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之读书笔记

01时间之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活在“全部的现在”

从当下出发,联结过去与未来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每个人每天拥有相同的时间,可对待时间的方式却千差万别。而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看待时间的态度

1. 茫然的

2. 焦灼的

3. 无助的

4. 随意的

5. 投机的

那么,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

向孩子学习“郑重”的态度

对于这个问题,民国时期的大学者梁漱溟先生曾以两字作答:“郑重。”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郑重的态度既不急功近利,也不消极避世,它更像一个孩子所常常持有的态度。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不同场合,不同的时间视角

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提出用“时间视角”这一概念表示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他发现,根据不同的时间视角可以划分出五种人:

第一种是积极过去视角

第二种是消极过去视角

第三种是享乐主义视角

第四种是以宿命的观点看待当下的人,即具有宿命论视角

第五种是习惯往前看、为未来谋划的人,这种视角被称为未来视角

津巴多建议不要维持单一的时间视角。因为这五种时间视角里每一种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各自的缺点,所以最好采用混合和折中的方式: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少采纳负面作用明显的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并且,在采纳前三种视角时还要“随需而变”,即根据不同现实场景加以灵活选择。

由当下向过去与未来延伸

同样研究时间视角的瑞典心理学家林德沃(Lindvall)提出,具有平衡式时间视角的人,在内心具有一种“延伸的当下感”(extended now),既可以“从当下来审视过去”,也可以“视未来存在于当下”,他应具有囊括“过去”和“未来”的包容性。

1.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

2.严肃地对待时间——审慎、郑重地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

3.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

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位思考;

5.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并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具有意义;

6.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7.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视角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序;

8.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

9.视未来存在于当下——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10.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更有行动力。

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

如何解决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的冲突?

对人生来说,“五年”意味着什么?

“五年”意味着你可以去精熟一门可以傍身的技能,或者在一个学术领域完成系统性的知识储备……它意味着你可以去思考有没有可能坚持做好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甚至把它做到极致。

如果你想走出不一样的人生,做一些不一般的事,那么以五年为期,你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做出持久而坚实的努力,你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人生增量,完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如果把五年作为做成一件事的时间跨度,那么也意味着你需要忍受头几年的挫败、煎熬和孤独,乃至别人的误解、嘲笑和攻击。

两种未来视角下的思维差异

有研究时间的心理学家把未来分为“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而“五年”恰巧是一个典型的远期未来的长度。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事件,会形成不同的心理表征,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应对,也就是说,存在两种未来视角。面对问题时采用这两种视角各有利弊。做远景规划时,人们通常会着重考虑目标的价值和意义。从价值和意义来看,这些远期目标的设定并无不妥,但是往往会缺乏可行性。而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人们会较多考虑事情的可行性和实施的步骤。但这种思路也存在副作用,就是它会让我们倾向于去做可行性更高、更容易实现的事,而回避更有意义同时也更具有挑战性的事。

如何解决生活里两种未来的冲突?

“近期未来—远期未来”的框架可以用来分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不一致甚至冲突而导致的。要想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两个策略:

1.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2.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我们总是在重复地抓起沙子

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

1.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我称之为“收益值”。

2.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

半衰期最早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医学中,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1.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2.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3.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4.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少做短半衰期事件

在沙坑里,我们总是一次次地把沙子抓起来,但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尖滑下,我们不得不重新来过。即便这个过程重复再多次,我们还是得到相同的结果。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但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

选择无能:就是指我们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

执行无能:就是指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

而这些状况,都可能用一条简单的行动规则来改善,我称之为“采铜法则”: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

1.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2.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我们需要应对的事情多到数不胜数,到底如何判断这件事情是长半衰期还是短半衰期呢?

1.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与药物的半衰期类似,一个事件的半衰期也有个体差异,也与具体完成这件事情的方式有关

2. 其次,有些收益本身就具有“长期保持”的属性

对长半衰期事件的一个不完全罗列: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积累可信的知识

训练实践技能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提升审美品味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保持和促进健康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获得高峰体验

我们为什么要多读经典?

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在这篇文章中,他这样定义经典作品:“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随后他又写道:“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林迪效应”是指:“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

辨别生活中的信息噪音

辨认“信息噪音”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记述历史的三种时间尺度:

1.最长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一个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2.中等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因素;

3.短时间尺度,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关注的具体的历史事件。

如果用这种变换时间尺度的方法,去评价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从原本追求“即时兴奋”的信息模式切换到追求“长久受益”的信息模式,就不难把那些“噪音”辨析出来,并且过滤掉。你主动过滤掉的信息越多,也就意味着你越有富余的时间、精力甚至脑力来寻找和领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快”与“慢”的自由切换

为什么我们的时间永远不够用?

