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数年过去了,通信运营商依然活得好好的,虽然电话通信的数量大大减少了,但微信语音的功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受欢迎,甚至在年轻群体中遭到一部分人的反感。
微信2016年用户报告显示,虽然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群仅占微信用户基础比例的1%,但这部分用户每发出5条消息中,就有1条是语音信息,而21岁以下用户,每发送10条消息中才有1条是语音信息。
实地调研中年轻人(尤其是职场)对语音的评价更是非常不好,越来越多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的语音交流被诟病,如何审时度势地发语音,也渐渐成了情商学里的一部分。
为什么大部分人仍然宁愿打字交流呢?这并不单纯是情感偏好问题。
首先,人扫描文字信息与解读文字信息大约是语音转化理解效率的12-17倍(来源于FBI相关研究),这一点很好理解,文字映入视觉系统与解析内涵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而语音需要较长的延迟再加工。
其次,受信息承载形式与视觉听觉系统与大脑解析能力的关联性,语音的上下文连续解读效率较低,且受微信交互设计的问题,需要不断介入点击的动作打断大脑的理解转化过程。
而且经常出现听到后面的语音内容想不起最开始的情况,在长语音的情境下更是一场灾难
最后,文字理解更符合中国人富有内涵的交流方式,不仅仅是文字,诸如承载了文字解释的表情包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这一点不需要太复杂的例子,比如生气这种情绪,在年轻人的世界中,一分钟的语音都没有“呵呵”两个字的内涵丰富。
最重要的的一点是 ——语音对比与文字受环境与场合限制较大,通常语音的发送方没有办法提前预知接收方所处的情景和状态。
这也是语音饱受人们诟病、引起很多人反感、甚至造成了“学历越低越喜欢发语音”这样的高争议话题的原因,在公关领域这一点我感同身受,许多不合时宜的语音确实让人愤怒。
无论你是在做饭、游戏、或是看电影时,如果你的微信突然响起语音接通的提示,你的第一心情是什么?我想大部分人是无奈与愤怒,然而这种情形并不少见。
饱受年轻群体诟病的领导层便是这类人的集中领域,无论时间、场合、情景、是不是下属的自由时间都会突然要求你接通语音、或是连续发十好几条超长语音,受身份限制大部分人没办法明说,这种愤怒转而都转嫁在了语音功能本身上。
此外,图书馆等不适宜听语音的地方、公交车等嘈杂更本无法听语音的场合、以及任何不方便但又没有随身携带耳机的情景,都让语音成了一种“恶心人”的交流方式,虽然语音的发送者本身并没有恶意,但的的确确给接听者造成了极大困扰。
并且还有一种情况尤其值得讨论——陌生人第一次加微信直接发语音,虽然不乏“自来熟”的人,但大部分人还是持有自我保护意识,无论是客户还是任何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对话就以语音形式确实让人很难接受,甚至让人感觉很没有礼貌。
第一次对话就要“被迫”听对方的语音,强迫接听者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击碎了出于自我保护心理为自己设置的心理安全线。
这一点语音就与文字不同,文字与图像呈现出的信息是普遍公有化的,保留了网络作为虚拟空间对个体存在距离的最后一道界限——而语音直接让彼此进入到了声音这种私有化的内容里。
所以特别建议,哪怕是失联多年的小学最好的朋友,第一次加微信时也最好不要用语音。
当然,语音绝非洪水猛兽,但的确需要审时度势。
非亲人或至交,未经他人允许最好不要贸然发语音,这是一个社交常识,陌生人尤其如此。
连续的长语音最好不要发,方便自己麻烦别人的事情只有降临到自己头上才知道难受。
特别复杂的内容不妨用电话沟通,事实上很多人对电话的接受程度要远高于语音,且电话能给予沟通者更正式的交互感。
对以上方法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对方和你一样都是语音控那就什么都不需要顾忌了。
社交是一门艺术,关联着感同身受推此即彼的情商,其实语音问题没有那么可怕,大部分情况下一句“您方便听语音么?”立马就能为你的印象分增色不少。
可怕的是很多人根本没有尊重对方的意识而是我行我素,所以才导致语音某些情况下成了没礼貌与低学历的代名词。
尊重是相互的,你的礼貌也会再接下来的沟通中收到相应的回报,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和小事,在每一次社交行为经验上累积起来,恰恰就是你情商与修养的来源。
▌作者简介
李枫,自媒体从业者、视频作者、娱乐公关、直播公关、媒体营销从业者,业余爱好写作,对炒作、危机公关、形象公关等内容十分熟悉,喜欢对社会热点用中性的角度提供能帮助人反思自我的方法论,或提供读者可以争论思考的观点。
题图:周 晸
校订:吴巍 / 姚色丰
微博:@新生大学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