺走了20 000人的生命;在亚马孙的盆地里,原始森林无边无际地蔓延,遮天盖地;一群无助的星球,一个接一个地被贪婪的黑洞所吞噬;乃至[…]
2019年1月6日 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虽然我们十分努力地在迫使世界去附和这一理想中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万事万物还是会不遂人愿地模糊成一片。
2019年1月6日 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通过很多不同种类的抽象、类比和归纳推理,通过很多对各种各样权威声音的绵长而曲折的引用链(这构成了一根支撑着每一个成年人信念系统的不可或缺的支柱;不必理会高中老师的顽固论调,他们年复一年地讲授着“权威论断”的虚假性,同时又确信他们自己是应该获得信任的,因为他们说到底正是权威人物),我们围绕着何物存在于“外面那里”,搭建起了一套错综复杂且环环相扣的信仰——然后再一次,不可避免也不容喘息,这套信念又折返回来,用在了我们自己的自我之上。
2019年1月6日 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副现象是由微小的、通常是肉眼不可见或难以察觉的、极有可能是完全未知的大量事件所促生的一种集体性的、看似一致的产物。换句话说,一个副现象,就是由很多绝非错觉的小事件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冲撞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大规模的错觉
2019年1月7日 第10章 哥德尔的典型怪圈
用汉语翻译哥德尔的公式及其近亲时,最简洁的一种方式启用了“我”这个词(“我在PM中不可证”;“我不是一个PM定理”)。这并非巧合。事实上,在哥德尔那个朴素严谨的数学怪圈与人类对于一个有意识的自我的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联系,而正是这次对于“我”的颇不正式且几乎懒散的使用,才让我们得以首次一窥其中的关联。
2019年1月7日 第11章 类比如何创造意义
即便是初级的意义,也同样依赖于不言自明的映射,所以说到底,我们看到的是,所有的意义都是以映射为中介的,这也就是说,所有的意义都来自类比
2019年1月7日 伯特兰·罗素的终极噩梦
我们人类感知世界的正常方式具有一种奇妙的颠倒性:虽然微小的领域才是真正驱动现实的动因所在,我们却生来被打造成只会感知“大东西”而不会感知“小东西”。我们的思维完全无视低的层级而只能看见高的层级,这一事实不免令人想起哥德尔向我们呈现出来的那种高层级视野的可能性。他找到了一种处理绵长的PM公式(酷哥或其近亲)的方式,可以用一种简明的、易于理解的形式(“酷哥在PM中没有证明”)来解读它,而不需要再将其作为一种低层级的数字论断来进行解读,即某个特定的巨大整数具有某种特定的难解的递归式定义的数论特性(非质雅数性)。那种标准的对于一个PM串的低层级解读摆在明面之上,任何人都可以看到;而与之相反的是,只有天才出场,方能想象出还同时存在着一个高层级的解读[…]
2019年1月7日 伯特兰·罗素的终极噩梦
生物进化驯化人类去感知实体——把世界归为宏观范畴的实体。因此,我们生来注定不会以潜伏于表面之下的粒子物理学(这与我们日常的感知和熟悉的范畴相差了无数个量级)来描述身边发生的事,包括其他人所做之事以及我们自己所做之事。我们描述这些事时,使用的是抽象的、不甚明了的高层级模式,如父亲和母亲、朋友和爱人、食品杂货店和结账柜台、肥皂剧和啤酒广告、怪人和天才、宗教和刻板印象、喜剧和悲剧、妄想与恐惧症,当然还有信仰与欲望、希望与恐惧、忧虑与梦想、野心与嫉妒、忠诚与憎恨,以及其他很多在隐喻的意义上与物理因果性的微观世界相距数百万英里的抽象模式。
2019年1月7日 第13章 我的“我”,捉摸不定的心头肉
正如我们深信,引发战争与爱情的是观念与情绪,而不是粒子,我们同样也深信,我们自己的行为是由我们的“我”所引发。在我们的身体内以及属于我们身体的“大指使者”是我们的“我”,是我们在装满了层叠的希望与欲望的箱子里摸到的那颗美妙非凡的玻璃球,而我们可以确凿无疑地感觉到它的形状、硬度与尺寸。 显然
2019年1月7日 第13章 我的“我”,捉摸不定的心头肉
