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他的出生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贫困时期,初中毕业后,由于家族的成分问题,没能被推荐读高中。
先后做过木工,建筑施工员,技术员,当过包工头,经营过私营企业。大西北深沉的那片土地上——宁夏,青海的格尔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甘肃的敦煌,留下了他跋涉的足迹及其对那片热土的爱。不过这些都不是旅行,是为生计所迫!
他脑袋里思考的不仅仅是家庭的柴米油盐,吃喝穿戴,更重要的是他的血液里还流淌着对于人文情怀的不断追求,沉淀着岁月留给他的关山风月,历史沉淀和文化璀璨。
他就是作家谭大海,我父亲的朋友,也是离我老家不到两公里一个村上的长辈,靠着中学文化的底子,凭着自己的努力,在近五十多岁的年纪,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这对一个农民来讲,是了不起的成绩。
02 他的创作环境
70年代末,当时,谭大海老师与我父亲均未婚,由于家庭成分问题,被迫在大西北谋生,那里,天高云轻,大地广袤,人们质朴善良,他一到那里,就热爱上了那边纯洁的土地。
他白天工作谋生,晚上点起煤油灯写作,西部的大漠孤烟,沙暴奇观,戈壁日出,风俗文化,名胜古迹,人物历史,全成为他笔下倾情的对象。一写就停不下笔,无数个夜晚,与璀璨的星空、皎洁的月亮为伴,将满腔的热血付诸笔端。
就这样坚持了几年时间,这些利用工余时间写下的文字,先后在当地省、市报刊上连续发表,引起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1984年,被吸收为酒泉地区文联会员。
后来,工作碾转,返回故乡,无论工作怎样周折,几十年来,他唯独一直在坚持的就是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和创作。通过努力,拿到了函授土木工程的大专文凭。
为了保持创作上的持续进步,为让语言能够承载起自己的思想和情怀,他研读辞海,诗经,拜读名家作品无数。
在那些个日子,大海老师经营者私营企业,肩负着家庭的重担,供着五个子女的读书,能够睡到天亮起床,已算是非常奢侈。他白天开拖拉机送货,晚上写作。对他来说,阴雨天比晴天还忙,因为要把平时构思的文章赶紧赶出来。
功夫不费有心人,伴随他的是作品连续发表在报刊上200余篇,并在2004年出版了散文集《走进敦煌》。我本人身体里流淌着二分之一的敦煌血脉,童年时代有关敦煌的很多美好回忆,时常在脑海中如电影镜头般闪过。那里的蓝天,戈壁,沙枣,骆驼刺,向日葵,羊群,我永远不会忘记。因此,对大海老师的这部散文集也是极其热爱,能够共情到文章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
大海老师总觉得这些作品没有足够的表达他对那片土地的热爱,也没有承载起想要承载的精神力量。这些所有的期许,于2010年通过25万字的长篇小说《大漠深处》淋淋尽致的得以体现。
可能,你我都没法想象,这部长篇小说是大海老师在病床上开始创作的。一场意外的车祸,造成九根肋骨断裂,在病床上,他忍着剧痛抱着木板开始了创作。
03 他的创作源泉
《肖申克的救赎》的作者斯蒂芬·金有句名言:
欲望就是才华。
这句话应该是对大海老师创作源泉最高度的总结。
因为他喜欢写作,因为他太热爱大西北那片熟悉的土地,这种情感,已经成为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更不容忽视。
在《大漠深处》的扉页上写着三行字:
我的眼里为什么总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那片土地爱的深沉!
谨以此书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前两句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我相信这也是大海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后一句则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我在读大学的一个暑假,大海老师当时正在修改散文集,让我到让他家里帮助给点建议(真是太高看我了,汗颜呀,我只能帮助留意看看是否有不小心打错的字而已,害羞......),曾认真告诉我为何散文集取名《走进敦煌》,而不是《走近敦煌》,他说:
走近,容易;走进,难。
走近,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走进,如藤缠树,荣辱与共,生死相依。
走近,获得的是浮光掠影的观感;走进,则无我,把自己融入其中,感悟的才深刻,流露出来的才是真情实感。
这种深入骨髓的爱和欲望,是一个作家的灵魂所在,这也是大海老师一直深深感动我的精神。
如今,大海老师已经驻足于故乡中原多年,可是他说他的灵魂却一半留给了那数千里之外的遥远的西陲。他的灵魂,他的情怀,都给了那些西域的遥远和岁月的延绵。
谨以此文献给有怀有文学梦、一路前行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