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边跑步,边听得到APP的音频时,突然在一篇文章中听到这么一个观点“我们学习就应该学习最底层的知识”,当我听到这么一个观点的时候,突然让我脑洞大开,眼睛一亮,我越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有道理。在我看到很多所谓的厉害的人,在遇到同样的现象,他们就能够从最底层知识角度,来思考问题,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比如说,上次我遇到一个朋友,就比较牛,这段时间杭州房价在涨,很多人会分析房价涨的原始是因为那些炒房团把房价抬高的,而我的这位朋友确说,那是因为杭州地区地块比较稀缺,再加上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杭州,人口密集等原因造成的。我的这位朋友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的。
再比如说,昨天我和妻子到同事家拜访时,她在买房子的过程中,在提到怎么样和中介工作人员谈中介费时,她是如何从2万中介费谈到1万的中介费的,因为她知道所有中的中介所的信息都是透明的,一旦这个房东将自己的房子在另外一个中介所成交时,和她所谈的这个中介所就没有机会谈成这笔生意,相对于这个中介来说,就一分钱也没有。
并且在谈到买房子的时候,在中介面前,她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其实心理上是很喜欢这套房子,就说她老公喜欢另外一套房子,说出这套房子的毛病,不喜欢这套房子,进而以这个理由让中介销售人员减少中介费。妻子的同事是学习心理学的,她很能够揣摩销售人员的心理,理解中介销售人的需求,她和我们分享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要营造一种气氛,让销售人员着急,我们不着急的气氛,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有机会将自己的中介费降下来了。
分 析
在前天的文章中,我提到一个概念“认识升级”,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谓的牛人,不是他们天生就非常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升级了,也就是他们能够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在我们每天瞎忙的时候,每天打游戏,追求感官性快乐的时候,他们能够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的学习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就如前面两个朋友一样,一个是在业余时间学习经济学,一个是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我学习那么多理论的东西,有什么用呢,况且在生活中,我又用不上他们。但是我确觉得,一旦我们知道了这个社会最底层、最核心的东西,比如说心理学,经济学,沟通类,脑科学等知识时,这些知识就相当万金油,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可以使用。就拿脑科学来说吧,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方的行为,分析对方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对方是如何思考的,进而根据这些底层信息做出反馈或决策。
特别是活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非常浮躁,都想将别人的方法拿来就用,根本就不想去思考,而思考这个东西,不是你想思考就思想的,而是需要在你大脑中,不断的吸收我们没有接触过的,最底层扥知识。也许这些知识,不能直接告诉我们具体的方法,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当这些知识在我们的大脑中积累的越来越多时,它们就会在大脑中发酵,形成一定的链接,一旦我们想做出某些行为,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的时候,我们的大脑自动调出这些知识,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只要方向对了,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会慢慢的找到合适的方法。
我的故事
我知道这个道理时间并不长,我也在不断的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我感触特别深。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我每天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孩子,要与他们打交道,必须要学习心理学,脑科学,沟通学等知识。必须要知道我们的每个人的身上的肉球,占体重不多,耗能量是所有器官最多的大脑的运行规律。进而根据这些规律来引导孩子往更好的方面去发展。
比如说,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我就非常重视分数反馈,我将学生各种表现,用分数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在每周二班会课上,我会让班长将每个同学的分数报一遍,然后,我会根据这个分数,对表现好的同学大力表扬,对表现差的同学进行,警告提醒。将分数上墙,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这个分数。我的这个招数,就是从超市管理中学来的,因为人性的特点就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做一件事情,都是期待外界给予一个反馈,然后我们人类会根据外界的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
再比如说,在沟通方面,在和学生沟通时,我也会利用人性的特点,前段时间,我写的《说话得有前奏》文章就提到这个观点,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期待外界对我们认可,我们说服对方,不是我们要将自己的观点压给对方,而是要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突然直接观点上上了一个台阶,认知上有个升级,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有些时候,我们班级的任课老师对我说“戴老师,你对你班级凶一点嘛”,我是非常不认可这个观点的,特别是初中生,他们现在有自己的思想,虽然在表现上对你批评不吭声,但是当你说他们的时候,他们心里上是不认同你的观点的。
总之,有的人很会学习,我非常欣赏,但是我非常强调的,我们不能仅仅学习方法类,也就是学习怎么做,我们更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要学习“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多学习“道”。
学习就得学最底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