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春节是我过得最舒服也最漫长的一个。因为脚伤,整整35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门也很少出。
我老家在小县城,从深圳回家就是从一线城市回到了四五线小城市。也是从一个年轻人巨多的沿海之地回到了略显保守的中原城市。
家里生活节奏慢,改变也慢。就拿我爸妈来说吧。每次回去,都觉得爸妈变化不大,他们的生活步调已经定型。20年如一日的每天准时上下班,下完班看电视、洗脚、睡觉。晚上偶尔有应酬,但也没以前多了。老爸老妈的看电视范围永远锁定在央视一套,吃完饭基本上就看新闻联播,然后天气预报、焦点访谈、晚间电视剧这样顺下来。稍有不同的是,我爸有了一个华为平板,妈妈有了一个苹果pad,他们会让我们帮他们下载偶尔错过的电视剧。
我的爸爸妈妈不是特别潮的人,尤其是我爸爸,以前对这些新的东西一贯抱有不过如此的态度。记得自己刚知道有微信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东西(当时还不知道该叫App)可以取代短信,所以在自己终于有了智能手机,会用微信之后就推荐给爸爸用。爸爸的手机当时已经是三星智能手机了,但他却不以为然,觉得微信没什么了不起,短信还是不会被替代,毕竟重要节日的祝福短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后来,随着周围人用微信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又不得不用了……印象很深,每次回家,爸妈都会让我们教他们一些使用方法,有些是特别简单的,比如,如何发照片,如何发表情,如何撤回消息等等。有一回,我好奇的问我妈,你同事或者单位的年轻人也不会用吗?您这样攒到过年才知道怎么用不是很不方便吗?为什么不去问他们?妈妈有点不好意思的告诉我,自己是长辈,去问小姑娘小伙子这么简单的事情不是很丢人哪?哦……这下我明白了。当爸妈终于发现某个东西大家都在用,自己不得不学的时候,还有一大阻拦:好面子。在老家学新东西面临的阻力好大……
其次,在家里,不学习真的太正常了,学习才会被看作异类。随着自己的长大,和爸妈的关系越来越平等了,倔强的爸爸终于愿意和女儿讲讲自己的心里话,有时候也说说自己的委屈。我自然是愿意提建议的,但每当劝爸爸多读书多学新知识的时候,爸爸还是一脸不屑,觉得自己都50岁的人了,哪里还用读书。有一次,妈妈还劝我,你现在也工作两年多了,工作稳定,也就那样了,多多关注自己的终身大事吧。自此,学习和进步更是自己的事了。
我自信自己的爸妈已经是通情达理之人,至少尊重我的选择,也从来没在感情方面逼过我。春节和几个好朋友聊天,父母对女儿们的期待不少都是工作稳定,公务员最佳,早早嫁给不错的小伙子就称心了。我的研究生室友,因为感情不被父母接受后,现在又面临顺从爸妈意思考老家公务员还是遵从内心考文学博士的争吵中。我有次和妈妈透露以后或许会再出国读博,妈妈说,只要出国还回来,结了婚以后想干嘛干嘛吧……
总体感觉:女生研究生毕业后再去继续读书,父母的认可度就不太高了。
在家里的生活,可以缩为一个字“熬”。按着既定的顺序走,一天总是很容易就溜走了。人在这种环境中也是很容易懈怠的吧。
深圳的日子是焦虑而多变的。
虽然说,我在深圳的工作单位和岗位也是特别稳定,充满了重复性,如果不跳出同事的小圈子,单位氛围和生活在小城镇是没多大差别的。但是深圳本身却给了我很大的刺激。比如,毕业两年半以来,亲身经历过深圳的房价冲上云霄。没房的焦虑和有房的怡然映射到很多身边故事里。住房这种基本需求对人的冲击,是一种劲儿,无论处在哪个阶层,都激发出强者的勇气,也让弱者看到自己的懦弱。强者正视自己,弱者选择逃避。无论那种选择,都是改变,改变就会产生不同。另外,深圳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举亲身体会的事情。去年新开通了3条地铁,沿线自然又带动起不少商业、地产。14年,我刚来深圳时候常去的皇庭广场尚显清冷,去年再去,已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了。再者,我认识的好多人都是自愿从体制内走了出来。比如,单位请的跑步教练,从某有名国企出来创办了自己的运动工作室。在绘画小组认识的老师,从电视台辞职做了自由职业者。太多了……如果说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让我特别佩服,那就是把自己的命运完整交到了自己手中,不愿意为依赖一个体制而付出自己的宝贵时间。
这个地方,更新极快。刚上映没几天的电影,不及时去看,很快就下映了;你刚知道摩拜单车,第二天哗啦啦就出现在自己家小区门前一大排;突然大家都去健身房啦,好多人都跑过马拉松啦……层出不穷的新话题被大家追捧,扩散速度极快。好多时候都觉得自己要赶不上这个城市的发展速度了,焦虑感随之产生……
可是现在,吃完午饭,用中药泡脚的一个小时里,阳光慢慢走着,我又开始想念那份焦虑了,想在焦虑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