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对于音乐最初的画面是,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坐在窗台上,小爪子牢牢抓住窗柩,凝神屏息听着对面人家做法事的道士手执摇铃,绕着堆满佛像、纸人和果品的大堂一圈圈走,嘴里念念有词,低吟浅唱,绵绵不绝。所以后来在草莓音乐节偶然听到仁科和阿茂动次大次演绎《请到老祖宗》的时候忍不住就停下了脚步,海丰福佬的民谣小调不仅抓耳,更抓住游离在底层记忆里的细密情绪。小时候怕黑,总觉得一屋子妖魔鬼怪隐藏在黑夜里,一不小心就会被抓走。每逢道士来家里,听着声声斩妖除魔的摇铃入耳,就会睡得特别安稳踏实。从DVD到walkman到MP3到smartphone,习惯有音乐相伴,习惯枕着音乐入眠,习惯音乐作为一个开关,随时帮我聚精会神,习惯用音乐存储记忆。岁月自稳步向前,收藏的歌单不断循环播放中,常常有一些片段会带我回到过去的某个时刻,想起特定的某个人。事实上,几乎每一个朋友都会对应一首让我能够关联ta的歌曲。比如说《红日》会让我想起傻刷,想起她拖着我们去看完《致青春》,在马路边忽然哭的稀里哗啦,一定是五月的风吹得人容易伤感,不然几个正值最青春的姑娘干嘛为一堆感怀物是人非的老家伙们糊一脸鼻涕?还有the winner is这首歌自从看完Miss little sunshine以后就一直单曲循环,迟钝如我,破碎中重建希望大概是我能分辨的最美好的情感粒度,正如彼时我内心的冰封积雪逐渐开始消融。
【阅读】
不少朋友表示过很羡慕我有阅读的习惯,虽然我一直不愿意在读书上附加什么意义,就和很多人喜欢追剧逛街一样,它不过是我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而已。可能很多人把阅读等同于学习了,但如果真的要学习的话,那阅读相比视频和上课相对来讲是一种比较低效无聊的方式了。可能唯一的好处是你自己能够掌控思考的进度,而不是一直被迫跟着别人的节奏。在读书这件事上,我的问题在于,最开始的时候,看到什么就相信什么。后来才知道,大多数的书观点明显多于事实,于是又陷入怀疑一切的极端。就跟最近看完的《人类简史》一样,虽然观点新颖,脑洞大开,比如我们自以为是的生命,其实不过是个谎言。但是忍不住想这是真实的历史还是作者自己的YY而已呢?毕竟三四十万字就道尽史前到未来世界的历程与命运,是否过于简化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言归正传,在阅读这件事上,我能确定两点。第一,它确实让我更加平和了,相信自己所知只是一小部分,真理并不掌握在我手里,别人的见解和观点在某种维度上可能也都是正确的,正确看待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不要固执己见。第二,通过阅读,我确实认识了部分世界运行的规律,虽然读书真的只是一种途径而已。如果掌握规律是终极目标,那么除了阅读,一样重要的大概是行千里路,遇见几个高人指路,那就走走走,路再长,也长不过我36码的脚步。
【创作】
据说痛苦的根源不过是自己的才华配不上自己的野心。自从和Shirley成为好朋友后深以为然。她对文字天然的敏感和强大的掌控力,只能让我一直惊叹天赋如此。她的公号每回更新,我要逐字逐句看好几遍,边看边自愧弗如,无论从故事构思、立意、语言组织和表达,虽然也有明显的缺陷,但还是会让我觉得为什么自己没有一点做得到。好几回聊起这个话题,她嘲讽我是脑缠粉,有一次还将之前压箱底的老文章给我看。看完感叹她其实一直在进步。虽然我身体力行勤能补拙,但心里更认同这些会偷懒的人。她虽然更新很慢,但一直在思考如何写得更好,如此不断积累,其实更有成效。相比之下,我就机械得多,给自己定时定量完成就好,不顾结果。最怕就是近乎麻木的努力,给自己加戏自己感动自己。现在的想法是,我也不再那么追逐原创力和天赋了,毕竟那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情。可以开始模仿,尝试微创新,尝试一条渐进的路线,持之以恒。等到量变引起质变的那一天,等到灵感女神敲门的那一天,或许,我真的就可以创造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