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这个夜晚,突然想起一个叫李安的导演。李安导演在获奖之后,谈及拍电影的时候,谈及:“人们叫我勉励年轻人,但我觉得需要勉励的人根本不应该拍电影。”
人的内心,就是应该有着李安所提及的这种定力,这股劲儿。它来自于内心,不寄生在外界的评价和鼓励上。
心能定根,自然无坚可摧。
这样的灵光一现,也让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很多话语。这些常常在我讲座时嘴边提及的,伴随着我的教育实践,指导着我的工作的只言片语。有来自星云大师的,有来自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有来自朋友的翻译作品,有来自于冰冰心语……咀嚼着它们言语中朴素的光华,一直影响着我的人生。
期待您能选上一两句,常伴身边,陪伴你度过漫长岁月。
是以为记,共勉。
定不在境。
每一份昨日的苦难,都是日后不可多得的财富。沉湎于其中的时候,不要让恐惧占领了自己的内心。一定会过去的!那些最艰难的教育时刻,也是在一种艰难状态下的磨折与成长。因逆境而滋长的智慧,将滋养着我们日后的教育的日子。
兴趣之外,仍需定力。这份定力,不因环境优劣而摇摆游移。成大事的人,必然有着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定力和韧性。
你不需要很厉害才开始,你需要开始了才很厉害。
即刻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假期我们得以调适身心状态,但也毁掉了我们很久以来的效率。起床综合症、选择纠结症……都在不知不觉中耗掉了我们的成长指数。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是——即刻开始。
你还记得你曾经的教育理想吗?
真正内心的强大,是无需外界评价的自我认同。
当别人批评我的普通话说的不标准的时候,我从来不会觉得,因为我曾是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当我的导师连连批评我文章问题多多的时候,我诚恳接受意见,但从来不觉得我的文章一无是处……我知道,我就是我。
有时很惊叹于中国学校的专业化成长的扶持方式,一群人热情地围绕着一个初出茅庐的苗子,纷纷说TA的各类问题,各种冠以“为你好”的品头论足。虽然我们口口声声谈很多教育策略,但是从来不用合适的教育策略去呵护青年教师。不得不敬佩这些逆势生长的苗子,经历过“磨课”的孩子,都是心头承受能力超强的钢铁侠。
新的学期,当你在各类“磨课”中,面对很多的批评意见的时候,不要让大堆的意见垮塌了你心的堤岸。充分地认同自己,每天悦纳自己一点点,都是对内心自信和气场的自我救赎。
即使没有职位权力,也要在队伍中间争取领队。
新的时代给了教师工作什么样的崭新的定位?是时候从单兵作战的状态,转向全员共育的时候了。即使没有职位权力,带动身边的每一位科任老师,带动身边的每一位家长,不断地去连点成线,盘活资源,慢慢去发挥着辐射作用。
穿针引线的忙碌,和一肩挑的辛苦,有着跨时代的差距。
不加任何评价的倾听,才是真正的聆听。
当我从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这本书中看到这句话时,不由得心头一颤。对照这样反思自己,多年来,我们有很好地倾听孩子么?很多时间我们迫于时间压力,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时候,匆忙地说:“你说!你说!你们都不要说了,我来说!”把自己的意见急于覆盖于学生纸上,而忽视了那一双欲言又止的泪眼。
班主任不妨做做这样的倾听练习:以学生为中心,专心致志听TA讲,让TA知道你在听,不加评价或者延迟你的评价,这是良好倾听的一个秘诀。
说的千般好,行动就是难。理念和行动之间有一道坎儿,要想过坎儿就得练。
相信每个匪夷所思的行动背后,都有一个来自儿童的正当理由。
从善意的角度理解每一个孩子,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从信任的角度,来追问每一个小事件背后的问题成因,这才有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良好的关系能够产生智慧,也能够改善教育的场。“人人都说小孩小, 小孩人小心不小, 你若以为小孩小, 你比小孩还要小。”相信孩子,善意地理解孩子,这不是迂腐,是大智慧。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广。
没有一种方子,是可以包治百病的。没有一种策略,是一成不变的。班主任一定要有动态调适的意识,不断的去追问真正的问题成因,不断地根据问题的不同发展阶段去调整策略。孩子是在不断成长和动态变化中的个体,新的学期,因势调适的思维方式,才是解决班级棘手问题的王道。
今天的垃圾素材,将会是明天闪耀着你思想光辉的金子。
是什么在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一张张奖状?不,那不过是你的功利记录簿而已。我们的成长在点点滴滴的最原始的材料里。一份改花了的教案记录着我们的磨课足迹;一张孩子悄悄递上的“老师,我喜欢你。”的小字条,记录着我们第一个粉丝的爱意;一份来自儿童的管理经验,整个班级凑在一起,便是我的《儿童岗位管理标准》;一份长达9000字的日记,记录着曾经和问题学生斗智斗勇的心路历程……不要小看了今天一份浅薄凌乱的简报,不要轻视了朋友圈中几十个字几张图片的随手播报。明日回头,这都是我们教育耕耘走过的路径。
新的学期,也准备一个镌刻着自己名字的“教育史料博物馆”吧,这在信息时代早已不再是奢侈的事情。
水滴石穿,不能乱滴。
如果说教育也像一路旅程,要允许我们有个漫无边际地走走看看的过程。走和看,同样是遴选和洞悉内心需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去更多的体察内心的需求和真正的兴趣点,不让教育这个长途的历程永远漫步目的。试着在游览景色中伫足下来,找准人生的发展领域。在博采的同时,更要试着在深处掘井,沿着一条道路系统地做下去,尽己所能的去完善个人发展系统,才会成就教育生命独一无二的特色。
奔忙无度无法产生智慧的,过度闲散便成了开在旷野上的孤寂的野花。
教师时间哪里去了?不动脑筋布置作业后,时间搭在了机械批改上。脱口而出的罚抄后,时间搭在了等待中;没有预案的问题学生谈话,时间纠缠于口舌了⋯⋯面对无奈的奔忙的工作节奏,班主任不妨尝试加强工作时间管理意识,减少低效能陪伴带来的师生生命损耗。抽身出来研究儿童,研磨预案,把事情做得更智慧点,对师生都有所裨益。
奔忙无度是没有办法产生智慧的,反之,过度闲散便成了开在旷野上的孤寂的野花。要有时常退后一步审视自己的状态的意识,尝试自我调适。尽管社会人士提及教育人士,常常会把我们比作春蚕和蜡烛,但是我们的人生未必一定要建立在自我牺牲的基础上。教师首先是个自然人,能够从容有品质地生活,本身也是给学生做的良好的示范。教师在育未来的人,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来改变自己,以更好的自己来陪伴学生,影响学生,不是建立在牺牲的基础上,去长江后浪推前浪,唯愿共同经历,彼此滋养,去追寻有境界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