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一篇正儿八经的影评,奈何自己的观影水准总是上不去,一旦投入到电影当中就被导演牵着鼻子走,他在哪里设置了泪点,我就不负众望地流出眼泪,他在哪里设置了笑点,我就跟着情节傻兮兮地笑,电影结束,感官上残留的余韵还在,头脑却一片空白。
以下所写其实说不上是影评,算是自己的一些观影感受,本文大量剧透,介意者慎往下翻。
人得有点儿人性,之所以为人,总得有点儿人的臭德行。
可剧中的男主角刘峰他似乎没有一点儿“人性”,因为他没有人身上的臭德行,是那个时代人人赞颂的“活雷锋”,是一个被人们歌颂和敬仰的模范标兵。
在所有人心中,刘峰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标签化人物。饺子,别人吃整的,他吃破的,有人笑他吃了一碗的饺子皮,他却理所当然地回应破饺子总得有人吃。一些急切入党争先进的人忙着打扫猪圈,却忘了关栅栏,猪圈里的猪跑了,要刘峰帮忙去捉。每每去北京开会,回来大包小包,都是帮文工团的姐妹们带回从家里寄来的零食什物。抗洪救灾中折了腰,不能再跳舞,团里打算派他上军校进修,他却把大好机会拱手让人,说别人比他更需要这个机会,凭着木匠的本事,甘愿在文工团幕后帮着敲敲打打,修理器材。马班长结婚,城里媳妇要一对沙发才肯嫁,马班长买不起,便找刘峰,刘峰会干木匠活,便帮着打一对皮沙发出来,足足省了百来块钱。
这样一个舍弃个人利益,集体利益至上的乌托邦式人物被所有人视为了神,大家都认为刘峰没有私心,没有情欲,只有源源不断的善良。
所以当被邓丽君的歌曲撩拨情丝的刘峰情感决堤向文工团领唱林丁丁表露心迹并将她拥入怀中时,所有人都觉得是林丁丁玷污了刘峰。
而林丁丁逃命似的哭着跑回宿舍,嘴里不停念叨着:他怎么敢。
林丁丁可以和摄影干事搂搂抱抱,斗嘴调情,可刘峰不可以,刘峰这样的“神”怎么能有这样肮脏的念头,她只觉得惊悚,恶心,辜负和幻灭。
而刘峰也因这次“触摸事件”离开了文工团,被下放伐木连,一个彻头彻尾的老好人一“失足”便堕入了万丈深渊。
无情的人们,一旦发现英雄也会落井,投石的人将格外勇敢,人群会格外拥挤,当刘峰啪地一声摔下神坛,所有人都暗暗腹诽这个“露出马脚”的好人,文工团中再没有人记得刘峰曾为这个集体付出多少心血,为他们做了多少好事。英雄的伟岸形象支离破碎,飞灰烟灭,留下一片唏嘘。
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
可何小萍记得刘峰,打从心里觉得他是个好人,一个真正心地善良的人。
她虽是文工团的一员,却从来不属于这里。
她曾以为脱离被当做累赘的重组家庭,就能不再被欺负。可来到文工团后,她没有摆脱无情的命运,所有人都嫌弃她,排挤她,在团里,她受尽了委屈和折磨。
可刘峰却从不与欺压小萍的为伍,而是关照她,鼓励她,当小萍的搭档嫌弃她“身上有异味”时,是刘峰挺着受伤的腰,帮助小萍完成托举动作。
在她那段黑暗无情的岁月里,刘峰是唯一的一束光。
所以当刘峰被通知下放时,她愤懑,不满,失落,绝望,为刘峰不平。刘峰走后,她态度消极,不愿再应付人事,后来装病,去了野战医院,做了前线护士。
后来,刘峰上了前线,一只手臂被炸毁,成了残疾人。
后来,小萍因救护有功成了英雄,面对铺天盖地的赞誉,她承受无力,成了精神病人。
文工团的最后一次演出,是为了战争中涌现的战斗英雄。
何小萍在台下看到昔日文工团的姐妹,目光呆滞,她不再认得她们。
可当旋律响起,曾经在练习室反复排演的舞蹈在眼前重现时,小萍身体的记忆被唤起,她情不自禁在厅外的草坪上自信,流畅地翩翩起舞。
看到这一段独舞时,我不禁泪盈于睫。
热爱舞蹈,渴望得到尊重的小萍被残忍的现实伤透了身心。再次回到文工团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却是内心底最隐晦的那段旋律唤醒了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恍惚间回到了过去,却再也回不去了。