持续不断、坚韧不拔、日复一日,争分夺秒,我的自我符号在时刻经历着塑造与改良——而转过身来,它也触发了大量的外部行为。(或者说,因果性由此表现出来,因为它对世界的感知停留在了这个层面之上,而不是微观的层面。)它眼见自己选择的行动(踢腿、抛起、叫喊、微笑、讥讽、戳刺、旅行、预订、恳求、威胁等等)在它所处的环境中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做出或大或小的反应,并以其粗线条的范畴(说到它们的粗线条,是别无选择)内化了这些效果。通过像这样的无休无止的随机探索,我的自我符号慢慢地把简洁而有价值的洞见收入其本性当中,而这个本性嵌于一个博大、多面而部分可预知的世界中的行动选择者与启动者。 更形象一点地说:我把篮球抛向篮筐,要么这次勾手投篮会投中,要么投不中,这取决于在我的手臂、手指、球的旋转、空气阻力、篮筐摩擦力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我本人意识[…]
2019年1月7日 第13章 我的“我”,捉摸不定的心头肉
我们受到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所驱动,创造出这样一个术语,令它获得我们在自己大脑中发现的所有希望、信念和欲望所假定的统一性、内在的连贯性以及时间的稳定性——而那个术语,我们一早就明了于心,那就是“我”。而且,这一走出幕后的高度抽象概念,很快就会给人感觉是全宇宙中最真实的实体。
2019年1月7日 第13章 我的“我”,捉摸不定的心头肉
在恐惧与梦想的驱使下,我们的自我符号虽然信心不足,可依然不遗余力地窥向我的未来存在,放眼于那一团氤氲的迷雾。我关于自己过往生命的庞大情境记忆,偕同其模糊指向未来之时的对应物(我想我会把它称为我的情境投射),再加入一种奇幻的别样变体[5]或者说无数场景的“虚拟重播”(“要是X发生了,就好了……”;“要是Y从未发生过,那该有多么幸运啊……”;“如果Z能发生,该有多好……”何不将此称为我的情境虚拟呢?)作为装饰,便生成了构成我的“我”的那条无穷无尽的镜壁长廊。
2019年1月7日 第13章 我的“我”,捉摸不定的心头肉
尽可能精确地打磨我们发展中的自我符号,对于我们年轻时的生命而言,是至关重要之事。我们想要(需要)在各式各样的社会等级和阶层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有时候,即便我们不想知道这些事情,我们迟早还是会明白。例如,我们在很小的时候,都会被人夸奖“可爱”;可是这个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是会在某些人的身上比在另外的人的身上得到更加牢固的强化。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每个人都会意识到,我们到底是“好看”还是“容易上当”,是“厚脸皮”还是“害羞”,是“被宠坏了”还是“有趣”,是“懒”还是“特立独行”,等等。数十种这一类的标签和概念将累加在我们逐渐成长的自我符号之上
2019年1月8日 喷射化学物质
有时,深陷于细节知识的泥淖之中,正是阻碍达到深刻理解的关键所在。
2019年1月8日 没有内容的反馈环
我们制造出一个极简版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怪圈,并把它安装在我们用来表示他者的符号的中央,让那个最开始相当粗陋的环路结构随着时间而变化和生长。当涉及我们最熟悉的人时——我们的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和密友,每一个怪圈,搭配着成千上万独特成分的装饰,都会在岁月的推移中成为一个非常丰富的结构,而且每一种结构都会获得一种极大的自主性,脱离于作为其种子的简化版“原装”怪圈。
2019年1月10日 通用机器
说到底,真实的个人记忆与虚假的记忆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异呢?微乎其微。我至今仍记得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或电影《大卫与丽莎》(David and Lisa)中的特定情景,仿佛它们都曾在我的身上发生过一样——就算它们没有,又如何呢?它们跟真正发生过一样清晰。同样的说法也适用于其他种类艺术作品中的很多情景。它们是我情绪图书馆的组成部分,以休眠的状态储存在那里,等待在适当的触发下重焕生机,跟我“真正”的记忆并无不同。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回忆起来的事和我从别人的故事中回忆起来的事,没有绝对的根本性区别。随着时光流逝,一个人的记忆(以及假记忆)的锐度也遭到磨损,那时这种区别就更加模糊难辨了。 模式
2019年1月10日 通用机器
听着这段音乐,我感觉像是一个磁场砸在了一个超导体之上——连一微米都穿不透
