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建立的三个信念,结合了昨天群里对于孩子之间的互动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是否进行阻止的讨论,对于群里那个具体的事例我倒是认为没有什么冲突,告知一些行为有明显安全隐患并及时的进行制止,并不会影响孩子之间良好的互动,而且孩子会更清楚什么样情境会更适合去表达自己的友好。适当的边界感是需要的,和建立关系之间可以成为相辅相成的影响,而非冲突。
今天的文有娃儿的人共鸣不少,特别是老母亲们,一般老母亲们的相对喜欢把娃儿们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对周遭的一切危险也有警觉的本能。回想过应该也对孩子说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类,在外面我也不太喜欢陌生人去触碰我娃,别说抱了,摸手我都不喜欢,说话可以,不许动手。现在想来也算是紧张过度,将自己不喜欢身体触碰直接传递给了孩子。对于社会的不安全感,和自己的逃避心态,其实也传递给了孩子,这其实更多是自己对自己的不信任。因为自己从小缺乏对这个社会和人的足够信任,也带来了一个极端的反面,对有接触的人会轻信,不信任群体,却轻信个体,自尝试独自旅游,独自面对一些事情之后,才慢慢有了融合。到现在,自我的融合表现在更乐意去接受自己喜欢独自待着,而不会勉强自己去融入某些群体。对,就是情商不高,反而收获了一些不作伪的朋友,不需要装着礼貌温暖的高情商样子,更舒适和轻松。其实就是接纳,接纳自己就是个别扭的人,就是个不喜欢融入社会的人,反而亲社会性会变的更好,自己也不会背着必须应该融入社会的枷锁而感到负担。
接纳自己,是信任他人的基础。所以老师说的三条里,第三条让孩子认为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被爱的这点,我认为是最核心的一点。我们在和孩子的对话中,会不会出现“如果你不如何,我就不喜欢你了”这样的语言,这种就是典型的在爱上附加条件的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因为你达到了某些要求,我才爱你,而非爱你的本身。这种信息对成长而言是不利于建立良好的自尊的,特别是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这是每个人最本源的安全感的由来。而父亲的爱是有原则的,这又是建立规则感的路径。有原则,和附加条件不同,原则是社会化的要求,而附加条件,往往是出于控制。
当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是可爱的,他对自己认可和信任,可以直接带来对未来的希望与对他人的信任。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带来美好的未来,在未来也一直会有人爱着自己,这些人都是值得信任的人,共同组成的美好未来。所以核心依旧是永恒的话题,爱。自爱的人更阳光,自爱不等于自私,即使是有点儿自私,那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