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仙子
图|网络
秋日的午后,天高云淡,神清气爽。我坐在书桌前,饱含热泪地读完了著名作家张俊彪先生刊载在《华文月刊》(2023年8月号)上《红军敬老院》这篇文章,心中洋溢着无限的伤感和愁绪,同时,又激荡着一股感动和温暖的情怀……
张俊彪先生,是一位有着神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的正直善良之人,也是一位脚踏实际、勇于担当作为的人。从这篇文章就可以看出,他身上所拥有的质朴善良、敬业务实、品德高尚、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人文情怀,令人钦佩而感动。
他在着手写《刘志丹的故事》这部书稿时,想到陕甘边革命老区去实地采访,收集素材和创作所需的第一手资料。他的想法得到了时任甘肃省委宣传部吴坚部长的特别恩准和照顾。
张俊彪先生排除万难,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凝心聚力,一门心思扑在撰写《刘志丹的故事》这部书上。他为了实地考察、采访流落在陕、甘两省的老红军,即使尘土蒙面、爬山涉水、风餐露宿、卧雪爬冰、采野果、揣冷馍充饥,也在所不惜。
在辗转各地,采访流落老红军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们居住在深山老林,条件艰苦,大多过着刀耕火种、残病缠身、生活拮据、有病无医、艰难度日的困苦窘迫生活时,他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但老红军们坚强隐忍,自己克服困难,从不向组织和政府提任何要求,伸手要待遇,要照顾。老红军的这种高贵品质又深深地感染着他。在张俊彪先生看来,他们的思想和境界是多么地纯粹!精神和品格是多么地高尚!
此情此景,令张俊彪先生心酸落泪,愁肠百结。吃饭不香,睡觉不甜……
他具有过人的胆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使他顶着一个个无形的压力,毅然决然将自己所搜集掌握的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如实汇报,得到了时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宋平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并一锤定音,采纳了张俊彪先生提出的修建一座红军敬老院这个独特大胆且聪颖睿智的建议。
两年后,红军敬老院修建而成。一批流落各地的老红军住进了红军敬老院。
两位身体较好的红军代表带着土特产,如黑木耳、蘑菇、黄花菜等坐长途车专程来兰州答谢张俊彪先生时,饭桌上说得一番话,令人热泪盈眶,百感交集……
文中这样写到:他们连连向我敬酒,真诚地说:“要不是你,宋书记也想不到给我们这些人修敬老院。解放都几十年了,县长换了一茬又一茬,谁知道我们?宋书记我们见不到,你代我们答谢,就说我们住进了红军敬老院,砖墙瓦房,玻璃窗又明又亮,还盘了热炕,点了铁火炉子,拉了电灯泡子,办了食堂,看病治旧伤也不要钱……我们可是享到新社会的福了,当年那些血没白流,伤没白受,苦没白吃……”他们皱纹纵横的脸上充满了热泪,那泪花沿着深深的纹路在奔流……
读到这里,我的心在剧烈地颤抖,我的热泪在肆意奔流……
多么可敬可爱的老红军战士啊!他们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后来,在解放战争时,他们伤残了,不能再随军作战了,又遵从部队的号令,被就近安置到穷乡僻壤、荒山野岭,与当地农民一道劳动生活。
然而,他们的要求却是这样得低,这样地容易满足。他们的精神和高贵品质,不能不令人动容,不能不令人发自肺腑地由衷赞叹!
最后一段作者这样写到:“我想共和国应该记住的,是他们这些人;历史应该书写的,是他们这些人;今天不应该遗忘的,也是他们这些人……”
经张俊彪先生的采访、发现、汇报、反映和争取,宋平、吴坚和陈舜瑶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鼎力支持和关爱,建成了当时全国第一所红军敬老院,使流落的老红军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所为,衣食无忧,得以安享晚年。
这真是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他们不会被忘记,他们也不应该被忘记。共和国的旗帜上,永远镌刻着他们血染的风采,他们的丰功伟绩千秋万代,永世长存!
向矢志不渝、为革命赴汤蹈火、舍身忘死的老红军们学习致敬!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致敬!向张俊彪先生大爱无疆、光明磊落、浩气长存的勇毅和担当精神学习致敬!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来时的路。在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弘扬伟大的红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