2019年1月10日 通用机器
不管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我们都是盲目的拷贝者(copycat)。我们不自觉地、自动地把各种各样其他人的行为碎片收入我们自己的仓库。我
2019年1月10日 通用机器
我们都是奇妙的拼贴画,是古怪的小小的“拷贝”星,通过累加其他人的习惯、观念、风格、怪癖、玩笑、习语、语调、希望和恐惧而成长起来,仿佛它们都是从天而降、忽闪而至的流星,与我们相撞并结合在了一起。最初,这种不自然的、外来的举止缓慢地融入我们的自我之中,好像蜡在日光下熔化,然后逐渐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跟它们曾经作为他人的一部分的状态没有什么不同(虽然那个人也很可能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虽然我的流星隐喻听起来仿佛我们是随机相撞的受害者,但我并不是想暗示说,我们会欣然接受任意一种闯入我们星体表面的行为习性——我们是挑三拣四的,通常只接受我们羡慕或渴求的那些特征,但是即使是我们的选择风格,其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影响;作为反复累加的结果,我们会渐渐转化成另外的样子。曾经在星球表面上正当存在的东西,会像古罗马的废墟一样[…]
2019年1月10日 通用机器
那些位于中心的人物在我的大脑中是由复杂的符号进行表征的,这些符号远远超出了他们留在身后的外在踪迹;他们在我的内部注入一道额外的微光,这道光照亮了它活在他们的大脑中的方式,以及它透过他们的眼睛向外看这个世界的方式。我感觉我已经进入了他们内在的隐藏领地,在有些情况下进入得很深,而他们反过来也渗入了我的内在。
2019年1月10日 通用机器
当日食发生时,太阳四周仍有日华,围成一圈光晕。当某人逝去时,他们也在那些与他们亲近之人的灵魂里留下了一抹鲜艳的余晖。随着时光流逝,这道余光难免渐渐褪色,乃至熄灭,但那将是多年以后的事了。最终,当所有亲近之人都告别了人世,余烬方凉,直到此时,才真正迎来“尘归尘,土归土”。
2019年1月10日 我做他人的东道主,也到他人那里做客
人死之后,留在人间的是一组余晖,有些更耀眼,有些更黯淡,在所有与他们亲近之人的大脑中闪烁。等到那些人过世后,余晖会变得格外昏暗。而当最外面的一层也被遗忘后,余晖会更加虚弱,直到再过一段时间后,一丝光亮也不剩了。 我刚刚描绘的这一缓慢消亡的过程,虽然前景终归幽暗,可相比于标准的观点却减少了一点点阴郁之感。因为身体的死亡太过清晰分明,也太过戏剧化,而我们又总愿意死抱着笼中鸟的观点不放,所以死亡在我们心中的印象是即时而绝对的,像断头台的刀片一样锋利。我们本能地相信,光也在同时熄灭了。依我所见,人类灵魂并非如此,因为一个人类生命的实质——真的跟一只蚊子、一条蛇、一只鸟或一头猪的实质不一样——分布在很多大脑之间。要经过几代人的时间,一个[…]
2019年1月10日 我做他人的东道主,也到他人那里做客
当在读一本简·奥斯汀的小说时,我们眼中所见只不过是在一叠白色纸张上整齐排列成行的黑色墨迹而已,可是我们感觉到我们正在“看到”(我在这里应该使用引号吗?)的却是英国乡村的一栋家宅,在乡间小路上拉着一辆四轮马车的马群,衣着光鲜亮丽的贵妇和绅士肩并肩坐在马车车厢里愉快聊天时恰逢看到沿路破败小屋中走出一名穷苦老妪……我们太过沉浸于我们“看到”的事物了,以至于在某种重要且严肃的意义上,我们已经注意不到自己所在的房间或者窗外依稀可见的树木,甚至连我们手里那些白色纸张上布满的黑色墨迹都注意不到了(反讽的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依靠那些墨迹为我们带来我刚刚描述的视觉画面)。如果你不相信我,不妨想一想你在刚才那30多秒钟的时间里做过的事。你接触的是在白色纸张上散布[…]
2019年1月10日 我做他人的东道主,也到他人那里做客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重申一个观念,即我们能够同时人在好几个地方,在同一时刻欣赏不同的视角。你刚刚就做到了!你正坐在别的什么地方读这本书,可是就在不久之前,你又坐在某间起居室的扶手椅上读着一本简·奥斯汀的小说,而你同时还在乡间道路上的一辆马车上。至少有三个视角同时共存在你的大脑里。在这些观看者中,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呢?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你”呢?这些问题需要回答吗?这些问题有答案吗?