正如历史学家帕金森提出的帕金森第一定律: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

时间管理,让我们越来越快

时间犹如一套严苛的规则,规范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芒福德认为,工业革命中最关键的机器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

我们原本就是因为快而痛苦,可时间管理却教我们如何更快。

无怪乎计算机科学家侯世达(Douglas Hofstadter)在其名著《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侯世达定律:“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社会学家鲍曼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液态的”(liquid),是一个流动的世界,在这个社会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处于不确定性中。

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在工作场合和生活场合采用不同的时间视角,也正是平衡时间观所提倡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是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时尚专家弗洛克在一本名为《享乐主义手册》的小册子中给出了很多让生活慢下来的建议,这里列举几条:

找一把公园长椅,坐下来,观察生活

躺在吊床里看星星

散步,不要方向

在完全静寂中看一本书

在阳光下小睡片刻

在烛光中洗一次澡

睡到自然醒

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

时间的“快”和“慢”也常常对应着时间的“深”和“浅”。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事业与生活的秘诀,无外乎就是处理好时间的“快”与“慢”、“深”与“浅”的关系。

02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

从终极问题出发

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是多年的好友。盖茨曾回忆说,他第一次见巴菲特时,发现巴菲特的日程表稀稀疏疏,几乎是一片空白,感到大惑不解。巴菲特解释说,必须擅长说“不”,以便于去做那些真正特别的事情。盖茨觉得这是巴菲特教给他的重要一课。

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并不是对比所有待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

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雷教授所说:“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在《成功是道选择题》一书中,雷教授讲述了他自己以及他的很多学生,因为处处以最高目标为原则而达至非凡人生的故事。他所说的“最高目标”,并不是指那些可以被度量且数量力求最大化的目标,而是指从整个人生来看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这个目标反映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那个“巴拿马”。

在现有格局上,向上走一步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1.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

目标: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眼界: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实际上这类人并无稳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和说服,因而经常大喊“毁三观”。

2.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

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眼界: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3.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

目标:“理念人”(man of ideas),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地,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这类人的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埃尔德什。

4.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

我们无须期望自己能一步登天,一下子就拥有史怀哲这样的精神高度,也未必一定要像理念人那样为人处世,以追求真理为目标,毕竟我们大多数的人还是平凡的普通人。而我只是希望你能在自己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再稍微往上走一步,能够看到一点更大的天地。

当然,我们无法期望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对有些人来说,这个过程只是一瞬间的顿悟;对更多人来说,它也可能是一个曲折和反复的漫长过程。但不管怎么说,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种种选择时,如果我们拿出一点勇气,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

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我们是如何走入两难困境的?

当我们陷于某个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其结果是,我们通常只是在两三个“可见选项”中去做决定,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可见选项:从我们的个人经验和当前情境中自动产生,显而易见,无须主动探索和发现。

可能选项:指未被发现的潜在可能性,来自与我们关联的未知世界,或者已知事物的深层信息,需要我们主动探索和发现。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四种最普遍的隐含假设

第一个典型的隐含假设是“赛道假设”。

第二个隐含假设是“低关联假设”

第三个隐含假设是心理学中讲的“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

第四个隐含假设是“零和博弈”。

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

僵化的教条应该被新的更为灵活的思维框架代替,这种框架应该具有比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为更多的可能性开辟空间。

第一个框架是“目标悬置”。

第二个框架是“能力嫁接”。

第三个框架是“特性改造”。

工作是否也可以变得活泼、主动而享受,爱好是否能不单单是消遣而也具有工作一样的严肃成分呢?这就是“特性改造”。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大多数的智力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都有一定的掌控权和自由度,工作并不完全是由组织分配和决定的,而是具有充分的弹性。

只有当你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时,你才会渐渐发现以前没有窥见的门径,发现之前未见的妙处。

永远不要放弃寻找“第3选择”,因为最好的选择,往往来自在更高目标指引下的我们的创造。

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

选择太多怎么办?

