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见到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朋友,经常问,你家小孩和你沟通的多吗,叛逆严重吗?大家总说,“我家孩子还不错,我们经常坐下来聊天,感觉不到太多的叛逆”。我又问“那你知道你家小孩喜欢什么吗?讨厌哪个同学?喜欢哪部动画的哪个主人公吗?是否会告诉你班上谁和谁又在暗恋了吗?”,很多家长就说不上来了。其实,这是隐形叛逆的一种。
孩子听我们的大道理,是否早已疲倦?
孩子听进去了多少我们真的知道吗?
孩子又告诉了我们多少他/她自己的事呢?
其实,从小孩上了初中之后,逐渐走进叛逆期,状况有轻有重。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不愿意把自己的生活完全暴露在家长眼前。那么,如何走近孩子的内心,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呢?
沟通的基础
一、树立正确的沟通目标
沟通的目标是认识孩子而不是改变孩子。
孩子必须知道父母想要与他有良好的关系,知道父母的最大的愿望是与他有良好的关系,而不是为了让他活出父母想要的样子。如果孩子认为你想和他谈只是为了改变他、想修正他,你就已经处于不利地位了。因为那不会使他想抗拒你或和你虚与委蛇罢了。所以,先确定你的动机是正确的。因为你的孩子会检视你的动机。
二、要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是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发生急剧变化的阶段,家长必须对孩子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才能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家长可以通过看书、咨询专家、咨询老师等方式了解孩子在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手中有了金刚钻才能揽好瓷器活,才能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引导工作。
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问题、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同时也让孩子做做当父母的角色,让他体验一下做父母的难处,角色的互换就很容易赢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不妨试试和孩子轮流做家长,让孩子体验一把做家长的感觉,负责整个家庭某一段时间的日常事务。到时候,他不和你们沟通,恐怕也不行了。
沟通环境
一、排除有形的压力
不要向你的孩子说:“来,现在我们谈谈!“郑重其事地坐下来,不如趁你们一起散步、运动或者其他一起的机会来谈。当然不能再他做他最喜欢的事情比如玩游戏时找他谈,这样他不会专注,会敷衍。
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朋友对他儿子说:坐在这里,跟阿姨谈谈。我当初没注意,无意中一回头,看见孩子挂着脸笔挺地坐在我旁边。我看架势不对,问他:你去玩啊,你坐着干什么?孩子说:他让我坐这的,我的命都是他给的,他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这种情绪,金玉良言他也会听不进去的。
总之,让孩子知道,在你心中他的感受比发生的事情更重要;让他有安全感,能敞开心扉与你谈。
沟通的原则
一、尊重孩子平等对待
孩子慢慢的长大,会有自己的主见,会不愿意跟父母沟通交流,这时候就是孩子的逆反期;父母应避免对孩子的行为过多的不必要的限制,尊重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对待孩子,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去自由探索,这是从源头上治理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的办法,让孩子感受到被了解、被接纳、被理解。不要用高压手段或恐吓威胁。
二、给孩子做好表率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严以律己,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父母是最棒的,并为有这样的父母而引以自豪。这就给父母与孩子进行正常的交流和沟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不要把工作和夫妻间的压力发泄到孩子身上,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随便对孩子发脾气,不要喜怒无常。如果父母自身在情绪处理上有问题,先要解决好自身的情绪问题。
三、让孩子说出来
孩子其实也挺不容易,咱们中国人可能是出于一种习惯,对于心理健康不是太关心,孩子一抱怨,就说你们这辈,条件多好,我们小时候,怎样怎样怎样的,但是孩子心里想什么,有什么困惑的就是这样被抵得没法张口,本来有些事就不是很好意思说,再加上这样没法交流,索性就不愿意和父母说自己的想法了,反正你们给我做饭,洗衣,买东西什么的,就已经够了,所以当你再想去管他,和他讲理什么的他就不大愿意。所以一旦孩子想说什么,这样的机会也许不多,有时候家长也要仔细观察,发现他有困惑,就要主动一点,这个年纪一般是和老师,和同学之间有矛盾啊什么的问题比较多,也都不是多大的事,所以家长及时交流,给予正确的开导是必要的,如果这样的不交流已经发生了,孩子在学校心情不好,在家里也没法倾诉,就容易形成亲子间的阻隔还有就是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形成的风险
四、允许孩子犯错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沟通的技巧
一、问对问题
不要问一些他们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如果问“学校还好吗?”答案可能是“还好”。如果问:“今天课外活动你们做了些什么?“或者”你的好朋友某某怎么样,怎么好久没来我们家玩了?“这样的问题回答起来就可以引起一次交流,引发继续探询的可能性。