2019年1月10日 第20章 一场谦恭有礼的辩难
被你称作“我”的东西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一个起点。你是通过一种没有事先计划的方式聚合起来的,慢慢地成为存在,而不是一下子就出现了。最开始,当后来成为你灵魂之所的大脑刚刚形成的时候,那里面还没有你。但是那个大脑缓慢地生长,它的经历也在缓慢地累积。随着越来越多的事情发生、被它收录下来并完成了内化,到了这一过程中的某一点,它开始模仿自己浸淫其中的文化和语言的习俗,进而试探性地用“我”来称呼自己(尽管这个词的所指之物仍然十分模糊)。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它注意到它自己身在某处——不出意外,它就是身在某个特定大脑的所在之处!但是在这个节点上,它对于自己的大脑还是一无所知。它只知道它大脑的容器,也就是一个特定的身体。可即便它对于自己的大脑一无所知,那个初生的“我”还是会[…]
2019年1月10日 第20章 一场谦恭有礼的辩难
一方面,“我”这一表达指的是一套高度抽象的概念:一段人生故事、一种品位、一簇希望与恐惧、某些天赋与缺陷、特定程度的机智、不同程度的心不在焉等等。然而在另一方面,“我”这一表达还指一个由亿万个细胞组成的物理实体,每个细胞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对于所谓的“整体”没有丝毫的关切,它们只不过是这个“整体”最微小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我”同时在指一个高度可感而有形的生物基底和一个高度不可感且抽象的心理模式。当你说“我饿了”的时候,你指的是这两个层面中的哪一个呢?而当你宣布“我很幸福”的时候,你又是在指哪一个呢?当你坦白“我不记得我们之前的电话号码了”的时候呢?当你欢叫“我爱滑雪”的时候呢?当你打着哈欠说“我困了”的时候呢?
2019年1月10日 第20章 一场谦恭有礼的辩难
流浪汉在树林里捅了一个马蜂窝。当马蜂带着欣悦、快意、殷切、活力、精力、生气、机智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叮咬他时,‘噢’,他在心里想,‘如果我右边扁桃体左侧上的包的数量是在致命点和喉结之间的包的八分之七的6.75倍,那么如果一匹马有6条腿,一个在向下移动的楼梯上向上滚圈的男孩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数完木板上的石子
2019年1月11日 第21章 与笛卡儿自我发生一场短暂的小摩擦
归根结底,“我”就是一种幻觉,可与此同时,充满悖论色彩的是,它又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正如丹尼尔·丹尼特在《意识的解释》(Consciousness Explained)一书中所指出,一个“我”有一点儿像一张纸币——它感觉起来好像价值不菲,但说到底,只不过是一种社会契约,一种我们共同默认的错觉,从来没人会问我们这回事儿;它虽然是幻觉,却支撑着我们的整个经济。可是,纸币到底不过是一张纸而已,没有任何内在的价值。
2019年1月11日 学究式的语义学?
