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健身房快走的时候,又将赵冰老师的这场分享《读书高手必备——说书课》重听了一次。今天找到了赵老师的简书,加了公众号,还加了个人微信号,我总是有进行这样的发散了解,既是好方法,也常常跑偏忘了一开始想要做什么(这里容许反思1000字省略)。
在这个了解的过程中,他在简书上的三篇文章留给我比较深的印象:
这是讲到在合肥的一场线下分享,重点是互动环节的问答。干货满满,有条理,从不同角度、层次切入,深刻而全面回复。
这是讲到他辅导战队走上极致践行者大会的前因后果以及复盘。这里看到一群人的“疯魔”成长状态以及赵老师的强大引领和掌控力。
今年开始学习张萌的自律精神,没想到在这里读到一段她的故事。真的当你定住了一个焦点,你会不断在很多地方看到。
说回这次分享,听完后,我觉得,虽然我从来没有试过去讲一本书,但是讲书实际和写作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01 讲书和写作的相同
001有技巧
赵老师在分享中举例说,说书可以用欲扬先抑;借力使力;正话反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等等。比如他开始推荐的陶冶老师讲《传家》的音频,一开始就用了正话反说,吐槽这本书多么不“方便”。
如同写作一样,开头可以用悬疑式、类比或者形象化数据。中间部分,有趣有料,让听众跟着走。结尾,金句升华。和写文章的思考轨迹是一样的。
002有听众
赵老师说要真诚,重要的不是你讲了什么,而是听众听到了什么。同写作一样,要避免自说自话。尤其是“知识诅咒”这一点让我很触动。
所谓知识诅咒,就是一旦你知道了一个信息(学会了一样东西),你就很难想象你不知道该信息(没学会该东西)的情景。也等于说,你读了一本书,当你写读后感或者讲书推荐给其他人的时候,其实里面有很多陌生的词汇、故事,你是知道的,你的观众读者却不一定知道。
反思我自己,写文几乎一直犯这个错误,包括现在的写作练习,我还是在完成个人的表达欲而已。
003有积累
说书和写作,都需要一点一滴的输入积累。赵老师说了一个很妙的比喻,技巧是锦上添花,关键是你还要有自己锦。说书和写作的人,应该都是很喜欢看书的人。我们在学习这两方面的过程中,是不是可以互相转化练习,效果应该会不错。
02 书和写作的不同
那么,说书与写作的不同之处,这里引用赵冰老师在《中年大叔在霸都的分享会上,最后都说了什么》互动对答中的回复。
第一 “说书是使用口头语言去展现,语言是线性的,不能暂停倒带重复,所以一定要逻辑清楚,简单易懂。写作采用的是书面语言,它的手法、用词、风格都可以有很大的延展性,只要读者能接受就行。"
当我开始在线下进行一些即兴阅读分享,或者是感受的表达,我都尝试用三点式来回答。如此,给人有条理、思考深刻的感觉。但是,以后我更应该注意,努力去做到六个字:接地气,讲人话。让听众很久以后,都能记得我讲了什么,真正发挥影响力。
第二 “从听众的角度而言,有的人是视觉型的,有的人是听觉型的,不同的人喜欢吸收信息的偏好不同”。
比如我自己,就觉得看文字更快,而看视频比较花费时间又不愿意倍速播放。目前听音频已经习惯1.5倍速。总之,这三种方式,我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
第三 “从输出者的角度而言,说书的能力要求会更综合,它需要会阅读、理解、整理、画思维导图、写逐字稿、做PPT等;而写作只是其中一项”。
这一点让我豁然开朗。记得在上个月的反思营中,总在强化说我下一项的硬本领是写作,可是老师提醒我,也许我指的是表达。那么表达,更是包括了写作、演讲、说书、上课、分享等各种方式。
今天是复盘赵冰老师的这场分享,有感而发,我看到学习更多的转化途径。
赵冰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开书店、作分享、讲书、教他人讲书、作他人的演讲教练。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正是猫说讲的细分领域中深耕的典范。
读、写、说,一个都不能少。我想某一项做到一定程度,再叠加第二项第三项,做吧,正是此时此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