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在《流动的时代》一书中写道,当代社会与过去的一个不同点是,过去人们常常因选择极其有限而痛苦,而现在人们常常因为选择过多而痛苦。

“精细化(elaborate)思考”

“拇指原则”(rule of thumb),它是指由经验形成的、只考虑少数因素的简单规则。

人生是持续而已反复的构造

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不要因为预设规则,而放弃个人追求

珍妮·苏克《我想看到的世界》在书中反复鼓励年轻人“去发现和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不是追寻“某种预设期待的轨迹”。这种现实的选择困境,可以用决策心理学中的“规则遵循理论”来解释。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在作出一个决定时,往往是基于自己的身份,并依循自己身份所应遵守的规则来进行判断,这种做法使个体的行为与周围的社会情境可以更好地适应,所以称为“适当性逻辑”。

我们可能更多地会想“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们只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擅长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现在是谁,已经是谁”,而不是“我未来是谁,我还能是谁”……于是虽然我们在做选择,但又好像我们只是在做一些注定要做的事罢了。

重新选择,并不用全部推倒重来

校正假设、重新选择的过程被称为“建设性的改变”

内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一般来说它是连续发展着的,绵延在人的一生之中。而外职业生涯包括人的职位、社会角色等,往往会受外部机遇、生存境遇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化和转折。

03即刻行动

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不管怎样,只要开始就好

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把“未完成”变成“已完成”

一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

对一个个体来讲,他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产品”这个概念的内涵:

1.“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2.“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3.“产品”不是创制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而要能被其他人使用和检验;

4. “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5.“产品”也是一种媒介

我们离“精益创业”(MVP)并不遥远,一旦你明白它的益处和价值,你就应该马上行动了(好吧,现在就可以把书合上)!但如果你还在犹豫迟疑,那多半是还有一些心理层面的阻碍拦住了你。

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

著名管理学家明茨伯格在研究企业战略时曾提出过一个“匠构战略”的观点,他认为企业总是预先就制定出一个完美的战略然后严格遵照其执行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企业更应该一边行动一边形成和修正战略。

把批评当作一种信息对待

精益创业中,拿出最初的最小化可行产品还远远不够,这只是开始,之后的进程就是不断地获取反馈并在反馈中进行优化。如何处理外界的反馈也是一门艺术。大致来说,可以把外界反馈分为三种:正面肯定、否定和批评、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成熟心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能不偏不倚地、公正地对待自己的和其他人的意见,既不故步自封,也不附和盲从。

对产品不断修正

所以以精益创业的方式去走向人生的成功,便要做到这三点:

1.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 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3.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

“核心思考区间”的工作不可中断

“任务转换”(task switching)也可以算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课题了。心理学家早就发现,当从任务A转换到任务B后,执行任务B的绩效要明显比非任务转换条件下执行B的绩效差,这个差异称为“转换损耗”。如果说多任务工作有什么技巧的话,那么就是“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这个技巧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有效的剖析,区分出“容忍中断”的部分和“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然后用可保证的相对完整的时间去进行那些“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为此我提出了一般任务分解的“三明治模型”(见图3-2):

设计PPT的架构:即你要分析你的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以及兴趣点、关注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你的内容以及展现内容的顺序,先讲什么,占比多少,再讲什么,占比多少,以及讲的时候采取什么风格、策略,然后PPT的架构就出来了。

这个过程就是该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思考,非常专注地思考,你需要的工具,仅仅是一张纸和一支笔(你需要把你的灵感快速地记下来)。

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

这个方法背后暗含着这样一个逻辑:当我们不得不对一个任务进行分段处理时,我们不需要机械地按照任务的一般顺序来切分,而是按照这个任务所涉及的认知复杂度和认知类型来切分。

如何理解按认知类型来划分呢?

认知类型指的是我们头脑加工信息的不同方式,比如我们处理语言文字时是一种类型,处理视觉图片时是一种类型,进行数值计算时是一种类型,判断空间和位置时又是一种类型。当不同认知类型进行切换时,人需要重新进行调整,这样任务的转换损耗会比较大。

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

图层工作法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可以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不同“图层”的工作由于性质不同,所以需要的资源是不同的,当你可以依次完成各个图层的工作时,你就可以依次调用不同的对应资源,而不需要在不同的资源间穿插切换,这样你的工作效率就可能更高。同时,它的另一个好处是,提示和方便我们为作品附上更多的图层,以增加作品的层次和厚度。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所说:“写一篇好散文要经过三个台阶,一个是音乐的,这时它被构思;一个是建筑的,这时它被搭建起来;最后一个是纺织的,这时它被织成。”

