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办公室抽屉,看到七年前买的一本余秋雨先生的《行者无疆》,内心的深处又勾连了一个敏感多思、天马行空的我。每每看先生的文字,都会惊叹于先生思维的敏锐,文字的清新不失质朴,写作角度的另一维度。都说看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清贫如我、禁锢若我、病痛如我,不能说走就走来一场看看那么大的世界的旅行。就让我沐浴先生的文字,在心的国度来一场异国之旅吧!
《自 序》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出书立传多半请名人作序,无非就是为了蹭热度,引发更多人的关注。被请文人多半也是勉为其难,对出书者的文字往往赞誉有加,更有甚者大笔一挥,牛头不对马尾的挥毫泼墨,完全曲解了文字的本意。所以我更看重文人自序的文字。
秋雨先生历时15年,考察96座城市,最后选择在欧洲一侧的北极圈的雪地里,结束了考察的行程。在土著人既不挡风也不挡雪的窝棚里,抖抖索索喝下又冷又腥的鹿血酒。向着南方,在心里说一句:我走完了。先生说话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15年前的自己。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计成本,不过后果,不问收获,艰苦卓绝的鸿篇巨著,往往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很多时候,是为了给内心的那个自我一个交代,为曾经下过决心的自己禀报一声:我走完了。仅此而已!
不由得想起三年前雅苒姐姐远离城市的喧嚣,抖落尘世的牵绊,与好友相约,飞向心仪已久的湘西,开始了她的追梦之旅,五日三省追寻灵魂的栖息地。天门楚江,她在云雾缭绕中留下倩影;沱江倚舟,她在凭栏深深凝眸;焚香梵净,她身心合一、忘乎自我;流连苗寨,她遍看风土人情。在那个春夏之交的季节,恼人的春困消失了,绿荫正在渐渐铺开,毛茸茸的稚嫩在消退,明朗、鲜亮的力量成了新的风景和新的心情。在那样的季节骤然出游不足为奇,奇就奇在游兴不减,又做游记把玩,从此盘丝洞内众姐妹按捺不住诗情画意的好奇心,每夜难眠期盼游记更新,惊叹着、艳羡着、品鉴着、憧憬着。有人“重织围脖”:有一种心情,叫做想去张家界;有人蠢蠢欲动,想坐享其成当出版商;有人想招募资深美女做导游。在我们的一路簇拥下雅苒姐姐极致的展现了都市知识女性的自我追求的魅力之花。那段日子,我们在姐姐文字的催化下,人人都成了评论家,个个都滋生了小情调。那段光阴,也因文字的滋养而独有风味、别具一格。我们的气质里也多了文人的情怀,少了茶米油盐的粗鄙妇人气息。可惜好景不长,这股文学的热浪并没有维系多久。雅苒姐姐不再钟情于她的文字,我们也各有各的所谓由头再次淹没在生活的日复一日的轮回中,平淡而了无生气,没有人再醉心于灵魂的追求中。
今天,一次感恩的私人聚餐,一个不经意的小小建议,一个清风微雨的早晨,一个随手的翻阅之举,勾起我的重拾先生文字的兴趣。翻开《行者无疆》,从先生的自序开始。拜读先生的倾世之作,品咂先生流水的行文,回味先生在日月悠长、山河无恙的和平年代远离故土,亲赴战火洗礼的古战场,对“颠倒轻重缓急的迷魂阵”文化的思索,对文化责任的自我担当,对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对比透视,不由得后背发凉,羞赧不已,非得再次细读,才能平复纷乱愧怍的内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