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浮生六记》是少年时读的语文课本,那篇《童趣》让我对沈复有了大概的印象。一句“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让我对于梅逸先生的丰富想象力大为感叹,但见文后要求背诵全文,不由苦上心头,对于作者写出此文,愤慨不已。那时对于这本书的印象也就停留在了记录作者生活琐事点滴的无趣散文上。不想,青年时通读此书四记,却被那位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的芸姑娘惊艳了时光。
余观四记,感芸姑娘之深情,赞其聪颖。
《浮生六记》以《闺房记乐》为开篇,以夫妻在众多的作品中算是少见的了。虽然作者自己解释,是为了仿诗经开篇,但其背后对妻子那深沉的爱,我想才是这一记放在最前面的主要原因。窥一斑而知全豹,夫妇两对对方毫无保留的情感对于沈复的人生来说,是最值得被记录和书写的。书中描述中,夫妻二人并没有武侠剧中惊心动魄的经历,也没有偶像剧中错综复杂的人物纠葛,但就是那些生活的点滴,却能让读到他的人产生深深的共鸣。夫妻二人相识于作者十三岁的时候,一句“若为儿择妇,非淑姐不娶”就让这两个独立的人生线路产生了交集与羁绊。
我感芸姑娘深情,深情之人最易动情,为对方可不计代价的付出不在乎其他的。幼时芸姑娘为沈复留粥,那会也才刚定亲,却已能设身处地的为沈复着想,为了避免被别人吃去,甚至拉沈复去自己闺房,在于那个封建礼教甚严的时代,却是难能过可贵的。深情之人最怕失情,七夕乞巧,夫妇二人拜天孙祈祷生生世世为夫妇,到了七月望因云遮月而担忧不能白头偕老而郁闷,担忧失去这份爱情,芸姑娘对于这份情的在乎,可见她已深深的陷入这份情感之中,越是在乎,越害怕失去。深情之人也最难动情,母亲寿诞唱戏,点演《惨别》,芸姑娘因为它是悲剧而避而不看,就和我们现在不喜看悲剧一样,她知道她易动情,肯定会把自己代入到剧情中,深入其中不可自拔,所以她宁可逃避不看,让自己不要动情。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每次因动情都会消耗自己的精力或者说生命力。当感情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背叛后,那这种打击却是深情之人最不可能承受的。芸姑娘死于血疾,产生在母亲生病去世之后,复发于“憨园为有力者夺去”之时,中间又经历亲子离散之苦,最后在“阿双逃矣”、“憨何负我”只消耗了最后一丝生命力而香消玉殒。可叹深情之人终是不能长寿,情深不寿,古人诚不欺我。
我赞芸姑娘聪颖。当她还是在孩提的时候,家人给她念《琵琶行》,她就能背诵,后来真正看到实体书本后尽能凭借少时背诵的内容,一字一字的按照读音辨认,可见其聪慧。在明清那个理学极其严苛的时代中,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为主流价值观的社会里,女子有这个动力去自学文学,还能有自己写诗是更为难能可贵的。正如《闺塾师》中描述的,中国历史上最理想的婚姻关系就是伙伴式婚姻关系,夫妻双方情意相投,志趣相似。其中以李清照和赵明诚的赌书泼茶最为知名,而在芸姑娘论诗和日常谈吐生活中看到了她与沈复有着同样的夫妻关系,不由大为赞叹。
在日常生活中,芸姑娘的聪慧也体现在方方面面。在园艺上丈夫想出草虫之法,游玩上想出租担夫温酒让出游尽兴,到最后专为沈复设计梅花盒,尽显她的聪慧。现在当今物质极大的丰富的社会,我们更多的是直接采买我们想要的物件解决生活中的麻烦,现在想来,自己想法子用已有的资源解决难题也是别有一番乐趣。
余观四记,叹芸姑娘之“贤惠”,惊其素雅
看了芸姑娘深情,聪慧的一面,觉得他就是个才女一位不是人间烟火的大家闺秀那就大错特错了。芸姑娘是一位出生清苦的女子,四岁就父亲去世,家中还有一位高堂老母和一位弟弟,家庭的重担早早的压在他的身上。在他身上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所有品德,有些在当今的我看来甚至不可想象。
在还没有结婚之时,就吃斋祈祷沈复水痘康复让我见识到了爱情中默默付出的一面,这事要不是沈复留心推算,甚至不知芸姑娘吃斋的深意。当然庆幸沈复是位知情识趣的人,不然白瞎了这份心意。
在婚后,虽然沈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也是幕僚之家,书香门第,生活条件相比于过去要好上不少,但芸姑娘依旧保持他原有的生活习惯,保持早起,依旧喜欢吃食淡雅的食物,自律简朴的生活也影响着沈复的生活。
在家中落魄后,更是不顾自己身体的血疾,硬是赶时赶量的秀出《心经》,赚钱贴补家用,反倒让自己又累出的一身病痛,可叹芸姑娘的付出与辛劳。
在婚礼上,满堂华服之人,芸姑娘身着素雅之衣,安坐期间,不觉局促,可见心性淡然,不喜奢华。但一双精美绣鞋却出卖了她主人的心灵手巧。当然也不排除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场景,毕竟是自家未婚妻,总是永远闪光的。哈哈哈….