意识不是当一个人拥有一个100亨内克的大脑之后外加的一个选项,它是系统的范畴库足够精密复杂这个事实所带来的必然后果,将不可避免地呈展出来。哥德尔的怪圈,是在足够强大的数论形式系统中自动浮现出来的;同样,自我的怪圈,也将在任何一个足够精密的范畴库中自动生成。而一旦你得到了自我,你也就拥有了意识。并不需要什么心灵活力。
2019年1月11日 一条天蓝色的沙丁鱼
总的来说,我们通过一种民主社会投票的类比过程而做出决策。我们各种各样的欲望喧哗不止,还要考虑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制约,或者用更具隐喻色彩的方式说,那些外部因素扮演着庞大的生活迷宫中树篱的角色,而我们正受困于此。生活的很大部分都是随机的,甚至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而我们对此完全没有控制力。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发挥意志,可是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的意志都在挫败之中。 我们的意志不仅不是自由的,而且恰恰相反,它是稳定而恒常的,像一个内在的陀螺仪,而正是我们不自由的意志的稳定性和恒常性,让我是我,让你是你,并让我保持是我,而让你保持是你。童话里的自由人鱼只不过是另一头蓝色座头鲸罢了。
2019年1月11日 一条天蓝色的沙丁鱼
生活的树篱迷宫
2019年1月11日 一条天蓝色的沙丁鱼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的意志虽然在推动我们,可是已经不足以让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了。它把我们推向某一个特定的方向,但是我们却是在一座树篱迷宫的内部移动,哪条路走得通,是由这个世界的其他部分决定的,而跟我们想要什么无关。所以说,我们是在迷宫里不情不愿地移动,而不是自由自在。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压力组合在一起,共同判定了我们在这座名为“生活”的疯狂树篱迷宫中的路径。
2019年1月11日 第24章 论宽宏与友谊
随着时间推移,施韦泽演奏的巴赫已经深深地成为我的一部分。我又寻得了另外几张他的演奏作品,全部同属于一个系列,每一张都揭示出一种宇宙智慧的新深度(也许这听起来太夸大了,可是于我而言,这么说恰到好处),这种深度既来自作曲者,也来自演奏者。
2019年1月11日 第24章 论宽宏与友谊
为什么我会把这些社会的不公平对待方式视为灵魂价值之间心照不宣的差别呢?因为我觉得,不管我们是存心还是无意,我们都在把一个生命的灵魂尺寸等同于那个生命的“客观”价值,也就是我们这些外在的人给予那个生命内在的尊重程度
2019年1月11日 二元论的引力和陷阱
本书的主旨之一便是,生命力的在场或缺席取决于人们在何种层级上观看一个结构。在最高的、最具集合性的层级上看,一个大脑是绝对有生命和有意识的。但是当视角逐渐降低,结构逐层下降,从大脑到皮层、从神经柱到神经元,从细胞质到蛋白质,再从肽到粒子,生命的感觉逐渐消失,直到最低的层级,生命的痕迹已经完全不见了。人们的思维可以在最高和最低的等级之间来回穿梭移动,并以这种方式任意摇摆在把大脑视为有生命之物和无生命之物的视角之间。
2019年1月11日 二元论的引力和陷阱
我们自己的不可测性对我们而言却是件幸运的事!这就好比,如果我们能够真正领会我们与我们生于其中的广袤宇宙相比究竟有多么渺小,那么我们可能会萎靡至死;同理,如果我们要了解发生在我们身体内部的难以想象的疯狂世界,我们也可能会在恐惧和惊慌中手足无措。我们生活在一种受到祝福的无知状态中,但是它同时也是一种神奇的启蒙状态,因为它让我们漂浮在一个由我们自己创造的中级范畴的宇宙之中——那些范畴在促进生存的方面发挥了不可思议的功能。
2019年1月11日 二元论的引力和陷阱
我们人类静静地安处于非可视化的宇宙尺度的曲线时空与含糊不清、影影绰绰的带电粒子之间的某个中间地带,更像彩虹和海市蜃楼,而不是雨滴或岩石。我们是我们自己创作的不可预知的诗歌——暧昧、隐喻、含糊,有时呈现超乎寻常的美丽
2019年1月11日 二元论的引力和陷阱
用这种方式看待我们自己,可能不如信仰某种妙不可言的永恒存在的彼岸那样令人宽慰,但它也有足以补偿的好处。我们放弃的是一种幼稚的认识,认为事物就是它们显现出来的样子,而我们那个看起来很坚固、像玻璃球一样的“我”就是世界上最真实之物;而我们的收获是欣赏到了我们在我们的核心处是多么精妙,我们跟我们表面上看起来相比有多么不同。库尔特·哥德尔用他那个出乎意料的怪圈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观察数学为何物的更深且更微妙的视野;同样,这里用怪圈描述我们的实质,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更深的且更微妙的观察何为人类的视野。在我的心里,这是利大于弊的。
发自我的 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