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最令自己惊喜的部分,就是最初每天记录自己的改变与想法的过程,尤其是后期翻看自己笔记,自然而然就感到:过去的自己想的还太少;为什么总在同类的问题上纠结呢?哦,原来现在的习惯与行为早在那个时候就要求自己去做了,怎么会拖到现在才实施呢?哦原来那个时候已经开始的好习惯如今对我已经有了那么大心态与执行力上的促进啊…等等。
与过去的思维交流,因为自己对于笔记上的因果关系清楚明了,脑子里甚至还有当时记录的情景,甚至对所记录之事的清楚记忆,那么再理解笔记里的内容便显得更容易;同时,由于有了现在与过去的对比,那么便可以很清楚:过去的改变如今带来了多大的影响;过去的陋习又会对如今的行为产生多少的阻碍;不仅如此,在逐步修正与回顾自己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对自己的认知偏差、对自己的价值观打磨、对自己成长的过程逐渐渐入佳境。
产生这些回顾与心得其实并不容易。如果不是记下来然后反复看,根本不会明白自己过去想法那么空洞无物,比如:总是用“我应该更好一点;或者我要改掉这个坏习惯”来开始,却没有具体的对思维误区的分析,更没有应该落实的具体步骤,更别提对自己情绪与目标的关照;有些自己以为是进步,其实只是思想的“进步”罢了,并没有行动上的落实,比如:总是以为自己看待事物的观点变了,就会立刻产生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忽视了事物作用需要时间这一过程性;有些自己的“预见”自以为是详细的过程,其实只算得上一种愿景,比如:希望能够让所有的知识产生联系,但没有为了这种联系做出自己一点点的尝试,因而就一直停留在思维的设想上,进而没有体会,也就谈不上修正,没有修正,就意味着想法是脱离于真实情况的,因而就不会有更为精准的改变措施。
有了感悟与进步的感触必然是好的,但不可一味沉浸在这种自我世界的虚拟感知,我们需要有更为直观、更为数据化的自我评价。
同样,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需要这种不断地认知更新,且这种对同一领域的认知广度与深度的记录,有助于让我们对自我成长具有更为清晰地感知。
哪里的思考还不全面,比如:同样是心脏组成上的疾病,为什么要分辨心瓣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还有什么其他疾病需要区分吗?
哪里因为实践而有了更为清晰地联系,比如:糖尿病肾病、足病甚至视网膜上的病变,以往只是在书上见到过,但如今可以在临床的护士站监控中见到这些真实的人物,看着他们的病例,一下子就明白了糖尿病究竟对身体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不同的体质又会因其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这些都是我想要接下来去探究的内容。
哪里是重点,哪里和书上的应用相一致,哪里其实很简单,哪里看似简单但实际需要考虑相当多的环境因素…
任何领域,不论我们对其了解有多深入,最起码基本的框架与广度其实是可以在短期内建立起来的,接下来就应当是利用自己的探究能力,加速这种活性知识的积累过程,发展自己的思维,再利用新知不断重塑自己的思维。
这样来看,仍然以胸部病变为例,思维起作用的方式在于:
我需要写胸片,那么最起码要知道什么呢?
————首先要知道的就是X片上的黑影和亮影分别是什么含义吧?哪里是气管,突出来的是血管影吗,肺纹理是会不会被当做病变?哪里其实是正常的影像但容易被视为病变,因此需要注意?
其次,当胸部对应的基本结构了解后,想要往CT上更进一步,那么再具体的胸部结构是什么呢?
————胸廓的组成在CT上是怎么被应用上的?肋骨、肌肉、气管、纵膈、淋巴结,每个部位病变的话CT表现有什么特征?肺纹理上的更为复杂的表现我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描述?
呀,之前那么复杂的肺部病变表现,为什么老师可以用很简单的语言就描述清楚,并且给出了一个这么明确的诊断呢?
————同样是支气管扩张,伴炎症时是什么情况,什么起因与诱因?微观表现是什么?这种支扩和肿瘤引起的支扩又有着什么样的不同?其原理是一样的吗?哪里比较复杂,哪种条件最重要?影像诊断能够给临床足够的证据支持吗?
我需要怎么操作能使CT中的小结节可以更快、更不容易被遗漏?每次诊断结果和老师修改的内容对照后,我是怎样地心情?
