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才内部和外部都要适度流动
人才的循环流动和循环赋能,第一个循环就是循环流动,第二个循环是循环赋能。
人才内外要适度的进行流动,就是所谓的内外流动,有人要离开公司,有人要进入公司,内外流动,通过这个流动呢能够配置产生新的价值。
在内部的人才要适度流动,在外部也要适度流动,外部能流进来,内部流出去,关键的核心是什么呢,叫做适度。
适度很重要,在华为内部也曾经出现这种情况,为了流动而流动,这个人本来做的好好的,你非要把他换到另外一个部门另外一个职位。
美其名曰流动,美其名曰轮岗,美其名曰工作丰富化,美其名曰培养你的这个综合能力。
最后在华为是被纠正了的,比如任正非曾经就说,有些像一些厨师,或者一些职员类的岗位,他干一辈子干到70岁都可以,他也不想当将军,你让他快乐度过平凡的一生嘛,你为什么要流动他呢。
所以说这也是解读,一定要穿透迷雾,看到背后的逻辑。
所以在华为呢这种流动叫做人才的循环流动或者循环赋能,包括他建立人力资源池,战略预备队,他其实都是起到一个人才的循环赋能,循环流动的作用。
因为为了突破一些所谓的城墙口,一些战略的机会点进行的人员的循环流动,循环赋能,流动起来。
它就自然会通过公司,通过岗位,通过这个训战结合,在这个战斗中学会战斗,或者通过华为大学的培养,在这个培养中来进行赋能。
02
人才管理为什么要人才流动?
那为什么人才要进行流动呢?几个原因,我们总结说,基本上有3个大原因:
第一个是人才不能放任,如果在一个位置干久了,就容易形成惰怠。
因为他觉得这些工作,我都很清楚了,我闭着眼睛都能完成,所以他就容易藐视工作,失去了创新的能力,他比较容易堕怠,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的话就是容易产生什么呢,容易产生腐败,堕怠之后再就是腐败。
这个腐败不只是贪污这些腐败,这当然也是腐败,就是他会形成所谓的山头主义,形成所谓的不求变革,甚至阻碍变革,这都是某种程度上我们叫做腐败。
第三种的话,流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的综合能力。
确实是为了培养综合性人才,特别是管理人才需要在各个部门,各个价值链的点上去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他这样的视野更全面,做的决策更加符合这个实际。
所以说叫做三大的目的。
人才要流动,那华为他强调2点,他的流动怎么实现呢?
第一叫换防制。
就是所谓的类似于我们,我党我国以前搞军区制的时候,进行军区制的大调动 ,就是以前毛主席的时代也做过这个调动,就把军区从南调到北,从北调到南,相互进行换防。
这个在古代历史上也经常出现的,这是为了什么呢?
这当然也是为了我们之前所说的,要么是堕怠,要么山头主义,要么是腐败。
什么叫换防制呢?像防区一样,干部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他不免就会有职业倦怠。
驾轻就熟的另一方面呢,就是他虽然很熟悉了,效率提高了,但是太熟悉了,以至于工作激情下降,容易形成山头主义。
所以华为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所谓的市场大辞职,1996年的时候就提出了所谓的刚性的规定,就一个主管在他的代表处,就是所谓的类似于其他公司的办事处或者分支机构。
他在里面工作3到5年必须换防,必须轮岗,也就说你最多工作3-5年,你干的再好也要把你换掉,你要么高升,你要么下降,你要么平移,只有这三种可能。
所以说这既是防止组织板结,就组织不能利益板结,组织人员是要能调动的,不然调不动就很麻烦。
我们知道看过一个电视剧《雍正王朝》,有个很著名镜头,就是雍正去视察一个将军的防区的时候,说你们可以站起来了,你们可以跪安,可以把战士的盔甲脱下来。
