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小雅》中一曲《蓼莪》唱出了古今多少人对父母特别是母亲的感念之情。
母亲节将至,听着电视里主持人声情并茂地诵读着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不由想起了妈妈。我很愧疚,作为文字工作者,却从未专门为妈妈写过只字片语,生怕自己笔轻纸薄,词不达意,不足以表达妈妈那博大绵远的母爱。
作为传统的中国女性,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多年贫苦生活的洗礼,铸就了她那足以让子女引以为傲的诸多优良品性。
人到中年才知亲,我慢慢体会到,妈妈的爱,犹如一支永不熄灭的火把,始终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我从自己身上找到越来越多妈妈的影子,对妈妈的依恋和感激之心也与日俱增。
妈妈非常聪慧好学。
由于出身成分不好,在校经常被那些有坚定阶级立场的老师无端指责和非难,妈妈只念了两年书就辍学了。那时,她还不到八岁,便开始了只为生存的每日奔劳。1953年出生的她,异常聪慧,仅靠后来长期生活中的点滴积累竟认字上千,后来基本能自由阅读书报。
我们小时候,妈妈用针线把一叠黄皮纸缝订成一个识字本,每回遇见不认识的字便会记下来。上学期间,妈妈常要我们教她碰到的生字,刚开始以为是在考我们,后来发现她真的不会。为了应对家庭的收入开支数目,她虚心跟大队的蹲点干部学习算术,在生产队的年终决算中还崭露头角。
年过花甲后,妈妈随我们来到城市生活。她的学习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妈妈竟然跟孙辈们学会了常见英文字母的大小写,跟我们学会了使用手机、利用微信等通讯方式,学会了在自动售票机上取票、售票。带她乘过一次飞机后,她就能自行办理登机手续。妈妈常说,其实城市越大越方便,文明程度也高,非常便利。
在漫长曲折的求学过程中,我脑海中时常出现妈妈学字的场景:在昏暗的油灯下,她一笔一划往本子上誊写生字,尽管字迹有些扭扭拐拐,但态度异常严肃认真。打小妈妈就成为了我读书的最早榜样,她的好学始终鼓舞我在学业道路上砥砺前行。
妈妈十分孝顺敬老。
三年困难时期的大背景为妈妈那一代人的童年铺就了一层浓浓的悲惨底色。妈妈回忆,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饿,为填饱肚子,什么都敢吃,草根、豆荚、糠皮、甚至各种树叶。因发育时营养严重不良,妈妈后来个子矮小,身材瘦弱。不过,与那些没有熬过那段艰难岁月而夭折的儿时伙伴相比,妈妈已是幸运儿了。
穷人的孩子懂事早。才过十岁,妈妈就开始体贴父母的艰难了。出集体工时,她总是奋勇当先,从不偷懒,尽量为家里多挣工分。为了让外婆生日能吃顿饱饭,刚过春节的大娘和妈妈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悄悄攒米,每天从各自的口粮中偷偷抓一小把米存放到一个小瓦罐里。到二月十九那天,大娘和妈妈突然交出一斤多米来,说是送给外婆过生日吃。
外婆大惊,待问清米的来历后,母女三人抱在一起痛哭一场。外婆含泪把这一斤多米全部做成饭坨子,全家饱餐一顿,外婆的生日成为了全家人饥荒年代最美好的回忆。现已九十高龄的外婆每每念及此事时仍是眼角湿润,没经历过饥饿岁月煎熬的人是无法理解那一斤多米的情义的。
嫁给父亲后,妈妈对奶奶也极其孝顺,婆媳亲如母女。物资较为贫乏的年代,家里每次改善伙食时妈妈总是坚持奶奶优先的原则。
记得有年奶奶生日,妈妈一大早地从集市割回半斤瘦肉,打了几个鸡蛋,煮上一小把面条,算是给奶奶祝寿。奶奶有些重男轻女,姊妹三个里特别疼我,知道妈妈不准我们几个分食奶奶的营养餐,就偷偷地匀了一小碗给我。馋得要命的我三下五去二就吃完了,还把奶奶碗里的瘦肉鸡蛋面条也吃了一大半。
结果被妈妈发现了,当着奶奶的面只是一把把我拖开,后来趁奶奶不在时拿竹鞭狠狠教育了我一顿,骂我不懂孝道,说小孩子后头日子长,啥东西没得吃,咋能抢奶奶的生日餐吃呢。
