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央视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深深地被我们中华文明所震撼。原本以为文物类的节目会有些沉闷,但这档节目却出乎意料地精彩,既抓住了我的眼球,又触动了我的内心,我想每一个华夏子孙看到那些瑰宝,那些我们先祖们智慧与心血的结晶,都会非常感动。这档节目是央视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九大博物馆合作出品的,每期由一家博物馆推出三件国宝,每件国宝都有它的国宝守护人,由他们来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故事,讲述历史,讲述我们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文化,也让大众能更加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对文明的传承。
国家宝藏第一期是由故宫博物院主导,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第一件国宝是《千里江山图》,此图系宋徽宗时期,由一名18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所作。该画作纵51.5cm,横:1191.5cm,画面细致入微,渔夫、飞鸟都能分明可见,轮廓清晰可辨。整体来看,又显气势恢宏,层峦叠嶂的群山,烟波浩渺的江河。颜色而言,此画是以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为主,层层上色,画面非常有层次感,色彩璀璨,历经千年未褪,因为它的颜料是用上等的宝石研磨所做。国宝守护人中央美术学院的冯海涛先生曾介绍说,要画成《千里江山图》,王希孟至少要在11米的画卷上画五遍才能画出这样的效果。如果偷工减料,把前面几遍省略了,就无法画出那种层次感,我们也不可能看到这样的传世名作。
通过《千里江山图》,我看到我们先祖们对祖国的深爱,若不是对这片土地的热忱是很难画出如此气势磅礴的画,因为青山在心中,绿水在心中,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心中,王希孟才会有如神助,下笔即惊天地。同时,从该副图画的成型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出古时人们的朴素,做事情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绝不糊弄。如今的我们相比而言就浮躁多了,能安安静静沉下心做一件事,变得那么不容易,我们总是想着走捷径,殊不知踏踏实实,先做好眼前的小事才是最好的捷径,功夫到了,成就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件国宝是各种釉彩大瓶,它有着瓷器之母的称号,简称“瓷母”,这尊瓷母诞生于清乾隆年间,高86.4cm,口径27.4ccm,是乾隆时期的御用瓷器,由景德镇的能工巧匠们所制。这尊瓷器一改清宫以往御用瓷器的素雅风,色彩走绚丽,融合了高温釉、低温釉、彩于一身,全瓶自上而下有17种釉彩之多,是一个集大成者,是工艺技术的创新,也是当时高超制瓷技艺的杰出代表。
当时创作这件瓷母是一件艰苦卓绝非常不易的事情。那17种釉彩是从宋代到清代极具代表性的釉彩,而每一种釉彩在瓷器界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脾气、秉性各不相同,要把它们齐聚到一个瓶子里,绝非易事。但乾隆皇帝对瓷器情有独钟,为彰显当时的繁盛,就是要造这么一个集历代大成于一体的瓶子。景德镇那些工匠们为完成这个任务,夜以继日地试验、制作,最后终于成就了这么一个传世国宝。据国宝守护人张甡介绍,烧成一种釉彩的概率如果算是70%(已经是往高里算了),那同时烧出17种釉彩的概率就是0.7的17次方,就是0.23%,通常概率学上讲,低于5%的事件为小概率事件,而0.23%的概率在实践中是不可能烧成的,而这尊瓷母却真实地烧出来了。我们无法想象景德镇的工匠们是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克服了什么样的困难,才把这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完美地完成了。当你看到这尊精美的瓷器呈现在你面前,那种感动与自豪无法用言语形容。这件国宝真的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人生漫漫,我们要有梦想,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上帝也会帮我们达成所愿。
第三件国宝是石鼓,上面记载了秦始皇统一前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的石刻诗文,它是我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有十面,它每逢乱世必丢,然后在国人的努力下千辛万苦地寻回,唯一在乱世没丢的,是上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10面石鼓随着故宫的国宝不断迁徙,由故宫的护宝人们,一路护送,最后再辗转送回来。节目中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国宝守护人梁金生先生,他们整个家族都在守护国宝,他们兄弟姐妹几个人都是出生在石鼓南迁的路上,他们兄弟姐妹的名字也是以石鼓途径的地点命名的。我想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么一群守护人,所以石鼓才得以完好无损地回来。我们今天才有可能在故宫看到这些最原始的文字。这件国宝,让我感受到了传承,责任,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去守护国宝,守护我们的中华文明,让我们的中华文化一代代传下去,生生不息。
让我们为这些国家的宝藏点赞。我国地大物博,文明源远流长,仅故宫博物院一家的藏宝就有186万余件,其中堪称国宝的少说也有上百件,但我们真的有了解过这百件国宝吗?这些国宝我们未必没见过,但它们只是冷冰冰地摆在那里,有着千篇一律的说明,供我们匆匆地一瞥。我们要怎么才能了解这些国宝?在这里,我给《国家宝藏》点赞。它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虽然可能还不够完美,但就是这第一期,让我记住了这三件国宝,我想制作此片的目的已经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