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人物,最终会自寻恶果。
杨百顺跟着师傅学习杀猪。师傅与儿子不对付,无法让杨百顺借宿家中,每天15里地路归家住宿,早上报到学习杀猪,晚上归家路上怕狼。
当杨百顺打着小算盘,如果有个师娘或许就能让自己住在师傅家中了,顺便一块对付师傅的儿子们。结果师傅找了一个贤惠的师娘,家里里里外外焕然一新,并且与师傅的儿子们相处融洽,结果成了杨百顺一个外人。并且每次领到的“下品”变成了从师娘手里接过来的,而不是自己拿的。
对着老贺贬师娘对自己的抠门。老贺与杨百顺的父亲老杨不对付,转头对师娘的的哥哥讲了杨百顺说的坏话,哥哥去找了妹妹转述,师娘得知此事,添油加醋告诉丈夫(杨百顺师傅),说杨百顺败坏他的名声。
传递链:杨百顺☞老贺☞老孔☞师娘☞师傅
于是师徒情分一场空。
有三点思考。
第一,杨百顺的父亲与人没有为善,促进了这个传递链。小窗幽记中写到“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讲究一个“和”字,这种“和”是隐形的财产。当人遭遇落难时就体现出来了这种和的重要性。一个待人为善的人遭遇苦难,大家会对其遭遇感到心疼,众人担心其苦难,或许也会去尽力帮助。这里的帮助也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助人,至少不助者不会落井下石;而为恶者往往会墙倒众人推,苦难无非是自己平时待人的刻薄所造成的。
庄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人和”是我们人为可控的因素,关键问题就是在于说话。会说话,说好话;不说话,少说话。这两者都是人和的促进。会说话的人懂得结交朋友,也就是高情商;少说话者沉默寡言,也就无形中少得罪了很多人;最不济的便是那不会说话还一直说话,得罪人而不自知。老子《道德经》中“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和“希言自然”这些都有所提现。
第二、褒贬人物要学会只言褒。可以从好的方面去诉说,贬损的话留在心里。
在这个故事里面,假如杨百顺没有去说这些话,老贺因与老杨的矛盾故意说这些莫须有的话。杨百顺经历又是否会改变呢?
首先,杨百顺得足够被师傅信任。师徒情深一场,在传授经验的时候还带着一份情意在里面。偶尔,杨百顺会对师傅说想要续弦的话产生不耐烦心理。大抵师傅说得多,说的再多也是师傅,可以做到充耳不闻,但是不能拒绝倾听。师徒情分这一点杨百顺没有做到。
其次便是杨百顺足够有能力,让师傅离不开他。这里面的老汪就是一个例子,老汪(在老范家教书,也教过杨百顺)教书育人,有大学问。老汪的妻子却在老范家的地头偷东西和爱说废话。老范对于老汪的才学着实佩服,惜才。于是便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能力是让人信服的关键。但事实上,杨百顺并没有这个能力,跟着师傅学了一年杀猪还学不来精髓。师傅也不缺他这个徒弟,毕竟师傅只是暂时的冬天无法杀猪。
第三、便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明明一边跟着师傅学习着技术,另外一边还能够领下水。无非是每天多跑几里路。但是杨百顺却日渐贪欲,想要住师傅家中的想法日渐增强,觉得这样更方便。
干了师傅的那份活,却和平日得的一样多而感到得不满。这一点其实是师傅和徒弟双方之间都有过错。师傅没有想到徒弟的辛苦,徒弟没有及时和师傅沟通,反倒是贬损起来师娘。本来是一件小事,但人传人之后便成了不可化解的大事。
无能力,有贪欲,爱贬损他人者,何处寻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