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题解
孔子这句极为著名的话,已经成为历代有志之士、好学之士的座右铭。凡有一点特长的人。他都认为有可资借鉴取法之处,就是有错误的人。他也认为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观照自己的言行有无同样的不足,他喜欢以别人为师,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
这句话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为学者要谦虚好学,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因为人往往自以为是,免不了虚荣和傲慢,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离不开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这种精神已经十分可贵,更可贵的是,不仅要师人之善,还要以别人的缺点为借鉴,这是平凡而伟大的真理,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注释
1.行:行走。
2.善:优点。
从:顺从,学习。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而加以改正。”
【我的感想】
仁是两个人,我师为什么存在于三人之中?学习优点发现缺点,首先要能找到对方身上的点(觉察),也要分得清优点和缺点,然后学优戒缺。
真是需要多读书啊,刚刚拥有的疑问“我师为什么存在于三人之中”,《华杉讲透论语》中的解释便解了这个问题。(朱熹注解说,三人同行,其中一个人是我,另外两个人呢,一善一恶。对那个善的,我跟他学,对那个恶的,我对照自己,看看他身上那恶,我身上有没有,如果有,赶紧改掉。所以他们两位,都是我的老师。——《华杉讲透论语》)。
读书解惑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