以询问事实真相的问题开始,接着是关注他的想法和感受,体会他的情绪,分析他的需求,从心灵层次去听他而不是停留在事件层次。这样可以使他将他真正生活的世界向你敞开,让你引导他。
前几天12岁的小侄女来我家玩,我问:你们班有同学早恋吗?她说:有呀。我问:是怎么回事呢?回答:就是有同学在班上大声宣布:谁谁谁与谁谁谁好了!我问:然后呢?然后,过一段事件就没有人说了;又会换一个名字被先不。问:同学们有什么反应呢?答:没有什么特别反应。问:那是不是表示被宣布的同学关系比较好呢?答:可能吧。有时候也是宣布的同学故意制造的流言,不是真的关系好。这段对话,我可以得到以下信息:小侄女对这件事比较淡漠,也比较淡定,这个时候适合就这个话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所以我继续说:看来所谓早恋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恋情,只是同学之间比较亲近;甚至只是外人的误会,对吧?侄女答:是呀。我继续说:那如果有男同学跟你比较亲近你会怎么想法?答:那就是比较好呗。无所谓。
切不可强迫命令式的口吻,改变以往要求孩子言听计从的心理,尊重孩子的意见。
二、避免长篇大论的说教
批评孩子就事论事,不算旧账,不对孩子发出过多的指令。沟通的问题要具体化。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学习”,这种语言表达是无益的。
三、忌从学习如题
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四、不要唠叨
还有就是常说的唠叨,谁家父母都这样,虽说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就是觉得自己长大了,不用事事都被别人掌握,但其实自己也不怎么做的好,这点我是有体会的,我妈妈经常唠叨,我心里是知道她为我好,但是当时就是像潜意识一样的抵触,这是青春期的通病,我觉得一是要孩子知道,家长这是对他好;二就是对他顶嘴什么的不要较真,就算是要批评什么的带点玩笑的性质,总之就是要双方多理解,这点作为父母是挺辛苦的,我自己想想就觉得父母真不容易还有就是代沟的问题,时代不同,条件不同,爱好是不同的,父母可以向孩子说自己童年的爱好,但不要一味的说,对于他们的爱好,自己也要理解,要知道,要有一些共同的语言,这个问题现在不是这么明显,因为现在的父母,就算是四十出头,也到了一个职业上有所成就,生活稳定的年龄,家长们也都上网,所以多少对孩子们的爱好有些了解,还有就是比如他要买什么东西,特想要,比如PSP吧,你得知道这东西是干什么的,他就不得不告诉你,这样对于他的爱好也是个了解。
五、当孩子分享心事时,不做出早就了解的模样
青春期孩子常常觉得自己的感受是独特而唯一的,所以当大人一眼就看穿他们的行为动机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无趣。
比如,孩子回来告诉家长,班里有个男孩子,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都在低头读书,自己从不吃午餐。问他,他总是说自己不饿。直到有一天,老师对大家说,这个同学家长很穷……孩子好像有了天大的发现,语带惊奇地说:”爸,原来是这个原因呢!“而此时爸爸却说:”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怎样啊。“如此“想当然”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被浇了一头冷水,和父母交流很是没趣。
在举个例子,周末孩子用发胶做了一个新发型,爸妈一眼看穿他的心事,马上追问“今天这个聚会有女孩子吧?”这个做会让孩子觉得十分不悦,感觉好似逃不出父母的手掌心。
对孩子年轻的心灵来说,世界中许多新鲜的事物,等着他们去接触体验,但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些成长的心得,父母应该用积极配合的态度来理解。站早孩子的角度来听孩子的心声,而非父母自己的角度,就能跟孩子做真实的交流。回到上面第一个例子,较好的回答是“真的啊,这还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呢!”
六、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把握重要的问题,给孩子定个大的框架和原则即可,让孩子在不违反原则、不超越界限的基础上自由安排自己的活动,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家长绝对不要对孩子管的过宽过死,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节都指手画脚,不要一切事情都由家长来决定,这样孩子会觉得很委屈,会觉得家长对自己不信任、不尊重,孩子会觉得自己的自主权被剥夺了,自己老是受家长的控制,为了摆脱束缚争取自由,孩子基友可能选择与家长对着干,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只要是来自父母的声音,只要是父母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只要是来自父母的声音,只要是父母提出的要求,他都一概予以反对。对了使孩子的逆反状况有所改变,加行应当从改变自己做起,对于孩子的所作所为,家长先不要急于干涉,而是要先反问一下自己,“这对孩子要紧不要进?”如果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并无大碍的事情,尽管由孩子去好了,比如他能够经常吨阿联身体就可以。其次,在希望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也要尽量给孩子多些选择,比如天气转凉想让孩子加件外套,可以让他在夹克衫和运动服之间选一样;孩子偏食不爱吃绿叶菜,可以让他在菠菜和小白菜之间选一样。
只要做父母的摆正心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一切都会随着时间而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