三行而后思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行动先于思考的价值

天才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的回忆录《时间之线》是一本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书。布鲁克自称从来不读什么戏剧理论,他年轻时拜访前辈大师布莱希特,听他讲离间理论也是兴味索然。这种从个人经验中飞升出来、超越此时此地的思考,促使他成为一名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大师。这让他在行动中反思,如何在“干预性的拍摄行为与摆脱控制的自由视角之间建立平衡”。

行动科学的另一位大师唐纳德·舍恩认为,“三思而后行”并不一定正确,很多时候甚至可以是“行动先于思考”的,因为“人们的机智行动是高度技巧及复杂推理而形成的,而其中绝大多数又都是隐性的”,因此在行动之后反思,可能会反过来发展我们的认识。在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看来,我们行动中蕴含的知识属于不易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他还认为,知识创造的过程,其实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

我们应该如何去反思?

在做完一件事后,我们应该怎么反思呢?

1.信息

2. 预期

3. 结果

4. 进度

5. 工具

6. 情绪

7. 阻碍

8. 优势

9. 缺憾

10. 意义

及时反思,梳理反应链与意外现象

1. 保证及时性

2. 梳理“反应链”

3. 关注意外现象

意外结果也许并非本身有多特别,而是在于它落在我们原有的认知之外。因此关注意外事件就是打开我们认知局限性的方法。在反思时,我们应刻意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克服原有的思维惰性,通过理解意外来拓展认知和行动的边界。

04怎样的学习,才能够直面现实

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

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

主动建构知识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视角来看,提问在学习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分析一下不经提问的学习是什么样的:

1. 订立计划

2. 实施学习

3. 回顾和整理

以既成知识为核心的学习,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他们把外部的知识经过消化后搬运到头脑内部,只不过完成了知识在不同载体间的传递。这种学习中,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精确性、完整性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乃至困惑,却可以被搁置起来,不闻不问。

也许很多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我为什么要看这本教材或者学这门课?是因为它现在很热门,大家都在推荐,还是根本没考虑过为什么,只是隐约觉得对自己有用?我在标注重点以及记笔记的时候,是依凭什么来判断哪些值得记、哪些不值得记的?有没有依循某一个特定的标准还是只是凭感觉?我在学完之后积累下来的很多知识,是不是还是不知道怎么应用,而只是增加了一点点掌握知识的满足感?

这些疑问对教育心理学家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他们一直在研究和反思这类学习模式—— “直接传递模式”,即认为学习就是简单、线性的“传递—接收”的过程,学习的目标只是用静态的知识把头脑装满。他们认为,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式”的,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打开新旧知识之间的通道

这里就引出一个关键的命题,问题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于已有知识的地基。因此,我们对新旧知识的梳理和反思就特别重要。因此,我们不妨多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探究下去

由问题引导的学习就是基于探究的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琳达认为,提问的关键,是提出现实场景下的、可能具有开放性解答的问题,而非一个纯理论性的、封闭性的问题。

没有问题引导时,可能我们常常只是零散、随性地去涉猎学习材料,去捕获一些不相干的知识。这种学习的结果是得到一盘知识的沙砾。而在问题牵引下的学习,则是连续不断地构筑着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它们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连缀在一起。

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

通过解码,深入事物的深层

法国当代建筑大师让·努维尔讲,他的建筑启蒙是从他八岁时移居到萨路拉小镇的一座17世纪的贵族宅邸开始的,这座建筑的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美感让年幼的让·努维尔着迷,并萌发了他对建筑的思考和迷恋。后来他回忆说,这个幼年经历,使他“形成了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就是经常去深入观察并探索事物的深层含义”。

解码的基本规律

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系统

对信息材料的解码,需要用新知识来解构旧知识,是新旧知识碰撞和融合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家把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人士,分为“常规型专长”和“适应型专长”两类,其中具有常规型专长的人具有一个基本固定的知识系统,可以以很高的效率把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材料按照已有的框架进行分析,而具有适应型专长的人则可以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地“进化”,通过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展来适应问题解决的需要。著名哲学家怀特海在《思维方式》一书中说,“理解的推进有两种,一种是把细节集合于既定的模式之内,一种是发现强调新细节的新模式”

