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梵音壮
梵音,指佛的声音,佛的声音有五种清净相,即正直、和雅、清彻、清满、周遍远闻,为佛三十二相之一,也指读经的声音。法华经序品曰:“梵音微妙,令人乐闻。”法华文句曰:“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为梵音。”闲暇时,寻得一处山寺,静坐一隅,用心聆听僧众的唱诵,那平和而深远的梵音,会将人于纷扰尘世中沾染的忧愁、困顿、迷茫、庸扰、贪欲,如清风拂去,明月轻逐一般,渐渐地洗涤,飘荡,直至化为袅袅青烟,慢慢消失。然后,身轻如燕,再入俗世,又有了一份从容与淡定。
从刺桐路驱车往北直走,路的尽头斜上一个小坡,遇一山门,上书“少林禅寺”,幽幽林盖下掩映着几座飞檐的大殿,这就是泉州享有盛名的南少林寺。其实对自己家乡的少林寺,也是亲近而又熟悉,这座拳派远播,影响广泛的寺庙一直是泉州人的骄傲。在我的印象中,一提起少林寺,眼前便飞腾纵跃起一个个矫健的英姿,一指禅、五祖拳、白鹤拳,风云叱咤的少林武僧在青山绿水间,如苍鹰如蛟龙地驰骋于苍茫大地,让人不由得油然而生敬仰与崇慕。而对于这座少林寺,印象最为深刻的除了高强的武功,便是大雄宝殿前那两棵百年老榕树了。数百年的老榕树葳蕤于殿前,大的听说有500多岁,小的也有200多岁了。这两棵古老苍劲的榕树像默默的看护者,又像相互偎依的一对情侣,伫立在蓝天白云下,与这古刹相伴,共同走过风雨飘摇的悠悠岁月,给少林寺增添了幽雅、静寂、庄严的气氛。我一次又一次地被他们相濡以沫的守护所深深吸引,站在树下,仰望苍穹,觉得自己微渺如蝼蚁。你看,巨大的树冠撑起茂密的枝叶把蓝白的云空裁剪得若隐若现,细长的缕缕根须,从高低错落的枝干处垂落下来,像百岁老人的髭须,在微风中轻轻地飘拂,那轻柔的拂动仿佛要掸走你心的尘埃,让你澄澈碧透宛若初生。我忍不住靠近他们,蹲在凹凸的根块边,轻轻地触摸镌刻在古老榕树那青褐色盘曲虬枝上的沧桑,时光悠悠穿越而来,数百年的风起云涌在眼前瞬息演变,心如幽谷,坦荡虚空,一时淡忘了心头的烦恼与牵挂。古榕树,无声地告诉我们这些世间穿梭的芸芸众生,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因为他看尽了朝代的更迭,读透了世间的恩怨,红尘滚滚,没有什么是你能永远留住的,所以,有佛家的空与放,得与失……
久久的沉思中,耳畔忽然传来“南无哦弥陀佛——”的诵经声,原来是少林寺众僧开始上午课了。一样的唱诵,却透出了别样的滋味,浑厚的梵音回绕在空旷的大殿中,伴着袅袅的烟裹挟而出,然后,盘旋着榕树的枝枝丫丫,升腾而去,惟留余音渺渺在耳畔,如是反复,仿佛比别处多了些力量,增了分威武,让人听了,内心陡然一震,好似醍醐顿开,又似明台突亮。殿前几位虔诚的香客,已是恭敬地拜伏于蒲团上,久久不起。她的膜拜,许是为了实现一抹希望,而我的聆听,为的却是寻求一分禅心。虽此生行的是弯弯山道,心有余力便能坦然应对。
大雄宝殿的两侧,是直直向上的台阶,人心所求不就是求直求上吗?尽管台阶高且陡,爬起来气喘吁吁,但是尽头的观音阁里,那尊高大的观音大士慈悲地望着你,含笑聆听你的祈祷,你的嘱愿,予你玄妙的许诺,予你下山后重返凡尘的如释重负,区区几十级的台阶如何能难住这虔诚的心?山下众僧的雄浑梵音依然盘旋在耳畔,空气中似有若无的林木芳香、花草清芬、檀烟余韵,刚柔并济的融合,让人心怀激荡,又令人心旷神怡。
观音阁旁是巍峨的方丈楼,与几十里外大坪山上的郑成功雕像遥遥相对。扶栏远望,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道路尽收眼底。山寺静默寂然,山下喧闹繁华,鲜明的静与动,却不令人觉得突兀与不合,彼此泰然存焉,这不正是泉州这座多元文化城市的又一完美体现吗?楼前两株千年菩提郁郁葱葱,慈悯地看着白云苍狗,千年沉浮,它们见证了泉州南少林寺的“三兴三废”,见证了这座寺庙在荒山上崛起后的鼎盛及宏伟:“十三进,周墙(高)三丈,寺僧千人,陇田百顷,树林茂郁,掩映少林寺于山麓”;也见证了“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少林寺第三次被毁,从兹无复敢修者”的颓败与荒凉。而今,“从兹无复敢修者”的结局被改变,1998年,泉州少林寺成立武僧团,成为国内第一个南少林武僧团。泉州少林寺开始复建,时隔不久只有一座刚落成的大雄宝殿,尚未装修,佛像金身未塑,一条土路连接着寺院和山下,到处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人迹罕至的少林寺迎来了他的有缘人——常定法师。 彼时,常定法师是和两位师弟一同上山的,但没多久,两位师弟就相继下山去了。从此,偌大的寺院里就常定法师一人。天一亮他就起身练功,然后扛锄头锄草,日上三竿回来吃早餐。而后,继续整理大雄宝殿周围的杂草、道路,晚上则青灯伴黄卷。光阴荏苒,弹指间十余载,常定法师不知走破了多少双布鞋,带着他那群初见峥嵘的武僧弟子到多少地方表演了多少次精彩的少林武术,终于,吸引了无数爱国爱乡的热心人士,大家纷纷伸出援手,群策群力踊跃捐资。如今,泉州少林寺已初具规模,大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等相继建成,形成气势恢弘的建筑群。曾经萧条冷清的一座寺庙发展成如今绵延数百亩、香客如织的一片庙宇。
静静悠游,少林寺外满眼皆武,与寺内的禅境形成鲜明反差。据说,日常僧人们除了习武之外,都是在打坐修禅。作为佛门弟子,参禅是正道,拳勇一类乃是末技,僧众们不过是借习武收心敛性、屏虑入定已达到“禅”的“外不着想,内不动心”的目的。在这,武早已融化在参禅之中了。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少林寺的和尚和别处不一样。他们的眉眼表情,一脸飒飒英气,而别处,多为慈眉笑佛,并无这种气质。确实,少林寺想不武都不行。它已在世人的心中熏染了太多武侠气息,挥之不去。回想起一首有关少林寺的歌曲:“胸中放着皆空,掌中泛起蛟龙,筋骨辗转捏成一尊佛……寂寞看不懂,玄机道不破,只留一身传奇对你说……”
山林静寂,少林僧众梵音雄壮悠远袅绕于苍穹,我缓缓归矣,觉得心正随着脚步行走,向着一个更沉静、谦和的精神圣境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