结果大家不听他的指挥,只听那个大将军的指挥,所以雍正当时很生气,说卸甲, 这也就是说换防起到一个作用。
就是你要听中央指挥,你不听指挥那怎么行,所以换防这是目的之一。
当然换防还有就是培养综合能力,那另外一个在华为比较知名的提法叫做人才双循环,循环流动,循环赋能的提法。
叫做之字形成长,走之字形路线。
之字形是像盘山公路一样,这样之字形往上走,不是平着走,往上走才是之字形成长。
之字形成长就是对于比较优秀的这些管理层或者高管的苗子,会让他们首先去基层锻炼,没有基层锻炼的干部,一般很难走到这个高级干部。
其实在我党,包括在华为都是普遍的一种做法。
就是你必须经过基层锻炼,像我党的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级的,他是一定要管1亿人口以上,几个省区做过主要干部,你才能真正的从基层做起来。
甚至从县长做起来,从村官做起来,做到这个省长,省委书记再往上走。
就华为也是一样,对于优秀的高管苗子呢,如果你不经过基层的锻炼,你就不可能猛将拔于卒伍,一定是这样。
就是真正的将军他是从基层打出来的,干部也是一样,到不同业务部门任职,甚至让外行去管理内行。
就是我不懂这个业务部门,但是我可能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加上管理本身有通用性,那可能管一个新的领域,也验证你这个人是否有适应能力,是否敢于挑战,这也是对管理干部的一种考验,或者一种培养。
华为的很多20级以上,20级以上在华为是高级干部,非常资深了。
但是现在顶级的好像是23级,大多数在过去10年,20年中,在华为的经历中有3-5个,甚至7-8个不同的岗位的工作经验,这样形成的之字形的成长路线有助于培养干部的大局观,训练他们的协调和统筹能力。
就是将军是打出来的,就是华为任正非也经常说,这个职位不是我授予的,是他打出来的。
你去翻开华为的高管履历,那在各个部门都是打出来,都打胜仗打出来的。
我们提出来这个人有3次胜利,我们再跟大家分享一下:
任何一个管理者,哪3次胜利呢?
第一次胜利叫做心胜,这个是我们金一南教授提出来的,心胜就是敢于胜利,这个狭路相逢勇者胜,敢于亮剑,亮剑精神。
做企业也是一样的,很多人是没有这种精神的,不敢挑战,就是一见到这个巨大困难,就萎了,就缩了。
这个亮剑精神,第一个就是心胜。
第二个什么呢,叫推演胜利。
我们叫原子弹首先在黑板上爆炸,要推演胜利。
你不要因为我敢打就成了一个莽夫,你就没有计划,没有推演。
我们做企业没有从战略规划到战略执行,整个科学经营的步骤,你在哪里去打仗,那你这胜利也是运气,你失败是必然。
那除了第二次还有什么呢?实际胜利
你推演完了,虽然在黑板上爆炸成功了,那你在实际上怎么爆炸成功?
你的制度怎么执行,怎么用人,怎么激励,这里面就是你怎么去落地的问题,那这里面就是叫实际胜利。
所以我们叫三次胜利,这三次胜利我们中天钧策应该叫做三胜,从心里到推演到实际胜利,这三次胜利,才能打造真正的胜利。
其实之字形成长路线也是这样,你打出来的胜利,能不断胜利,在胜利团队中,在习惯于胜利的团队中挑选优秀的管理者,他才能带领你整个组织胜利。
如果他这个管理者,毕业学校很好,好像说的头头是道,但他没打过胜仗,没有带过团队,这种人非常多。
在企业管理者中,在我们咨询项目中,很多管理者特别喜欢这样的人,很多企业家特别觉得他说的很对,很有道理,很有思想。
但是我就问一句话,他有没有打过胜仗,打的胜仗是什么,你告诉我。
这个打胜仗的人这个气质是不一样的,软软绵绵的所谓的羊,绝对不是将军,他可以当职员,当小兵,当工兵,当辅助部队,但他肯定不是主攻部队。
本文章内容为中天钧策及许OK(许惠文)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发请标注出处,仅供学习使用,商业用途,盗用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