深度学习:不止了解,还要知晓

对学习者来说,是否善于对信息材料进行解码决定了对知识的掌握效果。教育心理学新近的观点认为,对某一事物的知识掌握,应区分了解和知晓两个层次。

寻找解码的入口

我们如果想解码,也要去寻找那条“入口”。我这里给出三个寻找入口的路径,供大家参考:

1.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2. 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3. 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技能,才是学习的重点

你能够调用的知识有多少?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做中学。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操练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

知识操练的三种方法

对于知识的操练并非全无章法可循,在“知识技能化”的理念之下,我们至少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

1.写作式操练: 因为一篇文章要被人读懂、要把人说服,需要缜密的思维、清晰的表达和翔实的依据,这些都要求我们对知识的编码和组织达到一个相对高的水准才行。

2. 游戏式操练

3. 设计式操练: 所谓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设计”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定义: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因此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米奇·莱斯尼克(Mitch Resnick)教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学习螺旋(learning spiral)模型,认为创造性的学习是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和想象的螺旋式循环。

总之,知识的操练,既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分离的知识,难以解答真正的现实

让不同的知识发生化学作用

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甚而至于,当异质的素材堆叠在一起时,仅仅是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水面

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从融合方式上看,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如果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古今中外的许多智者,常从这三类融合中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1. 迁移:生物化学家伯纳德·布罗迪(Bernard B. Brodie)博士被誉为药物代谢之父,他的一项突出贡献是发明了可以判断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甲基橙测定技术。

2. 印证

3. 互补:互补式的知识融合,是指我们可以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的视角下的论述,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对这一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从上面所举的三种融合类型中可以看出,将知识进行融合的关键,是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在表面上不相关的知识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间隐含的联系。

05向未知的无限逼近

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人的大脑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

大脑需要“断舍离”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简化思维意味着我们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更要简化我们一直思考着的信息。

如何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

一些实用的建议:

1.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2. 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3. 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4. 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

适度的简洁,意味着更丰富的内涵。但是简洁并不是简单。美国建筑大师赖特说,乏味不是简洁,简洁并不是要求一味地删减,而是某种合理的“适度”。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深入的了解,找到那个正好的“点”,可以映射出最多的内涵,那就是简洁。

所以关键点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深入的了解”,做到这一步,是一切简化的前提。以这句话为标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探索简化思维之道:

1.基于深入了解的“删减”:把任何不必要的东西去掉

2. 基于深入了解的“浓缩”:把丰富的信息浓缩并灌注进一个“小容器”中

3. 基于深入了解的“模式化”:找到共同的模式在现象间建立联结,并加以压缩归并

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

让潜意识为你工作

用足够多的资料“喂养”潜意识

詹姆斯·韦伯·扬(James Webb Young)在讨论创意思维的经典之作——《创意的生成》一书中,介绍了产生创意的五个思维步骤,其中潜意识思考就占据了核心的地位:

1. 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2.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终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形状

将思维转化为图像

人的大多数思考过程都是隐蔽而不可见的,我们只是在头脑中想,却很少将它们外化出来。而“图解思考”指的是用画图的方式来直观表示出我们思考内容,这有利于我们对所思考问题的解答。

突破工作记忆的限制

工作记忆有一个特点,就是它能同时处理的信息非常少,与工作记忆极为有限的容量相比,一幅图可以包含的信息就太多了。人在观看图像时,对图像中信息的处理是并行的,因此可以接收足够多的信息。当头脑中回忆或者构想某个图像时,会形成视觉表征,人在处理头脑内的视觉表征时也会采用与观看眼前图像类似的方式。所以借助图像观察和视觉表征加工,我们可以非常高效地处理信息,这对解决复杂问题有明显的帮助。裴斯泰洛齐非常重视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他曾经说过:“视觉理解是教导如何正确判断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爱因斯坦曾这样概括自己的思维方式:“我写下的文字或者说的话,在我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好像并不起什么特别的作用。真正对思维起作用的好像是一些符号和一些或清晰或模糊的图像,它们会自动地在头脑中复制、组合。”

一张思维的图案很可能无法像语言表述那样去传达十分精确的意义,却能够激发起人们的直觉思考。这种直觉思考能引发顿悟,帮助人突破思考的瓶颈。

图像也参与思维的推进与创造

把思维转化为外显的图形,为我们的思考扩展出了一个更大的空间。用纸笔构建探索空间的方式,让整个探索过程是可见和可变的,方便思考者去自由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直到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一个可以供思考者自由探索的空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复杂问题的解决或者复杂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人们很难一开始就找到一条正确的航道,而是必须在反复的尝试、摸索和试错中,通过不断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测试,才能逐渐让问题清晰起来。