看起来问题都很简单吧?不知道这样的思考有多少人在学习或者工作中给予明确清晰地思考,并继续寻找自己的答案,又或者能够思考并运用的人又有了哪些更为独特的感受。
每次寻找到自己的新发现,就真的像是进入了更高一级的世界;每次发现与书上相同的理论原理,或者每当验证了一个思想,会感到无比的兴奋与成就感。这种知识的体验,不就是我们学习过程中最为难得、又最具个人特色最能激起个人兴趣的极佳体么。
我们需要的思维积累,就是这种基于自我理解的对知识的解析过程。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看到的内容应当在我们自己的框架中,以自己的已知为基础,不断发展,不断深入。而不是按照作者的意愿,一定按照作者的顺序来进行。就好像是在园林中玩赏,园林的主人最初建造园林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后人再去欣赏时,不应该是把自己当做主人,让自己与景色融为一体从而享受这种愉悦吗,湖边可以垂钓,柳下可以小憩,抚摸着古老的墙体感受与过去融合的过程;相反,跟着旅行团按照固定路线绕园一圈,我们得到的只能是“今日到此一游”的表浅感受,却无法让自己更深入地体验美景,放松身心,这样的旅行如今都不再会是我们的最佳选项。
找到能被自己用起来的思维
不论是结构思考力,还是金字塔原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我们训练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怎么自我训练都不为过。没有自己清晰总结过,就不会对看到的东西有自己的理解,更为深入的理解;没有具体的总结词,就不会对我们之后要做的项目有更为清晰地规划。
这种刻意练习的范式也很简单:尝试对我们看到的每段知识点的内容都进行一个归纳,或者最初的时候并不是一种归纳,而是自己的感悟的实时反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作者是不是在尝试解释萎缩在不同组织中的表现,还是重在解释不同因素对不同组织在萎缩上的影响?
当这种反馈对我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予足够的指引,我们就需要对知识点进行主动的挖掘。
这段话的重点在于冠心病的并发症,且这种并发症的发生是和微观机制有着各种联系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这种粥样斑块形成过程的理解,而这种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脂质斑块的形成过程以及两种来源(平滑肌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泡沫细胞的形成。
进而,我们可以对其中的最初的类别进行概括提炼:这段话重在原理,以及用科学的实验对原理进行验证说明;下一段就是对病理表现的描述,其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显微镜下的形态、大小、颜色、演变过程作为描述角度,组织自己的语言。
在组织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与感知力,甚至将自己假想为一个微观小生物,穿过层层细胞与纤维层,在收缩又舒张的血管中游动、时而要躲避血小板的冲击,时而要受到小血管的挤压;一旦“看到”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等受体,或者“观摩”一场分子表达的盛宴,真是恨不得自己可以伸手去摸一摸呀!
这种练习非常简单,就是训练自己看到什么就立刻想象什么,从而刻意记忆一些东西;以及看到一段就立刻进行总结。
刚开始的过程就是在挑战自己舒适区的过程,也是脱离惯性的过程(现在终于理解老师那句话:用最快的逃逸速度去学习,因为每一次思维习惯的更新都是在和过去做挣扎,如果速度不够快,很容易又沉浸在过去的思维惯性中)。必然会有着不舒适,就好像刚进入一个狭窄的大巴座位,局促得不能动弹,手不能伸直,脚没法盘着,身子不能蜷缩;或者好像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生被逐步训练位淑女的过程,每一个动作都是别扭,每一个挺胸抬头收腹都是一种身体上的煎熬。可是一旦养成了一种挺胸、脚放平的“优雅”坐姿,并不会再怀念过去的姿势的:一方面原因在于,新的姿势与习惯确实能够帮我们塑造自信与更加美好的形象,这种美的体验以及享受不仅是来源于自己的肯定,一定会有周围人的欣赏作为回馈;另一方面,一旦成为习惯,就真的是重生了,过去的自己就成为了某种记忆,仿佛另外一个人了,也就没有再回到过去的必要,也没法回到过去,否则就又是一番挣扎了。
克服这种思维的懒惰或者形成习惯过程中的干扰的有用方法便是:仔细体会自己想放弃时的感受——一旦觉察自己有了想放弃的念头,或者感到了不舒适,先告诉自己此刻的我正在经历重塑,这种难受是极其正常也是极其必要的;其次,这种排斥与不适应,能不能被自己用其他的想法替代,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解读方式,如果做了这种选择,那么后果是什么?另一种选择又可以带来什么样的平行世界?
刚开始不会容易的,相信我,真的不容易。在没有发现更好的替代的观点或者另一种视角时,想要扭转自己过往根深蒂固的观念实在是困难,新的想法尚未产生,就可能被习惯性的选择趋势拐跑了。但刻意训练这种思维的总结与分析力并非不可能完成的。只需要每次有了惰性时再给自己多一个念头,多一个选择。比如,那么多的知识点占据着极厚的书目篇幅,第一次看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内容被吸收进脑子里,那么第一次就是需要多想一个念头:问自己这几页说了什么,心脏疾病的病理?全都是病理么,有没有牵扯到临床的内容呢?下一次,就可以把精密度提高:这一页讲了什么?心脏疾病包括的心内膜炎、粥样硬化、高血压,这几个分别发生在心脏内膜、和心脏连接的血管,那么是通过压力作用、还是血液内成分的作用,使心脏受到影响的呢?如此长期下去的表现,会不会深入到肺,造成淤血等等呢?
随着这种训练的逐步深入,你可以感受到自己对于临床疾病的认知产生了新的看法,这些不再是冷冰冰的材料与文字,而是你与病患连接的最直接的通道,对的,就是一种打通隧道的体验——将文字背后的深层意义积累成自己的道路,而路的另一头,连着患者的临床感受、对患者的观察结果、甚至是对患者进行的下一步处理。于是,你开始能体会到学习就是应用、实践、对周围世界产生影响的过程。那么这种可以训练的总结力就是一种极具价值的“自我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