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困惑为什么我不能像简书里很多人那样每天持之以恒地去更文,而是写一段时间就必须停下来。就像一只背着小房子的蜗牛,走走停停,当触角伸出来感知到不安的外界时,立马又会缩回到坚硬的壳里。
也不是完全没有时间,时间的确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而且一直以来的写作基本全是碎片化的,作为一个上班族,一个养育两个孩子的妈妈,想找出完整的时间去阅读和写作简直是极为奢侈的一件事。因为老是要挤时间去写作,常常会觉得疲惫,疲惫的状态下文字似乎都没了生命,自己读来都味同嚼蜡。这也算是停下来的原因之一吧。
原因之二,我想也是最深层次的原因,这得从我看到的一本书《成为作家》说起。这本书我之前写文章推荐过一次。里面提到过写作者分为几类,其中一个类型就是间歇性写作者,这种作者的写作特点是:“内心里严重存有等待灵感火花迸发的依赖心理。通常情况下,这样做是为了追求完美的、理想的结果,这是一种微妙的虚荣心在作怪,容不得半点被拒绝的冒险。”
针对这点,我认真反省了一下,的确是对号入座的。开始写文的这几年,少则停上十天半月,多则大半年,都没写一篇成文的文,顶多就是在笔记本上写上片段式的感悟。
我期待自己呈现出来的文章是主题式的长文,至少1800字或者以上。所以当脑海里琢磨不出好的题材时干脆就搁笔不写,两三天不写没关系,超过一周不写竟然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了。似乎写作离我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似乎曾经写过的那些文字都不知道出自谁的笔下。哪怕想到破除一切心理障碍去动动笔,但是脑海中那些散乱的文字怎么也无法拼凑出一篇让自己满意的文章。
反思之,这些纠结和沮丧终究是来源于才华和梦想的不匹配。纵然初心如磐,然而当在这条路上缓缓往前走的时候,内心也开始杂草丛生,欲望不休。正是这些高于实际能力的欲望阻挡了自己前行的脚步。
夜深人静时,觉得自己仿佛就像是一只修炼不足的小妖,还没练就抵御花花世界的强大定力,便忍不住跑到“富贵温柔乡”试探一番,结果很快就会打回原型,不得不仓皇逃脱。
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开始在“战术”上做调整。
一是修炼自己的内心,时刻提醒自己初心在哪里,人啊,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儿,万不可好高骛远,否则功亏一篑。也不要东张西望,南攀北比,多向自己的心去看去探索,不可乱了节奏,没了分寸。
二是学习。学习应该是突破自设瓶颈的最便捷有用的方式,也是“定心”的一剂良药。让自己在那些深邃的思想、宽广的胸怀里和高远的格局里得到智慧的启迪,灵魂的洗礼。
每天最平和最宁静的时刻便是等到孩子们睡着后,我一个人坐在书房宽大的书桌旁,摊开书本,细细咀嚼那些香甜美妙精深的思想,那些文字精灵仿佛演奏了一曲曲天籁之音在寂静的深夜回响。周围没有一丝声音,那种静寂,那种获取到能量的感受常常让自己感觉到美好,甚至激动。
三是做读书笔记。以前看书我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纵然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然而总是习惯于快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在我开始做读书笔记之后感触颇深。
比如,读xdd的《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时,我被触动了,所以是全文抄写的。这样一种宏大的文学艺术观应该对每一个创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深刻的启迪。边抄写边划重点边思考,当从一种更为远大的格局去理解文学和艺术的时候,也为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也更加能够理解“文以载道”的含义。
虽然我的写作和这样的高度有天地之遥,但是它的的确确让我从更高的层次上去看待写作这件事。
再比如,我读《论语》时,我不否认从前总是囫囵吞枣。可是当我的经历和阅历都更加丰富一些的时候,那些朴实的句子带给了我关于生活,关于人生,关于价值观的种种思考。通常会因为一句话引发方方面面的触动,于是及时地记录下来,如果再多加拓展,我想一篇文章就可以出来了。有时候可能一个小时就读了那样一句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琢磨和记录了,但是这样的阅读效果远远好于一晚上翻完一本《论语》。
这样反思之后,内心倒是平和了许多。纵然没有每天都写出高质量有深度有趣的文章的能力,那就接纳自己的状态,按照自己的节奏,遵循自己的初心。
想起《论语》中一句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理解的这个“恕”不仅仅是对他人,对世界,也同样对自己适用。接纳自己的所有,不批判,不焦躁,用平和的心态去追逐属于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