妈妈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应该懂得和传承孝道,强化了我对孝敬老人的记忆,也为我们整个家庭植入了孝顺感恩的基因。
妈妈特别能吃苦耐劳。
我们年幼时,父亲作为一名木匠,长期在外奔波做工,家里一切事务全压在妈妈瘦弱的双肩上。当时农民最主要收入靠种田和养猪。机械化程度相当低下的八十年代,家里最多时种过十几亩水田,养过两头母猪,壮猪若干。
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依旧清楚地记得父亲外出务工那几年,双抢时节妈妈天没亮就带着我们姊妹三人去割稻扮禾、扯秧插田的情形。
因为劳力不足,我们家的双抢一般要持续十几二十天。在天气极端炎热的夏天,我们常常是做一阵子休息一阵子,妈妈却往往是一干一整天。
除了双抢,我记忆中最累人的活莫过于打米。我家住在半山腰,离大米加工场较远,需要把稻谷挑到两里开外的地方去加工。农村活路很多,打米通常是傍晚时分才去。为节约加工费(当时加工费以挑一担计算),常常是妈妈挑着一担谷子,我背一小袋谷子,快到加工厂就把谷子倒在妈妈的箩筐里。
下山容易上山难,待把米和糠用风车吹分装好之后,母子二人已是体力消耗殆尽了。妈妈带着我,一步一使劲,把米和糠挑回家。到家天已漆黑,其中艰辛真是非亲历不知其难。妈妈从没叫过苦喊过累,老是担心我背太多压坏正在发育的身子骨而尽量自己多挑点。
多年后,远在异乡谋生的我,每遇生活工作不顺时,常忆起身材瘦小的妈妈挑着百十来斤的重担,艰难行进在陡峭山路上的情形,妈妈的担当坚韧始终鼓舞着我不要轻言放弃。
妈妈文化程度不高却循循善诱。
初中我们是在几公里之外的中学走读的。每日天不亮妈妈就起床给我们做早餐,还要准备好中餐带到学校的菜。为保证我们生长发育的需要,妈妈在经济拮据的大前提下想尽一切办法改善我们的伙食。承包鱼塘养鱼捕虾,蓄养鸡鸭下蛋,抓泥鳅,摸田螺,挖笋子、采椿芽,真可谓殚精竭虑。姊妹三人是错开三年念的书,妈妈为我们准备早餐一做就是九年,多年如一日,从无懈怠。
傍晚我们放学如果没有及时回家,妈妈一准带着松皮火把沿上学的路来接。记得初二时有次因上课捣蛋又不肯承认错误,我被班主任放学留堂到天黑。妈妈竟然一路呼喊我的名字接到学校来了。
待老师投诉完毕,妈妈朝老师深深鞠了一躬,轻轻叹了一口气,用极其失望的眼神望了我一眼,啥也没说就默默领我回家。
一路无言,快到家时,我望着妈妈微有佝偻的身影,愧疚万分地抱着举着火把的妈妈痛哭了一场,猛然觉醒,不好好念书咋对得起为生活日夜操劳的妈妈?自此发奋读书,成绩一跃而起,最后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一所部属中专。
时至今日,举着火把的妈妈那失望的眼神,依旧经常在警示我不时产生的松懈。
与父亲的言传相比,妈妈对我们更多是润物无声的身教。她说不出天道酬勤的大道理,可总是用她广种薄收的做法潜移默化地培养我们勤劳吃苦的品质。她不懂得换位思考的角色扮演理论,可经常要求我们学会体谅别人的难处,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她也不明白物尽其用、节约资源的理念,可总是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不要浪费粮食、暴殄天物。我们姊妹三人为人处事方式都深深地保留有妈妈教育理念的烙印,有的甚至深入骨髓。
由于时代的限制,妈妈这代人吃了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苦,而享受到的社会资源又那么有限。看着日渐老去、满头银丝的妈妈,我总想为妈妈做点什么,可限于能力和精力,诸多计划多年依旧停留在想法层面。每年陪父母住一段时间都非常不易,每次回老家探亲过年都是来去匆匆,徒增妈妈的离别伤心之情。“游子疲惫当归乡,最念高堂居老屋”,除了心中深深的依恋和牵挂,我不知道,我还能为妈妈做什么?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寸草何以报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