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测测你适合读什么专业”的免费测评福利,北师大的心理学博士做的测评,可以作为大家选专业的参考。
最近高考的分数线出来了,有很多亲戚家的朋友问我选专业的问题,选一个专业就是选四年的生活,甚至可能是和未来相关的人生,所以这件事本身是蛮重要的。
虽然专业的选择更多还是依赖于个人,但听听过来人的经验,应该还是会有点用处的。
我高中是文科生,且在不慎选错专业后,重新换过专业(还好我的大学允许校内转专业),这些算是我的个人背景。
高考完对文学有好感的我,大学最开始读的是汉语言文学,在经历半年的折磨发现“继续在学校学文学很可能会扼杀我对文学的兴趣”之后,我开始思考自己要不要换一个专业。
学“汉语言文学”为什么是折磨?我真的受不了持续研究“普通话怎么讲,为什么这么讲”这类的课程(《现代汉语》相关系列课),以及“我们来解读一下鲁迅的这一段为啥是这样滴”(《文学理论》相关系列课)这类课啊~~~
ps:当然,当我看的文学类书籍多了之后,欣赏和品评书籍的能力开始提升之后,我才意识到那些课程确实是有它的意义的,只是当初的自己确实被这类课折磨得毫无兴趣。
但读汉语言文学期间,因为自己大学时对“人生”这种问题很好奇,也看了一些基础的哲学书籍,发现还是蛮感兴趣的(只能说感兴趣,毕竟难的看不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应用心理学”。(没选哲学是因为第一我们学校没有这科,第二哲学确实挺难的,心理学相对简单些,又和哲学相关)
由于兴趣的原因,在读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弗洛姆、罗洛梅等人的书还是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方面解决了一些我对“人”的困惑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学校心理学专业考试比较轻松,所以我去读这类经典书籍的时间比较有保障。(不需要像汉语言一样拼命复习还只能考刚及格,而且自己还觉得学这些课没啥用)
通过以上回答你能发现,其实我选专业主要凭兴趣。因为选一个专业就是选四年的生活,大学四年嘛,按自己的兴趣去研究一些专业其实还是挺好的~
至于最后没有按这个专业就业有两个原因,第一,想通过这行就业并生存下来,其实挺难的,我一个同学本科毕业在武汉做咨询师助理每个月只能拿1200块(2015年的行情);第二,你就业和选啥专业的相关性并不算大。
我很赞同大学应该是培养通识教育能力的地方,而不是培养职业技能的地方,当然,我国大部分的大学可能两样都没做到,可能清北这种级别的学校会好很多,但我们大部分人并不是清北的。
在这种情况下,反正读了一个专业也未必能锻炼好职业技能能力,干嘛不选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呢?
至于职业技能能力,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元能力,即学习能力,比如我没学过互联网,但通过学习至少在这个行业留下来了,在北京这个地方,我赚的不多,但毕业两年月入过万我觉得凑合吧。(毕竟运营工资没产品和技术高)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经验,仅供参考。
但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还是可以在选专业这件事上帮到大家的,最近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朋友做了一个“30分钟测出你的大学专业”的心理学测评”,结合全球经典量表,并根据我国人群特征进行了本土化,主要从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个人能力、价值观这几个维度为大家提供指导依据。
在PC端登陆的朋友,点开这个链接,用微信扫就可以直接测试了:测测你适合读什么专业
手机端登录想测试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a317400521
添加请备注“简书”,然后我把测试发你~
但愿能帮到大家,如果觉得好,可以给我点个“喜欢”~
另附朋友的测试结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