后来的后来,文工团解散,成员们离开浪漫安逸的文工团,重新投入到变革的社会当中,开始全新的生活。
一代人芳华已逝,再归来时,所有人变了模样,无论最后是成为社会的精英,还是被社会逐渐淘汰,可总有一些共同的记忆从来不需要想起,也永远都不会忘记。
作为一个98年生人,对于70年代的青春故事,虽无法感同身受,却仍然被深深打动。我对于任何时代的青春题材是无法抗拒的,因为无论处于任何时代背景,我都相信处于那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情感的真实性。
那个混账的年龄,无论谁的心里身体里都是爱,爱浑身满心乱窜,给谁都不重要。
林丁丁于刘峰,刘锋于何小萍,陈灿于萧穗子,失恋,单恋,暗恋,所有在情节中展现的感情真实而动人,这些人物的情感线索虽被具化为文工团的故事,铺展成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人生经历,但他们确能作为70年代的代表让我们感受到不同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芳华,尤其在那个时代大变迁的背景下,满屏的青春显得更为缤纷而鲜明。
特殊年代的热血青春,却能打动无数新世纪的观众,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很多看过电影的观众,对《芳华》的观点非常一致:一部以小众人的青春,去打动大多数人的故事。
我们这代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那个时代,却能通过电影的形式去感受那代人的青春,是因为电影导演的名字叫冯小刚,一个最懂中国观众口味的导演。是因为电影自改编的小说作者及编剧叫严歌苓,一个创作大胆,视角独特的职业作家。
文工团里的人在最好的时代虚度光阴,在最坏的时代洗尽铅华。不加雕琢的青春个体,代表荷尔蒙的激进,对于角色之间的情感映衬,化作独舞后的涅槃,是物是人非不曾遗忘的气息面容,要好过任何“那些年,那些事”的纠葛。
这部电影也道尽了冯小刚和严歌苓心中那段念念不忘的芳华。
《芳华》这个故事源于2013年冯小刚和严歌苓作的一个约定,因为两人都曾在文工团服役,成长的年代也差不多,所以约好创造一个贴近亲身经历的文工团故事,在电影名字上,严歌苓提供了几个名称,最终冯小刚选中了芳华,芳是芬芳,气味,华是缤纷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记忆中美的印象。
《芳华》是冯小刚酝酿了多年的故事,其曾坦言,这个故事他惦记了40年,直到碰上严歌苓,才终有回响,最后才得偿夙愿拍了,拍这部片子的过程中,冯小刚还留下了数次眼泪。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帧画面都是如此美轮美奂,恰到好处,电影的配乐紧扣情节,两者相得益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要讲述的故事和要表达的情感, 前期场景的精心布置,选择演员的条件苛刻,以及刻画残酷战争的六分钟长镜头,都足以看出冯导的用心和重视。
虽然观影时觉得故事发展有些急促,很多东西描述得有点模糊,或许冯导想讲的东西太多了,短短两个多小时确实难以做到尽善尽美,但这仍不失为一部值得观赏的电影,推荐!
从电影回到现实,最深的感触便是觉得芳华易逝,什么快乐,什么悲伤,什么青春,什么芳华,一转眼就都钻入时间的洪流中不见踪迹了。
**
想说的,却还没说的,还有很多。**
攒着,等未来老去的时候,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让人淡淡地记着,那么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