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焦虑吗
小时候,班里会有这样的学生,每天早上最早来自习,每天晚上最晚回去,平时课间也都不玩耍,一门心思看书做题。结果到最后,成绩却总是中不溜秋,甚至更差。
上班以后,有的人总是能高效完成工作,而有的人天天加班,出来的成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领导看了也觉得他很努力,却不知道怎么总是重蹈覆辙,原地踏步。
眼见到微信微博上,各个大咖晒自己读书学习健身绘画的生活状态,你被鸡血了,觉得自己不能这么废柴,必须迎头赶上。
于是你给自己制定了一揽子计划,得意洋洋,心满意足。然而去做的时候,却总是顾了这头,忘了那头,临睡前,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失落感丛生。这样的循环一直在继续着,而你只能安慰自己,时间不够用。
你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照顾家庭,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听话懂事,丈夫能够多多关心你,为你分忧。于是你开始苦口婆心,各种敦促,各种说教,却只换来他们的不耐烦,是不是有苦无处诉?
你,焦虑吗?
02 现代焦虑感
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努力却没有效果,于是你只能怪自己不够聪明,然后继续风风火火,投身于各种课程学习与活动中,不断努力,又不断重复以前的挫折。
你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了,只是上天不赏饭。事实真的如此吗?
你有没有见过热锅上的蚂蚁,它们团团转,在原地徘徊,怎么也无法逃出生天。其实这就是现代焦虑感的真实写照,越是想努力,越是想成长,千头万绪,抓到一头是一头,最后生活一团乱麻。
那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一再重复,就是走不出这个死循环呢?有没有办法改变呢?
03 思维模式的习惯
李中莹先生在《重塑心灵》里提到,重复以前的无效行动,无法得到新的结果。要改变焦虑的状态,首先你要回归自身,检视自己的心智及行为模式,是否能够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这句话一说出来,你会想,这个道理谁都懂啊,但是我能停止努力吗,那不是会更糟?
这是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习惯性无力,把一切坏的结果归咎于不可控因素,于是就可以逃避责任,逃避思考。
在《思考快与慢》中,作者提到,人脑中有两个操作系统。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系统1的进化历史更长,在感知到危险时,反应迅速而灵敏,因而常常占据主导地位。
那么在我们进行决策和判断的时候,没有掌握一定的框架和信息,我们就常常会处于一种肤浅思考的漩涡中,尽快摆脱麻烦,草草结束战斗。大脑是很懒于深度思考的。
这对应到我们的现实中,就是用努力去摆脱深度思考,只是一味地强调行为上的机械努力,而不去做透彻的分析和决策。你所有的焦虑,说到底只是因为想逃避更高层次的思考,而进行的下意识选择。
运气好一点的话,在某一些时候,你会得到一些收益,但你可能是用十倍的努力才换来那一倍的成果。
04 如何摆脱旧模式
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认定的事实,很大程度上都是你对这个世界所做的假设。
思考肤浅,也就是在错误的假设指导下的结果。如果你一直保持着错误的假设,而不去更新自己的思维,那么你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在《好好学习》中,作者提到,学习临界知识(临界知识: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其实就是用更合理的假设来替代我们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而如果想要我们的思想肌肉更加健硕,让自己思考更深刻而准确,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反思。
你会常常反思吗?你反思的模式是什么?你反思出来什么结果?
你是不是要哂笑我幼稚无知,连这等简单的事情值得拿来说道?不然。很多我们以为懂得的道理,其实你根本就没有真正明白和理解,也不曾认真实践,所以听过的道理都如微风拂过,了无痕迹。
反思中,有一个误区,是我们反思总是针对结果进行总结,而没有对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而这,恰恰是反思的精髓所在,它的实质是修正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假设。
来看看成甲老师的反思模式: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如果你整天看书做题,成绩没有提升,那么你就要反思,你这种努力是否有效,你是怎么学习的,在哪里有失误,而别人是怎样进行思维和学习的,与你有什么不同。
你需要修正的假设是,机械努力,疲劳战术无法带来真正的提升(假设1),科学地规划学习(假设2),或许是更好的方法。那么你需要做的,或许是抓住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不断对底层原理进行内化,暂时忽略细枝末节的知识(行动改变1),又或许是合理规划时间,安排出让脑袋放松,提升学习效率(行动改变2)。
这样的反思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每天或者固定一段时间,你进行试验效果,验证假设,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它会让你发现不适用你的知识误区,促进新的行为和结果,并持续提升效能。
05 愿你得偿所愿
如果你重复做一件事情很久,却仍然没有好的结果,你感到焦虑,别再强迫自己持续行动了,无效的路径永远得不出有效的结果。
不妨给自己留一点空间,战胜思维的惰性,多做反思,多做改变,而不是用一成不变的行为安慰自己,持续处于焦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