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多事情要做,想做的时候又没了头绪。
好久没动过画笔,也不能一口气画完一幅画,即使画完了也显得没有生气。
画画跟写字同理,都需要勤加练习才能保持手腕的力度和手指的灵活度,还有构图的和谐度。
一副露怯的画为2016作结,希望来年生活依然如花般艳丽如初芳香四溢。
说实话,今年我并没有做一个具体的规划,但却是我人生进入到另一种境界的一年。
对生,对生活,对人生,甚至死亡都有着切身切肤的体悟。
01
怀胎十月,让我瞬间成长,直到年初经历20多个小时阵痛迎来一个新的生命,当我儿子被医生整理好侧放在小床上,当他眼睛不眨地看着这个世界,我所有的疼痛都变成了欢呼。
于是我说了声:嗨,帅哥,欢迎你来到地球上,我是你娘。
不知医生作何感想,她们见多了迎接新生命的痛楚和喜悦,或许觉得没什么是不合常理的。但这种体验于我会是一生的切身之大痛与大乐,深刻而难忘。
这两种感觉就在硕爷出生的那一刻完美地交接替换,自然到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
据说阵痛仅次于全身烧伤,只有亲身体验了才懂得,痛到骨缝里,痛得浑身湿透甚至虚脱的描述一点也不夸张。一声不吭地忍受这种痛的也只有亲生母亲了。
自然地,我以多么大的辛苦生下一个孩子就得还之多么用心的养育。
我的2016成了养娃年,我成功进化为孩奴,事无巨细地研究着他。包括身高体重曲线,屎尿颜色和量,奶和辅食的喂养,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以及婴儿心理发育等。
关于他的成长记录随处可见,最终都集中到微信朋友圈做成一本微信心书。
马上一周岁了,硕爷无论是身高体重,大动作发育,还是身体免疫力都在同年龄小朋友中属于“优秀学生”了。就坚持科学育儿方面,我认为,只要用心并且坚持,总会有好的结果。
这应该是我这一年最大的收获。
关于育儿推荐几书还不错:
《教育,从第一声啼哭开始——PREC:0—2岁婴儿的看护观念和方法(国内第一部0—2岁婴幼儿培养宝典)》
《美国科学会育儿百科0—5岁(第二版)》
《0—3岁婴幼儿家长指导手册》
《郑玉巧育儿经》
《育儿圣经》
《宝宝辅食添加与营养配餐(第二版)》
《宝宝辅食这样吃:不生病、不挑食、不过敏》
02
今年于我的特殊性还在于我对死亡的亲密接触,不是我自己,而是身边的人。
他们或因疾病去世或因疾病将要离开这个世界。此时此刻,我害怕文字的冰冷会亵渎了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都是最应该得以善终的好人。
“好人一生平安”吗?可能不是,所以潜意识里人们才会有如此期待。
在我看来,好人并非一生平安。
大恶之人的死亡于其家人尚且百般哀痛,善良的人离开了又岂止是其家人的痛楚。
公平对于死亡来说是最大的无奈,无论罪恶满盈还是集真善美于一身,都难以逃脱这早已注定了的结果,这一点也不宿命论。
我也在想“好人”的标准应该是什么样的,善良勤劳幽默是好,管不住嘴生活不规律疏于运动是不好,但这些特点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还能说他是好人吗?
在我看来,好人首先是一个自律自觉自爱之人。表现在生活中,吃喝拉撒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过有规划的日子才是真爱自己的表现。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是很有可能付出致命代价的,最终还是对活着的人的不负责。
所以不能小瞧了吃,一日三餐要吃一辈子;不能小瞧了运动,坚持运动一辈子也是可以胜过灵丹妙药的;不能小瞧了身体的小毛病,没有哪一种疾病不是来自于它们。可惜,通常情况下,越是简单的好习惯越是不被重视。
爱自己,就要用带有仪式感的态度去认真地爱。
爱自己,不止2016,还有以后,以后的以后。
03
人生角色的改变总会有遭遇措手不及的时候,作为职场妈妈需要应对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积极地寻找释放不良情绪的出口让我在压力面前从容了很多。
这是一种成长,也是今年比较大的收获。
释放压力的出口有很多,音乐绘画运动健身读书写作旅行等,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适合自己并且能确保坚持下来的读书与写作。
简书之前在微信QQ微博写,都是比较短且感性的文字,个人化情绪倾向,这种写作方式往往流于主观肤浅并不能真正摒除一些不良情绪和压力。
只有经常的反省和思索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途径。再写东西会理性很多,思考也更加深刻。
人生角色转换初期我遇到一些阻碍,尤其是看到硕爷他爹连尿布都不会换,奶粉都泡不好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婚姻变成了“丧偶式”的,孩子他爹完全成了一个“装饰品”,对他的抱怨完全掩盖了曾经恋爱的美好,看在眼里都是他的缺点。
歇斯底里地发泄过自己的“怨恨”之后,我会觉得我丧失理智的行为比“丧偶”的婚姻更让人无助——原来,最让我感到无力的是我内心的焦虑和浮躁。
我需要与自己来一场心与心的旅行。我需要反省来整理自己的情绪,需要思考来解决内心的贫瘠。
通过文字输出情绪,当然也需要文字输入提供营养。读书和写作本是一件事情,我知道,它们都可以让我重拾曾经的快乐和幸福,走出自怨自艾和抱怨别人的沼泽。
通过读书与思考,我明白了“幸福”除了包括了诸如财富、名利、地位等外在的条件,还包括了内在的自足,而后者作为“内因”对幸福的获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人的快乐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不去依附他人他物体,是最靠谱的事情。
一个家庭也是一个小的社会,应该有所分工,各自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各司其职。另外,步入婚姻,我承担了妻子和母亲的职责,但我同时没有丧失了主体性,我依然很爱自己,并不把自己的快乐依附于家人,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被打扰。
很快我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了平衡状态,又重新看到之前乐观理性的自己。
读书的过程中做了很多的摘抄,有些很有启发,分享一下:
苏格拉底: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托尔斯泰:个人最高的物质幸福不是金钱,而是健康。
亚里士多德:沉思的生活是人身上最接近神的部分,沉思的快乐相当于神的快乐。
柏拉图:在智慧与快乐两者中,智慧才是幸福。
周国平:智慧,智性的生活,包括阅读和思考,哲学的沉思,独处时内心的宁静。
周国平: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在此意义上,幸福是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