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工程师,毕业多年一直从事的是IT行业的工作,可以说写作与我毫无关系。近年来自媒体兴起,很多自媒体人借助各种便捷的平台吸引了你成千上万的粉丝,而后顺利变现,成为人生赢家。而我认为自己既没有成为一名作家的天赋,也没有想过去利用文字创造财富。而我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需要穿梭于不同的城市,有的时候甚至连按时吃饭都顾不上,已是十分忙碌。然而,慢慢的我越来越相信,越是如此,我越是需要抽出时间来写作。写作将会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越是忙碌,越是需要运动、下厨和思考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工作开始忙碌起来,加班成为了家常便饭,一段时间之后,人就会变得特别的沮丧。这种沮丧不是来自于身体的疲惫,也不是来自于精神的压力,而是来自于对自己的生活无法掌控的那种深深的无力感。一边对自己许下承诺:“等忙完这段时间我一定要去吃顿好的/看个电影/出去旅游...”,一边叹口气继续埋头工作。而结果往往是,刚忙完这一堆事,下一堆事又接踵而至了。
为了不持续陷入这样的沮丧,我开始早起跑步,认真的做饭,在上下班的路上用看书代替玩手机,然后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虽然工作还是一样的忙碌,但是那种沮丧却在逐渐的远离。 通过从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选择,通过告诉自己“我现在的生活是我选择的”,我找回了那种对生活对时间的掌控感。所以,越是忙碌,越是要运动、下厨和思考,不仅是为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更是为了避免被生活的潮水推着往前走。
我会在特别忙碌的时候抽时间去运动,一方面是为了保持体形,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处理各种事务,一方面运动的时候往往是无人打扰的,也可以静静的思考一些事情。下厨呢,则是为了远离外卖的伤害,同时给自己的头脑一些放松的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我曾经对比过,如果下完班吃外卖不回家,加班到晚上9点就开始头疼(加班时间3小时,且效率一般);而下完班直接回家,做饭吃饭收拾到八点,从八点开始加班,一直到12点都不会觉得累(加班时间4小时,且效率高)。而思考,我觉得是这里面最为重要的。如果我们整天都在忙,那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如果不思考,怎么知道你在忙的事情是不是有意义的呢?要我说,没有思考的人生和咸鱼无异了。
信息爆炸的时代,深度思考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
就思考而言,也是有质量区别的。拾人牙慧不算思考,而浮于表象的思考太廉价。唯有深度的思考才会真正使人受益。而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深入思考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
太多信息=没有信息
每天打开手机,各种信息铺天盖地,朋友圈、微博、知乎、豆瓣、得到、抖音、快手、各种公众号,每时每刻信息都在更新,只要连上wifi,就等于拥有了海量的信息,怎么也刷不完。然而,这些信息真的有用吗?
就拿社会热点新闻来说吧,2011年7月23日的温州动车事故发生之后,我在网上看到新闻之后开始了集中的关注。每隔一段时间网上就有相关的文章出来,有的是报道伤亡的情况,有的是采访相关的当事人,慢慢的出来了各种的猜测和批评,慢慢的点燃了网友的愤怒,然而过了没多久,反面的报道又出来了,矛头又开始指向另一个方向...这样反复了好几天,然后没过几天又出现了其他的事情占据了新闻的头条,这件事情慢慢的被人淡忘。然而我回头去看我当时在社交软件上转发的那些文章,前后都是自相矛盾的,其中很多文章不乏夸大其词、煽动性的信息,甚至可以称之为是谣言。然而在当时,我的情绪被这些信息左右,使我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我为此感到羞愧。从那以后,我发现每当有社会热点新闻出来,都逃不出这样的套路。我开始明白,太多信息=没有信息。尤其当各种利益掺杂在里面的时候,没有真相,也没有人打算提供真相。这些信息提供不了任何的价值,而几天过后,就不会再有人关注它。从此以后,我不再关注任何社会热点新闻。
分散的注意力-->肤浅的思考
随着“碎片化阅读”的越来越流行,我们接触到的信息也变得越来越短小精悍。公众号的文章如果太长,一般人也是在几分钟之内看完,要么一目十行,要么只看粗体字。各种短视频开始流行,一个视频的时间只有十几秒,喜欢的话可以点赞,不喜欢的话往下滑就能继续看下一个。就连读书这件事,都开始出现了各种人“帮你读书”,就是别人读完一本书,总结成很短的视频或者是文章,看完视频或文章,就相当于读过那本书了。然而,碎片化的阅读真的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吗?