根据情境选用合适的图形

图解思考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所思考的内容本身,自行创造或设计与其相匹配的图形式样。也就是不拘一格,没有一定之规。很多人都喜欢使用思维导图,但它只不过是千千万万种图形结构中的一种。很多问题的情境,思维导图未必是最适合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能够经常从具体的思考情境出发去构想相应的图示,那么我们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表达概念和想法的常用图示类型主要分为两类:

流程图:

1.线性流程图

2.循环流程图

3.复合流程图

4.系统动力图

结构图:

1.层次结构图

2.交叉结构图

3.组合结构图

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答案

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周密思考

一个人思考问题的周密程度是个人思维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周密地思考问题很不容易,有几个原因。

1.我们总是偏好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甚于抽象的信息,即我们的思维和决策更容易受少数特殊事件的影响

2.“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也就是人一旦形成对某个问题的看法,那么接下来就往往只是在佐证这个看法,只关注能证实这个观点的论据,而对相反的论据视而不见,因此就无法从反面来考虑问题。

3.每个人受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必定会存在思维中的“盲区”。

总的来说,人在思考时可能会有很多毛病,会被生动的个案吸引,会固执地捍卫自己的观点,还会对自己的未知领域毫无洞察。为了克服这些毛病,我们需要一些“工具”,来为我们的思考提供某些框架结构,或是提供某些支撑,我们把它们称为“思维脚手架”,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的思考更自如地伸展开来。最常用的“脚手架”是矩阵和清单。

简单的矩阵,发现更多思考的盲区

矩阵是指不同维度组合的直观化显示。利用矩阵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对问题进行不同维度的分解和组合,进而提升问题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乔哈里窗格”

“形态分析表格”(morphological box),也被称为“创意表格”,是一种非常适合多维度思考的、激发新创意产生的有效工具。

无限穷举,不断地扩展思维

清单是一种“强制思考工具”,当你借助清单进行思考时,你需要逐一检视清单中的每一项,并将其与标准指标进行核对。

下面我列出了一份关于清单优点的清单:

1. 清单是知识传递的一种高效方式;

2.清单可以减少遗漏;

3.清单可以减少信息的冗余;

4.清单可以将不同质的事物罗列在一起,只要这些事物在某个方面具有一致性;

5.清单可以作为行动指南,它本身就是一个可操作性的工具;

6.清单可以规律性复用,因而可以用于培养行为习惯;

7.清单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固定模式,可以使思考过程抵御情绪化或非理性因素的干扰;

8. 建立清单非常简单、快速;

9. 清单具有无限扩展性,可反复完善。

06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不断优化你的“努力”方式

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

在心理学家眼中,“才能”(talent)被定义为“自发地重复出现且可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情感或行为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玛利亚·梅耶斯(Maria Meyers)和同事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总结了有关才能的四种典型观点,画出了一张四象限图

没有突出的长板最危险

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基于岗位要求找出最具有相应能力的人,而忽略他在其他方面的弱点,也就是说,一个员工具备突出的优点比他没有明显的弱点要重要得多。

专注在一个领域走到最后

莫舍把毕生的经验总结为这样一段话:“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你是“差不多先生”吗?

绝不苟且,才能做到极致

不需要凡事追求完美

在《反脆弱》一书中,塔勒布用“脆弱”“强韧”和“反脆弱”的三元结构来划分世间万物。

杠铃策略,就是同时采取两种极端行动,一方面,也就是在大多数投入中,采用能够抗拒负面“黑天鹅”风险的强韧结构,也就是专注在一个既定的领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拿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鹅”事件的机会。

挑战是设计出来的

不断为自己设计“必要的难度”挑战

高难度挑战,激发无限潜能

人是需要一些挫折、失败或者高难度的挑战来刺激的。如果总是一帆风顺,就会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肯出来,潜能就无法被充分地激发。从这个角度来说,挑战和才能是相伴相生的,没有足够的挑战就催生不出杰出的才能,而越是具有杰出才能的人也越有可能接近高难度的挑战。

为自己的学习增加“必要难度”

不仅对于创造性,对于学习能力的激发,有挑战的任务也是非常有效的刺激物。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你对知识和技能的“提取练习”,而“提取练习”的效果可以用“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来衡量。