余观四记,喜芸姑娘之灵动,佩其爽直
芸姑娘虽然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所有品德,但如果觉得他只是一位封建制度下的妇人那可就太看轻她了,他能担得起林语堂先生一句“芸,我想,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可见其有不同寻常妇人的一面。从芸姑娘喜欢太白诗词可见,芸姑娘的本性犹如青莲居士一般灵动、洒脱。她也喜欢出游,当听说沈复要去吴江时就提议要同去,而沈复也希望妻子能陪她一起出游,于是芸姑娘假借回娘家,跟随丈夫畅游太湖。在那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社会标准里,可谓是惊人之举。而庆幸的是她也有一位能理解她的丈夫,为她能见识到灯会的盛况,帮她女扮男装,夜里外出,而芸姑娘模仿男子也栩栩如生,夜游闹市而不为人知。夫妇二人一同反抗那个时代的传统风俗让人佩服。
芸姑娘被丈夫所包容,但也没有“恃宠而骄”,沈复对此评价“余性爽直,落拓不羁,芸若腐儒,迂拘多礼”,此中沈复暗暗吐槽了一下芸姑娘在夫妻相处中的多礼,在他看来甚至到了有种见外的程度。但我却觉得的正是这样的多礼才能营造夫妻双方的多年相濡以沫的情感。这种多礼在我看来是一种夫妻间相互的尊重和对自我的克制,许多人觉得夫妻两,自己人嘛,我使点小性子对方也是会包容的,毕竟夫妻的关系是最亲密的关系。但我觉得正是这一次次的随意,或者说一次次的理所因当,导致了一份感情的越过越淡,为何常常有人觉得,婚后对方没有恋爱时候那么好了。少了一份克制,多出来的可能就是怨甚至会成为恨。正如那句话所说,一份幸福的婚姻是两个独立的灵魂共同经营的结果吧。相敬如宾正是他们二十三年让双方都刻骨铭心的秘诀吧。
芸姑娘身上还有着那个时代不多的豪爽性格,在同游太湖时,和船家女同饮同乐,在沈复弟弟娶妻催妆时,拿出自己受彩礼所得的珠花给婆婆,别人都在替他惋惜,她一句“何贵焉”真的让看书之人都为他点赞。
后记
一七六三年真的是奇妙的一年,在这一年的二月,曹雪芹在北京城的家种溘然长逝,而几个月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的一户幕僚之家书香门第里,一位名叫沈复的孩童呱呱坠地。一位写出了举世瞩目的《红楼梦》,为后世奉为经典,另一位凭借现已残缺的《浮生六记》超越当时那些名流名士,被记录在文学的功绩簿中。
正如译者周公度在开篇所写,有晚晴小红楼之称的《浮生六记》在对女性态度,地方风物的爱惜,古代典籍的取舍都近之红楼,只是结构不如《红楼梦》庞大,而我在芸姑娘身上也看到了林黛玉的深情和聪慧,最后因多情,深情而死;看到了薛宝钗的贤惠素雅,有着传统封建妇道标准的品德;也看到了史湘云那般可爱灵动,性情直爽的一面。而比之曹公笔下的女性,多了一份烟火气,更加让人觉得真实和全面。相比于宝玉和黛玉的那是知己却只能止步于恋人的关系,沈复和陈芸相濡以沫二十三载确实比他们幸福,但毕竟没有实现白头偕老的诺言,让人感慨唏嘘不已。不知那时的沈复是否向往牡丹亭那样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戏剧世界。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芸姑娘去后,浮生不再有梦,浮生尽歇。
合上书,叹一声:“情深不寿,奈何难自抑……”
戊戌年 壬戌月 甲辰日
随心随意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