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9
首先说明,这篇纯粹自嗨,不喜勿入。因为一个缘起,于是有很多念头出来,想要主记录,难免片面与主观。
那个有条理的自己知道这个话题,如果我愿意,是可以润色成有完整立论与论证,条理明晰文的(也许某天会改一篇,但不是今天)。但本着自己写作的目的,我就是要按照每天最舒服的方式写,今天我倦于写完后梳理脉络加以调整,所以就让它这样乱乱的呈现出来了。
感谢有耐性看完这混乱自嗨的亲。
(写完了全文,在这里加上了这个说明)
自我观察了下自己最近书写的状态变化:前两天有很是沉迷与享受,于是口无遮拦的写了一堆。而到今早,似乎是一个峰尖掉到谷底的过程,连着两天超过一千五百字的自我袒露,今天的感觉是有点儿倦,不太想说了。还在想是否自己要这么随性的不完成作业一下,又在自我批评自己的没有常性的毛病又冒头了。
然后,看到群友文中引用三毛的话,说人要有弹性。对此我特别同意,然后没来由的忽然生出一个疑问:写出那么多潇洒文字的三毛为什么会自杀?!这个引发了我探索和书写的情绪。
本着好奇害死猫的精神,我打开度娘,输入查找:自杀的作家。
然后看到了一个长长的中外作家诗人的自杀名单(名单很长,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百度,我就不列了),瞬间有点儿发懵。
既然那么多推荐说,写作可以疗愈,为什么写作的人会自杀?!
这是我跳出来的疑问。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一些查询与自问自答。
第一,我认真查了什么是疗愈。
然后发现疗愈是个伪命题。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需要被疗愈,并且不断体验疗愈的喜悦。那么我说,那是个假象。真正的疗愈是既不感觉自己有需要疗愈的痛苦,也不会因为所谓被疗愈而喜悦,因为本身我们在世的每个人的每个状态都是好的,当我们觉得自己在自我觉察的状态下,觉得自己无需疗愈就是最好的状态了。
所以写作,不能疗愈,更多的是提升我们的自我觉察。而是否能够提升自我觉察,要看写作的状态是向内的,还是向外的。向内的才是自我觉察,打开自己,看见自己的过程;向外,寻求认同,担心他人如何看,这些念头本身就还在以别人的评判来指导行动,如这两天看到一些爆文作者传授经验的文。我个人认为以所谓爆文为目标的文大多是向外看,以满足读者需求为目的的,虽然商业角度无可厚非,也确实实用,但此类文对于自己的自我觉察作用有限。反而是纯自嗨的文,才是滋养自己的。
此外,自我觉察是第一歩。之后,能否有意识做出共鸣的选择,则是另一个话题。
我只能猜测,很多自杀是作家有了自我觉察,却觉得自己困在现实与精神世界的两难里,只有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其实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是没有选择,真正可以称得上选择的必然有三个以上的可选项。
第二,自我比对了一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我存在不安全感,但安全感也应该是够了。)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不觉得了解自己充分了,但是啥叫充分?我个人认为已经很好了)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我倒觉得太切合实际了,由于还有的不安全感所以还少了点冒险精神)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我是有时满享受一段时间的离群索居的,但也有时享受与人群的喧闹,所以是保持的)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完整不代表完美,所以我自认是完整的,也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这个绝对有)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我有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有时觉得不够好,但也还好。因为我不喜欢违心让自己人际关系更好,而让自己觉得累,所以暂时就这样)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算是吧,虽然某些情绪表达不够顺畅,但是整体挺好的)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我是个基本不委屈自己的人,也与人无害,有时无视某些道德评判,很好了)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什么叫在集体要求前提下?我不懂,也对于所谓集体要求持质疑态度。我觉得自己算彰显自己个性了)
整体而言,自我评估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不会因为写作而有走火入魔之虞。
然后问自己目前写作对于我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读者的意义又是什么?
回答是:
是自我探索与梳理一种方式;
是自我沟通,以及与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
是情绪发现与发泄的方式之一;
是练习新肌肉的方式;
是我喜欢的享受与玩儿。
而对于读者,我希望自己不要有太多预设。如果我的文字触发某些共鸣,引发一些思考与探索就善莫大焉。就像今天,我因为别人文中的一句也许无关紧要的话而引发的这段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