不痛苦地坚持到底

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兴趣

意志力只是一个神话

如果我能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带给我的丰盈感和满足感超过了我的所有付出,一定是这件事日日夜夜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欲罢不能,一定是这件事唤起了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也就是说,赐予我力量的,是激情的驱动,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

因为努力而热爱

一是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

二是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

三是增加互动,变单向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这方面,冯唐读史书是个很好的例子。

把被动的事变成主动

当代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自我决定论”,说人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分别是自主的需要、能力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人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和愉快地工作和学习。其中自主性非常关键,自主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出兴趣。

07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

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学渣”与“学霸”都不是好选择

做一个主动探索的学习者

标准化教育的风险

对一个大学生来说,严格遵循学校安排的教育计划有很大的风险。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高校中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赶不上社会整体的前进步伐。

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他说美国的学科细分、固定课时、标准划一的教育制度是从18世纪的普鲁士人那里迁移而来的,近一两百年来没有任何根本性的革新。

回看我们国内,这种标准化教育的弊端更为明显,它使学生成为一个个没有个性的人,一个个只知道被动接受知识而不会主动探索知识的、丧失了好奇心和冒险欲望的个体。

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

让自己从一个“学习者”的角色变成一个“探索者”的角色. 探索者当然也是学习者,但他除了通过学习来掌握现有的知识外,他还要进一步深入地探索,突破教师、教材、课程计划给自己的种种限定,建立自己独特的研究轨迹,去拓展和发现一个更开阔也更深邃的世界。那么,要一个大学生成为一个主动、自主的探索者,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 利用好本校的平台资源

2. 善用互联网的优质教育资源

3. 主动试错

4. 了解和评估自己智力资产的价值

5. 以完成具有创造力的作品为目标

从“游乐场”到“荒野行动求生”

怎样从大学走向社会?

真实的世界没有说明书

如何求解现实问题?

1.正确地认识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别人的问题表述。

2.必须养成主动思考、先行分析的习惯

3. 继续独立地思考,但是你可以在希望比较大的求解方向下,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联的知识,此时你需要快速筛选和学习新知识,甚至需要不带偏见的、尽可能多地寻找各种可能有益的知识,也包括与他人交流意见。

4.在结合知识以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试着提出一些假设性的理论或者模型。

5.你提出的理论必定需要修正,这时你可以用你的理论去尝试解决问题,也可以试用于各种扩展情境,如果发现其bug就立即修正。

6.但由于理论毕竟是对现实的抽象,所以你还需要去关注各种细节性的问题,去通盘考虑现实情况,去穷尽和评估各种因素,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完备的解决方案,来彻底解决这个复杂的现实问题。

7.通常解决一个难题的方案是非常巧妙的。

在荒野求生模式下,你还必须了解,与思考和发展“理论”相比,解决现实问题有如下不同之处:

1.理论问题通常事先构想出一个理想的环境,把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加以屏蔽,因此变得比较“单纯”;而对于现实问题,你必须同时考虑方方面面复杂的因素,罕有简化的方案。

2.理论问题最初源于现实,但会渐渐走向自我生长的轨道,有可能离现实越来越远,最后变成学术圈里一小部分人的自弹自唱,与外界隔绝;而解决现实问题时,必须时刻思考人们此时此刻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为真正的价值而战。

3.很多学科的理论探索,通常会寻找和分析那些一般的、普遍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受限于科学研究对于“重复”“可验证”的严谨性约束。

4.现实问题的另一个特征是,它常常瞬息万变、变幻莫测。

独特性,就是最好的竞争力

请坚持你的与众不同!

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取代

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在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蒂尔认为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因为每个人都在学校里接受过长期的教育,被灌输了许多被普遍认可的知识和想法,要形成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而蒂尔就是要寻找这样独特的人。

他认为,创新分两种,一种是从0到1的创新,也就是创造出之前完全没有过的新东西,比如iPhone的发明就是这样;另一种是从1到N的创新,这种创新只是水平上的进步,比如iPhone诞生后,其他科技公司生产了效仿它的其他类型的智能手机,虽然使智能手机更加多元化,其中有些性能也更加强大,但也只不过是把1复制到100罢了。

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所具有的优势:

1.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使自己不可替代;

3.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5.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6.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7.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11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39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671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2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5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0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3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1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97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86评论 2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