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路人
一个有态度的极客@靠谱的投资人
言有物,行有格。行路人践行:行文开宗明义、言简意赅,出处严谨。本文讲的是在尘世中如何贫贱不移,宠辱不惊,潇洒走一回的方法论:读哲学。
文章诲涩,建议逐字细读。引用的词句、概念理论(如公地悲剧等),请自行百度。
壹: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反思思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说:它是“思想思想”。前一个“思想”是动词,后一个“思想”是名词。
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思想形成系统化,它就是哲学。
人,只要活着,就活在人生中,就有思想。无论我们是否思人生、谈人生,我们都在人生之中。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混沌之初,世间万物,本无名。宇宙的概念本身、思想的概念本身、知识的概念本身,凡此等等世间万物,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
贰:中国的哲学精神
儒家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即儒家的基本精神;讲“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为“明德、亲民、至于至善”设计条件和工夫,也具体展示儒学的人生进修阶梯。后世将上述总结为“三纲八条目”。
道家讲“上善若水,道法自然”。至上品德如水,不争不夺;万事遵循自然,不强求不痴迷。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为学,增加正确的知识;为道,提高精神境界,回复婴儿状,以至于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佛家讲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觉悟涅槃。业是因,报是果。“业”在佛家中通常解释为行为、动作,说的和想的。
佛家认为,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一连串的因果造成的。今生是什么,来自前生的业,今生的业,决定来生的报。死,不是生的终结。
佛家认为,因人无知,生贪嗔痴恋,故生死轮回,万劫不复;因人觉悟,生戒定慧,故从生死轮回中涅槃解脱。
佛家的一些思想,讲出世,在今天看来确有一些迷信。但佛家劝人向善,“见心明性”,与儒家倡导的“致知格物”殊途同归,亦是讲入世。
不离日常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中国人的哲学,既讲入世,也讲出世。既讲理想主义,也讲现实主义。这二个正反的命题,被中国的先哲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叁:哲学于你我
中国人关心哲学,于自觉或不自觉中。
在旧时,稚子入学,首诵《三字经》识字,用《四书》哲学启蒙。
今日人,耳濡目染,随口都是哲语哲理。但这些零散的“哲学思维”,既有对先哲思想的一知半解,望文生义;又缺乏系统,没有框架,应用起来,无所适从。
比如:中庸。
很多人把“中庸”理解为中国人的“和稀泥”哲学:但求无过,没有原则。
“中”,实则不偏不倚,恒常不变。
“庸”,就是“功用”的“用”,
中庸,就是中和的功用。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淡淡然没有情绪的状态叫做“中”,情绪虽然发作却合乎节制的状态叫做“和”。中庸,说的其实是君子之道。
比如:知行合一。
我们常说:学、问、思、辨、行。按朱熹的说法:学问思辨是“知”的过程,“行”是目标。朱熹强调先知后行。
王阳明则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我的理解:知行合一,“行”贯穿于学问思辨这个“知”中,“知”随“行”螺旋式上升。
但现实是:很多人理解“知行合一”是听说了就要马上去做。“听说”不是“知”,没有学问思辨过程的“知”,为“假知”。
以“假知”指导“行”,无异于“听说过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更为可悲的是:有“知”有“行”,人生词典中却没"坚持"和"耐心"四个字,急功近利,半途而废。
如若不信,看看满大街减肥的胖子。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肆:哲学的方法论
行尸走肉,生尘世烦恼。世人都有追求超乎现世的先天欲望,你我也不例外。读哲学,是方法之一。
世人对人生有反思的人并不多,把反思的思想形成系统化的思想(哲学)的人就更不多了。读哲学,不过是把前人的思想“拿来主义”,总归比没有的好。至于从前人的“思想”中形成自己的“思想”,哲学之门已经敞开。
同时,孤立的知识最难记忆和理解,它总是漂浮。我们必须要用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来捕获它,使它成为框架当中的一个节点,和其它节点相互关联,彼此支撑。
这个框架,非哲学莫属。
我们读哲学,应该寻找这四个答案:
知来去,正三观,明是非,得至诚。
知来去:知道我们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
正三观: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世界观),知道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人生观),知道什么东西是好东西(价值观);
明是非: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知道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
得至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达到了“诚”的极致。
“君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世人应该处在什么地位就安心过什么地位的生活,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自此,随遇而安,怡然自得:知道为什么要“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知道为什么要"思想特立独行,行为随大流";面对“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又如何保持君子本色。
至于每个人从先哲中找到的答案,因经历不同、年龄不同、参悟不同,得各自不同。
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