我曾经也是碎片化阅读的拥趸。后来我发现碎片化阅读虽然节约了时间,但是由于过度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只能带来肤浅的思考。肤浅的思考虽然好过于没有思考,但是只有肤浅的思考,是远远不够的。碎片化的阅读,得到的更多的是“知识”,而不是“思想”。通过别人“帮你读书”,读的是缩水的内容,得到的也是缩水的效果。如果所有的阅读都是碎片化阅读,还以此沾沾自喜,也不过是满足了“不想花时间,又想有效果”的人的“速成”的虚荣心而已。
被动阅读 v.s. 主动阅读
互联网上的信息,是被筛选过的、不成系统的、迎合受众喜好的信息。我们每天从互联网上接受信息,是一种被动阅读。各种大数据的分析背后,所有的用户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向我们推送的,往往都是符合我们的世界观的那些信息。慢慢的,我们就只能接触到那些我们原本就已经认可的信息。人都偏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人性的弱点,而被动阅读则放大了这个弱点。
如果每天的阅读都是被动阅读,那思考也就无从谈起。不同的思想的碰撞带来思考。这种碰撞越强烈,越容易带出深度的思考。所以我们需要主动的阅读。读书就是一种主动的阅读。我们选择了一本书,可能提前了解了主题,但是对于书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我们是不清楚的。大师的作品,往往是有深度的、成系统的,一本大师的经典书籍,思想往往会超出我们的日常思维,这样的碰撞带来的思考是深远的、有价值的。读经典是与大师对话。除了读书,普通人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大师。读一流的作品可以学到二流的知识,读二流的作品可以学到三流的知识,读三流的作品则什么也学不到。
最好的输入是读书,最好的输出是写作
无疑,深度思考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有太多的因素干扰、阻止我们走向深度的思考,我们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找借口,试图偷懒,去过一种不思考的人生。
在我看来,不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而思考本身,分为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最好的输入是读书,用整片的时间来读大师作品。最好的输出是写作,把零碎的观察和思考系统化、整合起来,然后用逻辑清晰的语句表达出来。
读书无疑是需要思考的,尤其是当你读的书是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时候。当然读书的时候也可以不思考,那样的话读过的书也就像天上飘过的云一样,不会在心里留下一丝痕迹。然而写作,作为一种输出的形式,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不思考的。看书的时候会看到睡着,但是写作却不会。
写作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内化的一个过程,就像是食物吃进去需要咀嚼和消化一样。这样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一名销售朋友曾经和我说:“如何确认你理解了别人的意思,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把别人说过的话用你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我们每天接受那么多的信息,很多都是在我们的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很多想法,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被淡忘掉。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把学习到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把转瞬而逝的想法记录下来,等到一定的时候再回头看的时候,可以看到自己曾经思考的轨迹,以及随着时间成长的足迹。
写作是一个排除一切干扰的一整片时间的深度思考。也许从想要写作到下定决心开始敲键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一旦开始了这个过程,大脑思考的齿轮开始旋转,就会很快的进入状态。随着键盘的敲击,头脑里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仿佛顺着山脊流淌的小溪,虽然水流不大,却无法阻挡其向前继续奔流。由于现代生活已经被过度的碎片化,我非常的享受可以有一整片的时间专心的做一件事情,读书也好,写作尤其。在这样一整片的时间里,仿佛时间静止了,繁杂的世事被抛诸脑后,只有头脑里奔流的小溪。
除此之外,写作还是一种系统化的思考。也许平时有许许多多的时刻我们的头脑里都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考,但是都是片段,无法自成体系。不同的想法之间可能会相互验证,也可能相互矛盾。这些片段是一个一个单独的论据和论点,没有写作,就无法形成连贯的思维体系,没有连贯的思维体系,我们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最有效的思维方式,无法形成自己的原则。思考的片段就像是一块一块的木板,而写作就是把这些模板给造成一艘一艘的船,木板无法帮助你在大海里航行,而船可以。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思考是人和动物的最主要的区别。无论是何种职业,何种生活状态,思考都是必须的。既然写作是最好的深度思考,为什么不坚持写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